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要》~ 卷下 (7)
卷下 (7)
1. 論癰疽口乾作渴症不同第四十九
李氏云:癰疽已安之後,或未安之際,口舌燥黃如雞內金者,乃腎水枯竭,心火上炎,此症最惡。古人云,玉華池竭七朝亡。若誤投以丹藥,禍在反掌,急用加減八味丸,桑枝煎五味子湯,以滋補之。
愚按:,前症若不慎房事,虧損真陰,而虛火上炎,亦多患此。若發熱作渴,或口舌生瘡,或小便頻數,或莖中作痛,亦宜用前藥(詳見附錄用藥關鍵)。
桑枝方,大治口渴。取嫩桑枝細切一升炒,以水三升煎一升,日服五七劑,更多尤妙。抱朴子云:療風痹乾燥,臂痛腳氣,四肢拘攣,上氣眩暈。久服補肺消食,利小便,輕身聰明,令人光澤,其功不能盡述。
愚按:,桑枝補血氣,生津液,輕身明目,補肺腎之良劑也。
五味子湯,治腎水枯涸,口燥舌乾。
五味子(一兩),黃耆(炒三兩),人參(二兩),麥門冬(一兩),粉草(炙五錢)
上每服五錢,水煎,日夜服五七劑。
愚按:,前藥乃六一散、生脈散之複方,滋化源之良劑,若腎水既涸,虛火上炎,而口燥作渴者,須佐以加減八味丸(詳見附錄用藥關鍵)。
白話文:
李氏說:癰疽痊癒後,或者還沒痊癒的時候,如果出現口舌乾燥發黃,像雞內金一樣的情況,這是因為腎水枯竭,心火向上燃燒,這個症狀非常嚴重。古人說:「玉華池枯竭七天就會死亡。」如果誤用丹藥,會立刻帶來災禍,應該趕緊使用加減八味丸,配合桑枝煎五味子湯來滋補。
我認為,前面的症狀如果不注意性生活,損耗了真陰,導致虛火上升,也容易得這種病。如果發燒口渴,或者口舌生瘡,或者小便次數頻繁,或者陰莖疼痛,也應該使用之前的藥方(詳細的用藥關鍵請見附錄)。
桑枝方,可以有效治療口渴。取嫩桑枝切成小段,炒過後取一升,用水三升煎成一升,每天服用五到七次,多服更好。抱朴子說:「可以治療風濕麻木、皮膚乾燥、手臂疼痛、腳氣、四肢拘攣、呼吸急促頭暈。」長期服用可以補肺、幫助消化、利小便、使身體輕盈、頭腦清晰,使人容光煥發,它的功效說不完。
我認為,桑枝能補氣血,產生津液,使身體輕便、眼睛明亮,是補肺腎的好藥材。
五味子湯,治療腎水枯竭,口乾舌燥。
五味子(一兩),黃耆(炒過,三兩),人參(二兩),麥門冬(一兩),甘草(炙過,五錢)
以上藥材,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早晚服用五到七次。
我認為,這個藥方是六一散和生脈散的複合方,是滋養身體根本的良方。如果腎水已經枯竭,虛火向上燃燒,而導致口乾口渴,必須配合加減八味丸(詳細的用藥關鍵請見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