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七 (4)
卷之七 (4)
1. 疝氣脈候
心脈搏滑急為心疝,肺脈沉搏為肺疝,腎脈肝脈大急沉,皆為疝。肝脈滑甚為㿉疝,心脈微滑為心疝,腎脈滑甚為癃㿉,脈急者曰疝瘕,小腹痛。(《內經》)疝瘕積聚,脈弦急者生,虛弦小者死。(《脈經》)寸口脈弦而緊,弦緊相搏,則為寒疝。(《正傳》)脈弦急搏皆疝。
弦數宜清熱,弦緊宜溫經,兼浮宜汗,兼實宜下。弦細為寒濕,弦濡為濕熱。(《醫通》)
白話文:
心脈跳動滑而急促,是心疝;肺脈沉而跳動,是肺疝;腎脈和肝脈跳動大而急促且沉,都屬於疝氣。肝脈跳動過於滑利,是㿉疝;心脈跳動稍微滑利,是心疝;腎脈跳動過於滑利,是癃㿉;脈象急促的叫做疝瘕,會出現小腹疼痛。《內經》說的疝瘕積聚,脈象弦而急的,會好轉;脈象虛弱而弦小,會死亡。《脈經》說的寸口脈弦而緊,弦緊的脈象互相搏動,則是寒疝。《正傳》說的脈象弦、急、搏動,都是疝氣。
脈象弦數的,應該清熱;脈象弦緊的,應該溫經;兼有浮脈的,應該發汗;兼有實脈的,應該攻下。脈象弦而細的,是寒濕;脈象弦而濡的,是濕熱。《醫通》說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