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齋遺書》~ 卷八 (3)
卷八 (3)
1. 身痛
凡渾身走注疼痛,皆為氣滯血凝,有痰勿作痰治,只行氣行血,而痛自除。用人參、甘草補其氣,川芎、歸身行其血。無汗加麻黃;有汗加肉桂;痛加烏藥、香附、木香;脹加羌活;胸膈不寬加蘇梗;大便秘多加芎、歸;脾胃虛弱加脾胃藥。加減雖有不同,無能外乎氣血,氣血周流,痛從何來?
如兩手脈浮大,氣血皆虛,血凝氣滯,渾身腫痛者,十全大補湯加羌活、防風,通經活絡;倘自汗脹痛,陽氣不營於表,表極虛者,補中益氣湯加附子;如六脈有力,渾身脹痛,氣血凝滯者,定痛散加減,或四制香附散。
定痛散
紫蘇,青皮,烏藥,厚朴,藿香,蒼朮,白芷,赤芍(各八分),肉桂,吳茱萸,小茴(各三分)
蔥、姜煎,熱服。
痛在腰,加山藥、破故紙、牛膝、芍藥各五分;痛在胃脘,加山楂,香附、檳榔、五靈脂各五分;痛在背加羌活、獨活、細辛各五分,痛在脅加大茴、延胡、草果、升麻各五分。
香附散
香附(鹽酒便醋四分制之),烏藥
共細末,酒下四五分。
驗,案
一女患虛證五年,右手臂痛二月有餘,脅痛、腹痛、腰痛、遍身疼痛,俱牽心痛欲死,疑為氣血壅滯,四物湯合和中丸不愈。此腎不納氣也,用山萸、澤瀉各五分,丹皮、肉桂、茯苓各七分,山藥、人參、附子各一錢,熟地二錢,沉香汁三匙。三帖效,二十帖全愈。
一女年三十,嘗有氣痛,走注遍身,後生產之後一日,腹痛不食,遍身俱痛,諸藥不效,惡寒發熱,診脈洪大有力。方用沉香、木香、良薑、甘草、延胡、烏藥、沒藥為末,酒服三日愈。
一人周身疼痛,面色淡黃。蓋人身四肢十二節,三百六十空竅,全賴陽氣流行,陰血濡潤,然後運動無滯;陽氣一虧,則陰血成痹,或澀,或空,或滯,諸痛生矣。則痛處雖多,而其根則一。一者,脾胃有傷也。脾胃者,氣血之原也。只在理脾起胃,而使氣血流行。如保元加葛根、山藥,或稍用羌活、蘇梗以通行之可也。
身痛,古人責之肝氣實,然肝之實由肺之虛;肺之虛,由脾之虧也。可用溫肺湯以補脾肺。
白話文:
凡是全身到處遊走不定、刺痛的狀況,都是因為氣的運行不順暢、血瘀積凝滯所導致。如果同時有痰,也不要把它當作一般的痰來治療,只要疏通氣的運行、活絡血脈,疼痛自然就會消除。可以用人參、甘草來補氣,川芎、當歸身來活血。如果沒有出汗,可以加麻黃;有出汗可以加肉桂。疼痛劇烈可以加烏藥、香附、木香;感到脹滿可以加羌活;胸膈不舒暢可以加蘇梗;大便不暢可以多加川芎、當歸;脾胃虛弱可以加強健脾胃的藥物。雖然藥物的加減有所不同,但都離不開調整氣血。只要氣血運行順暢,疼痛從何而來呢?
如果兩手的脈象呈現浮大,表示氣血都虛弱,血瘀氣滯,導致全身腫痛,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再加上羌活、防風,來疏通經絡、活絡氣血。如果同時有自汗、脹痛的情況,那是因為陽氣無法固護體表,體表非常虛弱,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再加上附子。如果六脈都強勁有力,全身脹痛,那是因為氣血凝滯,可以使用定痛散加減藥物,或是四制香附散。
定痛散
紫蘇、青皮、烏藥、厚朴、藿香、蒼朮、白芷、赤芍(各八分),肉桂、吳茱萸、小茴香(各三分)。
加入蔥、薑一起煎煮,趁熱服用。
如果疼痛在腰部,可以加山藥、補骨脂、牛膝、芍藥各五分;如果疼痛在胃脘,可以加山楂、香附、檳榔、五靈脂各五分;如果疼痛在背部,可以加羌活、獨活、細辛各五分;如果疼痛在脅肋,可以加大茴香、延胡索、草果、升麻各五分。
香附散
香附(用鹽、酒、醋分別炮製四分),烏藥。
將藥材磨成細末,用酒送服四五分。
驗案
一位婦人患有虛症五年,右手臂疼痛兩個多月,同時還有脅痛、腹痛、腰痛、全身疼痛,疼痛難忍,懷疑是氣血壅滯,使用四物湯配合和中丸卻沒有效果。這其實是腎不納氣的表現,可以使用山茱萸、澤瀉各五分,丹皮、肉桂、茯苓各七分,山藥、人參、附子各一錢,熟地二錢,再加入沉香汁三匙。服用三帖就見效,二十帖後完全康復。
一位三十歲的婦女,曾經有氣痛的毛病,會到處遊走不定,在生產後第二天,腹痛難忍,吃不下東西,全身疼痛,服用各種藥物都無效,而且畏寒發熱,把脈發現脈象洪大有力。使用沉香、木香、良薑、甘草、延胡索、烏藥、沒藥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三天後就痊癒。
有個人全身疼痛,面色呈現淡黃色。人體的四肢、十二關節、三百六十個孔竅,全部仰賴陽氣的運行和陰血的滋養,才能活動順暢無阻。如果陽氣不足,陰血就會凝滯成痺症,出現阻塞、空虛或停滯等狀況,各種疼痛就會產生。所以,雖然疼痛的部位很多,但病根只有一個,那就是脾胃受損。脾胃是氣血生成的根源,只要調理脾胃,使氣血運行順暢,疼痛自然就會消失。可以使用保元湯,再加葛根、山藥,或稍微加入羌活、蘇梗來幫助氣血通行。
全身疼痛,古人認為是肝氣太過強盛,但肝氣強盛的原因是肺氣虛弱,而肺氣虛弱的原因是脾氣虧損。可以使用溫肺湯來補益脾肺。
2. 腫
腫有氣腫、水腫、食積停痰之腫,又有陰陽腫各種不同。氣腫,四君子合和中散;水腫,胃苓湯;食積停痰腫,癩蛤蟆豬肚丸;陰陽腫,六味丸加牛膝、杜仲、破故、小茴,溫而利之。蓋此證得之汗、吐、下後,或房勞太過,腎虛所致,故宜溫腎而其腫自消也。
凡腫先從腳下起者,濕熱在下也,宜先溫補脾胃五、六帖,次以補中益氣湯和之,後以五苓散利之。先從身上腫者,濕熱在上也,宜先利其濕熱一、二帖,口渴加紫蘇,次用溫補脾胃藥。大抵脈浮而無力當汗,五積散;脈沉而無力當溫,四君子、和中散。
豬肚丸
癩蛤蟆一隻,用胡椒一錢,納口內,豬肚一枚,包縫煮爛丸服。
五積散
白芷,桔梗,當歸(各三錢),陳皮(六錢),川芎,甘草,茯苓,枳殼,半夏(各二錢),麻黃(二錢),肉桂,厚朴(各四錢,薑汁炒),生薑(三片),蔥頭(七枚)
臍凸肢浮,生之難,主三月而亡也。口青唇黑,死之易,主三日而亡也。此腫證之不治者也。
驗,案
一人生瘡,服敗毒散數帖,又水蒸出汗,汗後浮腫,謂藥不效。診之六脈微緊數而無力,乃中氣虛也,兩足流水,上氣喘促,日夜不定。方用六君子加炮薑、吳茱萸,姜水煎。十五帖效,一月愈。
一人喘促、腹大、腳腫,六脈沉細。方用炮薑、肉桂、吳茱萸、甘草、五味子、白芍、半夏、枳殼愈。
一婦吐血發腫,腹大發熱,不思飲食,似瘧非瘧,大便溏泄,諸藥不效。此脾虛清陽下陷,陽不發越也,脈浮大而緩。用四君子加羌活,三帖而愈。
一人六脈豁大,周身浮腫,上氣喘促,呼不能吸。此腎虛水泛,氣不歸元也。八味湯加人參、吳茱萸。十帖效,一月安,調理用腎氣丸。
白話文:
腫脹有氣腫、水腫、因食物積滯或痰液阻塞引起的腫脹,還有陰腫和陽腫等各種不同的類型。氣腫,可以用四君子湯搭配和中散來治療;水腫,可以用胃苓湯;因食物積滯或痰液阻塞引起的腫脹,可以用癩蛤蟆豬肚丸;陰腫和陽腫,可以用六味丸搭配牛膝、杜仲、破故紙、小茴香,以溫補的方式來利水消腫。這些腫脹的病因,通常是發汗、催吐、瀉下後,或是因為性生活過度、導致腎虛所引起的,所以應該溫補腎臟,腫脹自然會消退。
凡是腫脹先從腳開始的,表示濕熱在下,應該先用溫補脾胃的藥方五、六帖,之後再用補中益氣湯來調和,最後再用五苓散來利水。如果腫脹先從身體開始的,表示濕熱在上,應該先用利濕熱的藥方一、二帖,如果口渴可以加紫蘇,之後再用溫補脾胃的藥方。大體上,脈象浮且無力表示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可以服用五積散;脈象沉且無力表示應該用溫補的方式來治療,可以服用四君子湯或和中散。
豬肚丸
取一隻癩蛤蟆,將一錢胡椒塞入其口中,再用一個豬肚包裹縫好,煮爛後服用。
五積散
白芷、桔梗、當歸(各三錢),陳皮(六錢),川芎、甘草、茯苓、枳殼、半夏(各二錢),麻黃(二錢),肉桂、厚朴(各四錢,用薑汁炒),生薑(三片),蔥頭(七枚)
肚臍突出、四肢浮腫的,屬於難治之症,通常會三個月內死亡。口唇發青發黑的,屬於容易死亡的,通常會在三天內死亡。這些都是屬於腫脹病症中無法治癒的情況。
驗證案例
一個人生了瘡,服用敗毒散數帖後,又用水蒸氣發汗,發汗後出現浮腫,認為藥物沒有效果。診斷後發現六脈微弱且略緊數,但無力,判斷是中氣虛弱。兩腳流水,呼吸急促,日夜不定。用六君子湯搭配炮薑、吳茱萸,用薑水煎服,十五帖後見效,一個月後痊癒。
一個人喘氣急促、腹部腫大、腳腫,六脈沉細。用炮薑、肉桂、吳茱萸、甘草、五味子、白芍、半夏、枳殼等藥物治療後痊癒。
一個婦人吐血後出現腫脹,腹部腫大且發熱,食慾不振,像瘧疾又不是瘧疾,大便溏稀,各種藥物都無效。這是脾虛導致清陽下陷,陽氣無法升發的緣故,脈象浮大且緩慢。用四君子湯搭配羌活,三帖後痊癒。
一個人六脈脈象寬大,全身浮腫,呼吸急促,只能呼氣不能吸氣。這是腎虛導致水液泛濫,氣不歸元。用八味湯搭配人參、吳茱萸,十帖後見效,一個月後平安,後續用腎氣丸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