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六 (3)
卷之六 (3)
1. 目症論治
瞳神欹側,六味丸加蒺藜、當歸。暴盲,經云:氣脫者,目不明。急用大劑獨參膏。雀盲,蛤粉丸、煮肝散。至於膏傷珠陷,神水將枯,並宜大補腎精,不可寒涼。又有目珠上下轉運如轆轤,甚則瞳神反背,補中益氣湯加羌活。此治內障法也。
〔雜症〕能遠視,不能近視,陰氣不足也,治在心腎。加減地芝丸,或六味丸。能近視,不能遠視,陽氣不足也,治在膽腎。加味定志丸,或八味丸。倒睫拳毛,由目緊皮縮所致,久則赤爛,神水不清。以三稜針刺目眶,瀉其濕熱。後服防風飲子。搐鼻,以碧雲散,更以木鱉子一枚為末,左塞右,右塞左,一夜即直。
睥翻黏瞼,血壅於內,皮急吊於外,宜鐮剔開導法。風沿爛眼,年久不愈而多癢者,服柴胡飲子,點蕤仁膏。若迎風赤爛,川芎茶調散、洗肝散。因風流淚,菊花散。其實熱生瘡,宜瀉心火,祛風熱。椒瘡生於睥內,紅粒如椒而堅硬者,是也,宜祛風熱。粟瘡亦生睥內,色黃而軟如粟,宜退濕熱。
五疳症,木疳生於風輪,青碧色。實者,瀉青丸。虛者,補腎丸。火疳生於睥眥及氣輪,初起如椒瘡,三黃湯、導赤散。土疳俗呼偷針眼,瀉黃散。金疳生於睥內,與玉粒相似,失治則變漏。瀉肺湯。水疳生睥眥及氣輪,狀如黑豆,若在風輪,目必破損,頭風人多有此。清空膏。
至於瘡久成大眥漏,金花丸加羌活、蠍尾。小眥漏,導赤散加透風清熱藥。正漏生風輪上,流膿如痰,急宜瀉肝。偏漏生氣輪上,流出白水,急宜瀉肺。更有精神亂而妄見,視定反動,視正反邪,生暈變色,皆陰精虧也。駐景丸、益氣聰明湯,或點百草膏。又或目為物傷,積血青紫,撞破白仁黃仁,宜酒煎散。
漸生翳障,犀角地黃湯加大黃、當歸。飛絲入目,宜頭垢點之。上論根據石頑《醫通》,與其大略如此。
白話文:
目症論治
瞳孔歪斜,可用六味地黃丸加蒺藜、當歸。突然失明,古書記載:「氣虛的人,眼睛看不清」。應立即服用大劑量的獨參膏。雀盲症,可用蛤粉丸、煮肝散治療。至於眼球受損,瞳仁凹陷,眼水分泌將盡,都應該大補腎精,不可使用寒涼藥物。眼睛球上下轉動像轆轤一樣,嚴重時瞳孔還會翻轉,可用補中益氣湯加羌活治療。這是治療內障的方法。
雜症
能看遠卻看不近,是陰氣不足,需治療心腎,可加減地黃丸或六味地黃丸。能看近卻看遠,是陽氣不足,需治療膽腎,可加味定志丸或八味地黃丸。倒睫,因眼皮緊縮導致,時間久了會紅腫,眼水分泌不清,可用三稜針刺眼眶,瀉去濕熱,之後服用防風飲子。鼻樑歪斜,可用碧雲散,再將木鱉子研磨成粉末,左側塞右側,右側塞左側,一夜即可恢復正常。
眼瞼翻轉黏連,是血液瘀滯於內,皮膚緊繃,需用鐮刀切開引導。風邪侵襲導致眼睛潰爛,久治不癒且很癢的,服用柴胡飲子,點蕤仁膏。如果迎風就紅腫潰爛,可用川芎茶調散、洗肝散。因風而流淚,可用菊花散。因熱而生瘡,需瀉心火,祛除風熱。椒瘡生於眼白內,像胡椒一樣紅而堅硬的小疙瘩,需祛除風熱。粟瘡也生於眼白內,顏色黃,軟如小米粒,需清退濕熱。
五疳症
木疳生於眼白邊緣,青碧色。實證,服用瀉青丸;虛證,服用補腎丸。火疳生於眼白和瞳孔邊緣,初期像椒瘡,服用三黃湯、導赤散。土疳俗稱偷針眼,服用瀉黃散。金疳生於眼白內,像玉粒一樣,如果不治療會潰爛,服用瀉肺湯。水疳生於眼白和瞳孔邊緣,像黑豆一樣,如果長在眼白邊緣,眼睛一定會破損,頭痛的人多見此症,服用清空膏。
至於久病導致眼角潰爛,服用金花丸加羌活、蠍尾。眼角小範圍潰爛,服用導赤散加疏風清熱藥。正漏生於眼白邊緣,流膿像痰一樣,需立即瀉肝。偏漏生於瞳孔邊緣,流出白水,需立即瀉肺。精神恍惚,看東西會亂動,看正的反而覺得邪,看邪的反而覺得正,視物模糊變色,都是陰精虧虛,服用駐景丸、益氣聰明湯,或點百草膏。如果眼睛受外傷,積血青紫,撞破瞳仁,可用酒煎散治療。
漸漸產生翳障,服用犀角地黃湯加大黃、當歸。飛絲入眼,可用頭垢點之。以上論述根據石頑《醫通》,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