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心法要旨》~ 卷四 (3)
卷四 (3)
1. 傷損出血
傷損之證,或患處或諸竅出血者,此肝火熾盛,血熱錯經而妄行也,用加味逍遙散清熱養血。若中氣虛弱,血無所附而妄行,用加味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或元氣內脫不能攝血,用獨參湯加炮姜以回陽;如不應,急加附子。如血蘊於內而嘔血者,用四物湯加柴胡、黃芩。
凡傷損而犯勞碌,或怒氣肚腹脹悶,或過服寒毒等藥致傷陽絡者,則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傷於陰絡者,則為血積、血塊、肌肉青黑,此皆臟腑虧損,經隧失職,急補脾、肺二臟自愈矣。
加味逍遙散
白朮,茯苓,當歸,白芍(各二錢),柴胡(一錢),薄荷(五分),黑梔,丹皮(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
人參(二錢),黃耆(炙,二錢),白朮(炒,一錢五分),當歸(一錢五分),升麻(五分),柴胡(五分),陳皮(八分),甘草(炙,三分)
引用薑、棗,水煎服。
四君子湯
人參,白朮,茯苓(各二錢),甘草(炙,一錢)
引用薑、棗,水煎服。
四物湯
當歸(三錢),川芎,白芍藥(二錢),熟地黃(三錢)
水煎服。
獨參湯
人參(一兩)
水煎服。
白話文:
因外傷造成的出血,可能是身體局部或各個孔竅出血,這種情況多半是肝火旺盛,血因熱而離開正常脈絡亂竄。可以用加味逍遙散來清熱養血。
如果是因為中氣虛弱,血沒有依附而亂走,則用加味四君子湯或補中益氣湯。
又或者因為元氣耗損無法固攝血液,就用獨參湯加炮姜來回陽;如果沒有效果,就要趕快加入附子。
如果血鬱積在體內而導致嘔血,就用四物湯加柴胡、黃芩來治療。
凡是因外傷後又過於勞累,或因發怒導致肚子脹悶,或過量服用寒涼藥物傷到陽絡,就會造成吐血、流鼻血、大便出血、小便出血;如果傷到陰絡,就會有血瘀、血塊、肌肉青黑等現象。這些都是因為臟腑虧損,經絡失去正常功能,要趕快補養脾、肺二臟,自然就會痊癒。
加味逍遙散
白朮、茯苓、當歸、白芍(各二錢)、柴胡(一錢)、薄荷(五分)、黑梔、丹皮(各一錢五分)。
用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
人參(二錢)、炙黃耆(二錢)、炒白朮(一錢五分)、當歸(一錢五分)、升麻(五分)、柴胡(五分)、陳皮(八分)、炙甘草(三分)。
加薑、棗,用水煎服。
四君子湯
人參、白朮、茯苓(各二錢)、炙甘草(一錢)。
加薑、棗,用水煎服。
四物湯
當歸(三錢)、川芎、白芍藥(二錢)、熟地黃(三錢)。
用水煎服。
獨參湯
人參(一兩)。
用水煎服。
2. 瘀血泛注
即八珍湯加黃耆、肉桂各一錢。
豆豉餅
江西豆豉
上一味為末,唾津和作餅子,如錢大,厚二分,置患處,以艾壯於餅上灸之,干則再易。
蔥熨法(方見囟骨傷) 傷損瘀血泛注之證,乃跌僕血滯所致。蓋氣流而注,血注而凝,或注於四肢關節,或留於胸腹腰臀,或漫腫,或結塊,初起皆屬肝、脾鬱火。急用蔥熨法,內服小柴胡湯以清肝火,次用八珍湯以壯脾胃,或益氣養榮湯,久服自然收功。若日久潰破而氣血虛者,宜十全大補湯;若潰而寒邪凝滯不斂者,宜豆豉餅祛散之。
此證若不補氣血,不慎起居,不戒七情,或用寒涼克伐,俱屬不治。
小柴胡湯
柴胡(二錢),黃芩(一錢五分),半夏(制),人參(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引用姜二片,水煎服。
八珍湯
即四君子湯四物湯,相和為劑也。
益氣養榮湯
人參,黃耆(炒),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炒),香附,貝母,茯苓,陳皮(各一錢),白朮(二錢),柴胡(六分),甘草,桔梗(各五分)
引用姜,水煎服。口乾,加五味子、麥冬。往來寒熱,加青皮。
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跌打損傷導致瘀血擴散的病症,是因為跌倒或撞擊造成血脈瘀滯。氣會隨著經絡流動,而血流到哪裡就會凝結在哪裡,可能瘀積在四肢關節,也可能留在胸腹腰臀等部位。瘀積處可能出現大面積腫脹,也可能結成硬塊。剛開始發病時,多半是因為肝火和脾氣鬱結所導致。
治療初期,要趕緊用蔥熨法熱敷,內服小柴胡湯來清除肝火,接著服用八珍湯來強健脾胃,或者也可以服用益氣養榮湯,長期服用自然會見效。如果拖延很久,導致傷口潰爛而且氣血虛弱,就要服用十全大補湯;如果傷口潰爛,而且有寒邪凝結阻滯難以癒合,就要用豆豉餅來去除寒邪,促進傷口癒合。
這種病症如果不好好補氣血,不注意生活作息,不戒除情緒波動,或者使用寒涼藥物來過度克伐,都屬於難以治癒的情況。
小柴胡湯:柴胡(二錢)、黃芩(一錢五分)、製半夏、人參(各一錢)、炙甘草(五分)。加兩片生薑一起用水煎服。
八珍湯:就是四君子湯和四物湯這兩個方子合在一起。
益氣養榮湯:人參、炒黃耆、當歸、川芎、熟地黃、炒白芍、香附、貝母、茯苓、陳皮(各一錢)、白朮(二錢)、柴胡(六分)、甘草、桔梗(各五分)。加生薑一起用水煎服。如果口乾,可以加入五味子、麥冬。如果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可以加入青皮。
十全大補湯:就是八珍湯再加入黃耆、肉桂各一錢。
豆豉餅:用江西豆豉磨成粉末,加入唾液攪拌成餅狀,大小如銅錢,厚度約兩分,敷在患處,然後在餅上艾灸,餅乾了就更換新的。
蔥熨法:(配方做法請參考囟骨傷的說明)
3. 瘀血作痛
傷損之證腫痛者,乃瘀血凝結作痛也。若脹而重墜,色或青黑,甚則發熱作渴汗出者,乃經絡壅滯,陰血受傷也。宜先刺去惡血以通壅塞,後用四物湯以調之。
四物湯(方見傷損出血)
白話文:
受傷引起的腫痛,是因為瘀血凝結造成的疼痛。如果感覺腫脹又沉重下墜,顏色呈現青色或黑色,嚴重時還會發燒、口渴、出汗,那是因為經絡阻塞不通,體內陰血受到損傷。應該先用針刺放出瘀血,疏通阻塞,然後服用四物湯來調理身體。(四物湯的藥方在講述受傷出血的章節裡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