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症治方》~ 卷之四 (18)
卷之四 (18)
1. 暑濕門方(計方二十八條)
大黃,乾薑,巴豆(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水下。
瀉青丸治肝熱
當歸,川芎,龍膽草,防風,山梔,大黃,羌活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二丸。白湯下。
豬脊髓丸治陰虛諸症。
黃柏(鹽酒炒),知母(鹽酒炒),龜板(酥炙各二兩),熟地黃,山藥,枸杞子,杜仲(酥炙去絲),牛膝(去蘆各一兩五錢)
上為末。雄豬脊髓三條。和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炒鹽湯下。
青娥丸治腎虛腰痛。
杜仲,肉蓯蓉,川巴戟(去心),小茴香,破故紙,青鹽,胡桃肉
上為末。用豬腰一副。蒸熟搗爛。和藥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鹽酒下。
清空膏治偏正頭痛。由風濕熱上壅所致。
川芎(五錢),柴胡(七柴),黃連(一兩二錢一半酒浸一半炒),防風(去蘆),羌活(各一兩),甘草(炙一兩五錢),黃芩(三兩一半生一半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茶少許。調如膏。臨臥抹在口內。以少湯下。如若頭痛。加細辛二分、太陰脈緩有痰。減羌活、防風、甘草,加半夏、一兩五錢、偏頭痛。減羌活、防風、川芎、一半。加柴胡、一倍。如發熱惡熱而渴。只以白虎湯加白芷、治之。
白話文:
暑濕門方
大黃、乾薑、巴豆,各取等量。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小豆一般。每次服用三丸,用開水送服。
瀉青丸,用來治療肝熱。
當歸、川芎、龍膽草、防風、山梔、大黃、羌活。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雞頭實一般。每次服用一到二丸,用白開水送服。
豬脊髓丸,用來治療陰虛引起的各種症狀。
黃柏(用鹽酒炒過)、知母(用鹽酒炒過)、龜板(用酥油炙烤過)、熟地黃、山藥、枸杞子、杜仲(用酥油炙烤過,去除絲)、牛膝(去除蘆頭),各取不同份量。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取三條雄豬的脊髓,與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調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八九十丸,在空腹時用炒鹽湯送服。
青娥丸,用來治療腎虛引起的腰痛。
杜仲、肉蓯蓉、川巴戟(去除中心)、小茴香、破故紙、青鹽、胡桃肉。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一副豬腰子蒸熟搗爛,與藥末混合,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七八十丸,在空腹時用鹽酒送服。
清空膏,用來治療偏頭痛和正頭痛,由風濕熱向上壅塞所導致。
川芎(五錢)、柴胡(七錢)、黃連(一兩二錢,一半用酒浸泡,一半炒過)、防風(去除蘆頭)、羌活(各一兩)、甘草(炙烤過,一兩五錢)、黃芩(三兩,一半是生的,一半炒過)。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許茶調和成膏狀,在睡覺前塗抹在口中,再用少量湯送服。如果頭痛,可以加入細辛二分。如果屬於太陰脈緩,有痰的,可以減少羌活、防風、甘草,加入半夏一兩五錢。如果是偏頭痛,可以減少羌活、防風、川芎一半,增加柴胡一倍。如果發熱、怕熱而且口渴,就只用白虎湯加入白芷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