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附方

〔風寒〕,參蘇飲,參,蘇,苓,夏,陳,葛,枳,桔,草,前胡,木香

〔鼻塞〕,羌活湯,羌,防,辛,芎,芷,地,芩,草,蒼朮,蔥,姜,棗

〔風熱〕,菊花茶調散,見本卷頭痛。

〔肺火〕,黃連清肺飲,黃連,山梔,豆豉

〔塞甚〕,畢澄茄丸,薄荷(二錢),荊芥穗(一錢),畢澄茄(二分),蜜丸,含化。

〔宣郁〕,辛夷消風散,辛夷,細辛,藁本,芎,芷,防,草,升麻,木通

〔鼻鼽〕,蒼耳子散,蒼耳子,辛夷,薄荷,白芷,等分為末,服二錢。

〔溫散〕,川椒散,川椒,細辛,芎,姜,桂,附,吳萸,皂角,等分醋浸,脂油熬,綿蘸塞鼻中。

〔溫補〕,天真丸,人參,精羊肉,蓯蓉,山藥,當歸,黃耆,白朮,天冬

〔鼻痔〕,星夏散,星,夏,辛,芷,芩,連,草,蒼朮,神麯

〔外治〕,瓜礬散,瓜蒂,甘遂,枯礬,草烏灰,螺殼灰,麻油調作丸,日一次塞鼻內近痔處,即化水而愈。

〔瘜肉〕,瀉白散,見一卷火。

〔熱濕〕,勝濕湯,見一卷濕。

〔酒皶〕,疏風散,荊,防,歸,芍,芩,草,薄荷,蒺藜,燈草

〔赤皰〕,荊防瀉白散,瀉白散加,荊,防

〔肺風〕,清肺飲,見二卷咳嗽。

〔粉刺〕,枇杷葉丸,枇杷葉(八錢),黃芩(四錢),花粉(二錢),甘草(一錢),酒丸。

〔肝熱〕,小柴胡湯,見一卷溫。

〔膽熱〕,龍膽瀉肝湯,見三卷諸氣。

〔心熱〕,黃連瀉心湯,大黃,黃連

〔脾熱〕,瀉黃散,見一卷火。

〔胃熱〕,清胃湯,生地(四錢),升麻(錢半),丹皮(五錢),當歸,黃連(各三錢),分三服。

〔口淡〕,養胃進食湯,參,苓,術,樸,陳,曲,草,麥芽,蒼朮

〔口腥〕,加減瀉白散,桑皮(二錢),桔梗(錢半),地骨皮,炙草(各一錢),黃芩,麥冬(各五分),五味(十五粒),知母(七分),日二服。

〔腎熱〕,滋腎丸,見一卷火。

〔熱鬱〕,加減甘露飲,參,葛,藿,術,苓,草,澤瀉,木香,滑石,寒水石,石膏

〔口糜〕,涼膈散,見一卷中風。

〔口瘡〕,赴筵散,芩,連,梔,柏,姜,辛,等分。又方:銅綠,白礬(各一錢),為末,摻舌上,溫醋漱之,亦名赴筵散。

〔通治〕,龍腦雞蘇丸,薄荷(一兩六錢),生地(六錢),麥冬(四錢),蒲黃,阿膠,木通,柴胡(各二錢),甘草(錢半),人參,黃耆(各一錢),蜜丸。

〔唇燥〕,瀉黃飲子,芩,芷,防,夏,升,枳,石斛(各一錢),甘草(五分)

〔繭唇〕,苡仁湯,見五卷痹。

白話文:

附方

[風寒] 用參蘇飲來治療,藥材包含人參、蘇葉、茯苓、半夏、陳皮、葛根、枳殼、桔梗、甘草、前胡、木香。

[鼻塞] 用羌活湯來治療,藥材包含羌活、防風、細辛、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甘草、蒼朮、蔥白、生薑、紅棗。

[風熱] 用菊花茶調散來治療,具體配方參見本卷頭痛篇。

[肺火] 用黃連清肺飲來治療,藥材包含黃連、山梔子、豆豉。

[塞甚] 用畢澄茄丸來治療,藥材包含薄荷(二錢)、荊芥穗(一錢)、畢澄茄(二分),用蜂蜜製成藥丸,含在口中慢慢融化。

[宣郁] 用辛夷消風散來治療,藥材包含辛夷、細辛、藁本、川芎、白芷、防風、甘草、升麻、木通。

[鼻鼽] 用蒼耳子散來治療,藥材包含蒼耳子、辛夷、薄荷、白芷,等比例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

[溫散] 用川椒散來治療,藥材包含川椒、細辛、川芎、生薑、桂枝、附子、吳茱萸、皂角,等比例用醋浸泡後,用油脂熬製,用棉花沾取塞入鼻中。

[溫補] 用天真丸來治療,藥材包含人參、精羊肉、肉蓯蓉、山藥、當歸、黃耆、白朮、天門冬。

[鼻痔] 用星夏散來治療,藥材包含天南星、半夏、細辛、白芷、黃芩、黃連、甘草、蒼朮、神麯。

[外治] 用瓜礬散來治療,藥材包含瓜蒂、甘遂、枯礬、草烏灰、螺殼灰,用麻油調和製成藥丸,每天塞入鼻內靠近痔瘡的地方,會化成水而痊癒。

[瘜肉] 用瀉白散來治療,具體配方參見第一卷火的相關內容。

[熱濕] 用勝濕湯來治療,具體配方參見第一卷濕的相關內容。

[酒皶] 用疏風散來治療,藥材包含荊芥、防風、當歸、芍藥、黃芩、甘草、薄荷、蒺藜、燈心草。

[赤皰] 用荊防瀉白散來治療,在瀉白散的基礎上,加入荊芥和防風。

[肺風] 用清肺飲來治療,具體配方參見第二卷咳嗽的相關內容。

[粉刺] 用枇杷葉丸來治療,藥材包含枇杷葉(八錢)、黃芩(四錢)、花粉(二錢)、甘草(一錢),用酒製成藥丸。

[肝熱] 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具體配方參見第一卷溫的相關內容。

[膽熱] 用龍膽瀉肝湯來治療,具體配方參見第三卷諸氣的相關內容。

[心熱] 用黃連瀉心湯來治療,藥材包含大黃、黃連。

[脾熱] 用瀉黃散來治療,具體配方參見第一卷火的相關內容。

[胃熱] 用清胃湯來治療,藥材包含生地(四錢)、升麻(一錢半)、丹皮(五錢)、當歸、黃連(各三錢),分三次服用。

[口淡] 用養胃進食湯來治療,藥材包含人參、茯苓、白朮、厚朴、陳皮、神麯、甘草、麥芽、蒼朮。

[口腥] 用加減瀉白散來治療,藥材包含桑白皮(二錢)、桔梗(一錢半)、地骨皮、炙甘草(各一錢)、黃芩、麥冬(各五分)、五味子(十五粒)、知母(七分),每天服用兩次。

[腎熱] 用滋腎丸來治療,具體配方參見第一卷火的相關內容。

[熱鬱] 用加減甘露飲來治療,藥材包含人參、葛根、藿香、白朮、茯苓、甘草、澤瀉、木香、滑石、寒水石、石膏。

[口糜] 用涼膈散來治療,具體配方參見第一卷中風的相關內容。

[口瘡] 用赴筵散來治療,藥材包含黃芩、黃連、梔子、黃柏、生薑、細辛,等比例配製。另一個配方是:銅綠、白礬(各一錢),磨成粉末,塗抹在舌頭上,用溫醋漱口,也稱為赴筵散。

[通治] 用龍腦雞蘇丸來治療,藥材包含薄荷(一兩六錢)、生地(六錢)、麥冬(四錢)、蒲黃、阿膠、木通、柴胡(各二錢)、甘草(錢半)、人參、黃耆(各一錢),用蜂蜜製成藥丸。

[唇燥] 用瀉黃飲子來治療,藥材包含黃芩、白芷、防風、半夏、升麻、枳殼、石斛(各一錢)、甘草(五分)。

[繭唇] 用薏仁湯來治療,具體配方參見第五卷痹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