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症治方》~ 卷之二 (9)
卷之二 (9)
1. 瘧疾
口渴。加石膏(一錢五分)、知母(一錢)、麥門冬(一錢)。
間日。或三日。午後。或夜發者。加當歸、芍藥、地黃、知母(各一錢)、酒紅花、酒柏、升麻(各四分)、此邪在陰分。提起陽分。方可截。
若間一日。連二日。或日夜各發者。氣血俱病。加黃耆(一錢)、添人參、茯苓(各五分)、以補氣。加當歸、芍藥、地黃(各一錢五分)、以補血。
陽瘧多汗。加黃耆(一錢五分)、以斂之。無汗。加葛根(一錢五分)、以發之。
陰瘧多汗。加當歸、芍藥、地黃、黃柏、知母(各二錢)、以斂之。
無汗。倍柴胡、蒼朮,加升麻(七分)、葛根(一錢五分)、以發之。
胃弱食少。或服截藥。傷脾胃。食少者。添人參(五分)、芍藥(酒炒)、麥芽(各一錢)、砂仁、(五分)、扁豆(八分)。
若因食積者。加山楂、神麯、枳實、草果(各一錢)、黃連(四分)、瘴瘧。加檳榔、知母、葛根、白芷(各一錢)、烏梅(三個)。
瘧後變痢疾。補虛清熱為主。添人參(五分),加砂仁(七分)、扁豆、黃連(各一錢)、木香、(七分)、當歸(一錢二分)、芍藥(一錢五分)、檳榔(七分)、烏梅(二個)。
若欲截之。加常山(一錢五分)、檳榔、草果(各一錢)、烏梅(七個)、水二鍾煎空心服。
若日久虛瘧。或痎瘧。連歲不已。本方。去厚朴、蒼朮、川芎、藿香、青皮、減柴胡、黃芩、一半。加黃耆、當歸(各一錢五分)、白芍藥、知母、青蒿、地骨皮(各一錢)、鱉甲、(九稜或七稜者炙二錢)。
熱多棗少者。或大渴者。加石膏(一錢五分)、知母、葛根(各一錢)、麥冬、山梔(各八分)、添黃芩(五分)。
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加丁香(七分)、官桂(一錢)、乾薑(一錢)、草果(一錢)、甚者。加附子(一錢)、減柴芩一半。
春瘧。加防風、乾葛、白芷(各一錢)。
夏瘧。加黃連、扁豆(各一錢)、香薷(一錢五分)、麥冬(一錢)、五味(五分)。
秋瘧。加知母、歸身、貝母、杏仁、麥冬(各一錢)。
冬瘧。加杏仁(一錢)、桂枝(八分)、乾薑(七分)、寒多。更加丁香(五分)。
若日久寒熱不多。或無寒而但微熱者。邪氣已盡。夏月。用清暑益氣湯。余月。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黃柏、短母(各八分)、滋補氣血。截後調理。亦同此條。
又方,截瘧丹截諸瘧神效。歷試有驗。
人參(二兩去蘆),雄黃(一兩六錢另研),辰砂(六錢另研)
上三味各為末。稱定。於五月五日取五家粽為丸。豆大。大人十丸。小兒五丸。發日。五更空心無根水煎青蒿湯送下。忌生冷雞魚一月。
白話文:
瘧疾
如果感到口渴,可以加入石膏(約5.6克)、知母(約3.8克)、麥門冬(約3.8克)。
瘧疾發作時間不固定,可能是隔一天、隔兩天,或是每天下午、晚上發作。這種情況可以加入當歸、芍藥、地黃、知母(各約3.8克)、用酒浸泡過的紅花、用酒浸泡過的黃柏、升麻(各約1.5克),這是因為病邪侵入身體的陰分,需要提昇陽氣才能控制病情。
如果瘧疾是隔一天發作,或是連續兩天發作,或是每天早晚都發作,代表氣血都受到影響。這時需要加入黃耆(約3.8克)來補氣,可以再加入人參、茯苓(各約1.9克)。同時,也需要加入當歸、芍藥、地黃(各約5.6克)來補血。
如果是陽瘧,多半會流汗,可以加入黃耆(約5.6克)來收斂汗液。如果沒有流汗,則可以加入葛根(約5.6克)來幫助發汗。
如果是陰瘧,多半會流汗,可以加入當歸、芍藥、地黃、黃柏、知母(各約7.5克)來收斂汗液。如果沒有流汗,則可以加倍柴胡、蒼朮的用量,再加入升麻(約2.7克)、葛根(約5.6克)來幫助發汗。
如果體質虛弱,食慾不佳,或是服用截瘧藥後傷了脾胃,導致食慾不振,可以加入人參(約1.9克)、用酒炒過的芍藥、麥芽(各約3.8克)、砂仁(約1.9克)、扁豆(約3克)。
如果瘧疾是因為飲食積滯引起的,可以加入山楂、神麴、枳實、草果(各約3.8克)、黃連(約1.5克)。如果是瘴瘧,可以加入檳榔、知母、葛根、白芷(各約3.8克)、烏梅(3顆)。
瘧疾痊癒後轉變成痢疾,需要以補虛、清熱為主。可以加入人參(約1.9克),再加入砂仁(約2.7克)、扁豆、黃連(各約3.8克)、木香(約2.7克)、當歸(約4.5克)、芍藥(約5.6克)、檳榔(約2.7克)、烏梅(2顆)。
如果想要快速截斷瘧疾,可以加入常山(約5.6克)、檳榔、草果(各約3.8克)、烏梅(7顆),用水兩碗煎煮後,在空腹時服用。
如果是長期虛弱導致的瘧疾,或是隔年發作的瘧疾,可以將原方中的厚朴、蒼朮、川芎、藿香、青皮去掉,並將柴胡、黃芩的用量減半,再加入黃耆、當歸(各約5.6克)、白芍藥、知母、青蒿、地骨皮(各約3.8克)、鱉甲(用九稜或七稜的,炙過約7.5克)。
如果發熱嚴重而身體虛弱,或是口渴嚴重,可以加入石膏(約5.6克)、知母、葛根(各約3.8克)、麥冬、山梔(各約3克),再加入黃芩(約1.9克)。
如果寒冷症狀嚴重而發熱症狀輕微,或是只有寒冷而沒有發熱,可以加入丁香(約2.7克)、官桂(約3.8克)、乾薑(約3.8克)、草果(約3.8克)。如果寒冷症狀非常嚴重,可以加入附子(約3.8克),並將柴胡、黃芩的用量減半。
春天發作的瘧疾,可以加入防風、乾葛、白芷(各約3.8克)。
夏天發作的瘧疾,可以加入黃連、扁豆(各約3.8克)、香薷(約5.6克)、麥冬(約3.8克)、五味子(約1.9克)。
秋天發作的瘧疾,可以加入知母、當歸身、貝母、杏仁、麥冬(各約3.8克)。
冬天發作的瘧疾,可以加入杏仁(約3.8克)、桂枝(約3克)、乾薑(約2.7克)。如果寒冷症狀嚴重,可以再加入丁香(約1.9克)。
如果長期發作瘧疾,寒熱症狀都不明顯,或是沒有寒冷症狀而只有輕微發熱,表示病邪已經消退。夏天可以使用清暑益氣湯,其他季節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麥冬、黃柏、短母(各約3克),來滋補氣血。截斷瘧疾後,也應按照這個方法進行調理。
另外有一個方子,稱為截瘧丹,能有效截斷各種瘧疾,效果經過多次驗證:
人參(約75克,去除蘆頭)、雄黃(約60克,研磨成粉)、辰砂(約22克,研磨成粉)
將以上三種藥材分別研磨成粉後,混合在一起,在端午節時用五家粽子做成藥丸,如豆子大小。成人每次服用10丸,兒童每次服用5丸。在瘧疾發作當天清晨,用沒有沾過地面的水煎煮青蒿湯,送服藥丸。服用期間禁食生冷食物、雞肉、魚肉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