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斗垣

《外科啟玄》~ 卷之十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一 (3)

1. 癰疽發背

上作一劑。酒水各一鍾。煎八分服。分瘡上下則食前後服。查搗敷患處亦可為末。酒調更效。

內托復煎散

能托裡健胃。補氣血。消毒。除風濕。

當歸(酒拌),人參,白朮,白芍藥(炒),黃芩,肉桂,甘草(炙),地骨皮,黃耆(炙),茯苓,防己(各一兩),防風(二兩),

上咀先以蒼朮一斤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朮入前十二味。再煎至三四盞。取清汁分三四次飲之。從又將煎蒼朮查入水再煎。依前十二味。查入如前。數飲之。故名曰復煎散。

黃連消毒散

治太陽經癰疽發於頭頂脊背。焮赤腫痛及麻木不痛者。外先炙之。

黃連(酒製),羌活(各一錢),黃芩,黃柏(酒製各五分),知母(酒製),生地黃,獨活,防風,歸尾,連翹(各四分),藁本,防己,桔梗(各五分),黃耆,蘇木,陳皮,澤瀉(各二分),人參,生甘草(各三分),

上咀水酒煎服甚效。

內托羌活湯

治足太陽經左右尺脈俱緊。按之無力。尻臀生癰疽。堅硬腫痛大作。

羌活,黃柏(酒製各二錢),防風,藁本,歸尾(各一錢),肉桂(三分),連翹,甘草(炙),蒼朮,陳皮(各五分),黃耆(一錢五分),

上咀水酒各一鍾。煎八分服。取汗為效。

白芷升麻湯

治手陽明經。分臂上生癰。左右寸脈皆短。重按之俱弦。至重按之洪緩有力。此乃八風之變。

白芷(一錢五分),升麻,桔梗(各一錢),甘草(炙五分),黃耆,黃芩(酒製各四錢),紅花(五分),生黃芩(三錢),

上銼作二服每水酒各半煎。食後溫服。

治魂丹

治癰疽惡瘡疔毒等類大有神效。

乳香,沒藥,銅綠,枯礬,黃丹,穿山甲(炙各一錢),輕粉,蟾酥(各五分),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用蝸牛研為丸綠豆大。每服一丸。至重者用二丸。蔥白搗裹藥。熱酒送下。取汗透為妙。酒量大多飲幾杯更好。分上下在食前後服之。余常用之如神。瘡疽不可缺也。

內托黃耆酒煎湯

治瘡生腿外側。或因寒濕得附骨癰於足少陽經分微浸足陽明經堅硬漫腫。行步作痛。或不能行。並皆治之。

柴胡(一錢五分),連翹,大力子,肉桂(炙各一錢),黃耆,歸尾(各一錢),黃柏(七分),甘草(炙五分),

上咀水酒各半煎。食前服。以上數方東垣所著書有經絡部位。故取之為例。使臨症處方有所據也。

蠟礬丸,

治一切癰疽托裡止痛。如發背已通。服此護膜。不令傷臟腑老幼皆可救之。

真黃蠟(二兩溶化投明礬末七錢),明礬(一兩),

上二味和勻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熟水或溫酒送下。日二服。瘡分上下食前後服之即愈。

飛龍奪命丹

專治癰疽疔毒。無名惡瘡。渾身憎寒噁心。已成未成。或黑陷毒氣內罨。乃穿筋透骨之劑。無經不通。故能宣泄汗吐下三法俱備。及中一切毒禽惡獸肉毒所致成瘡。及脈沉緊細數。蘊毒在裡。並濕毒。用之神效。及中寒中風。肚痛喉閉等症。後調引子服之神驗。

白話文:

[癰疽發背]

第一方: 準備一份藥劑。用酒和水各一杯,煎煮至剩八分,分開早晚、飯前飯後服用。也可以將藥渣搗爛敷在患處,或者將藥材磨成粉,用酒調和敷用效果更好。

內托復煎散 此方能扶助身體機能、健胃、補氣血、解毒、去除風濕。

藥材:當歸(用酒拌過)、人參、白朮、白芍藥(炒過)、黃芩、肉桂、甘草(炙烤過)、地骨皮、黃耆(炙烤過)、茯苓、防己(各一兩),防風(二兩)。

做法:先用蒼朮一斤加水五升煎煮至剩三升,去掉蒼朮,加入前面十二味藥材,再煎煮至剩三四小碗的藥汁。取清澈的藥汁分三四次喝完。之後,將煎煮過的蒼朮藥渣再加水煎煮,加入前面十二味藥材,像之前一樣煎煮數次,多次飲用。所以稱為「復煎散」。

黃連消毒散 此方治療太陽經的癰疽,長在頭頂、脊背,出現紅腫熱痛,或者麻木不痛的情況。外用先用艾草等薰烤患處。

藥材:黃連(用酒製過)、羌活(各一錢),黃芩、黃柏(用酒製過,各五分),知母(用酒製過)、生地黃、獨活、防風、當歸尾、連翹(各四分),藁本、防己、桔梗(各五分),黃耆、蘇木、陳皮、澤瀉(各二分),人參、生甘草(各三分)。

做法:將藥材磨碎,用水和酒煎煮後服用,效果很好。

內托羌活湯 此方治療足太陽經的疾病,左右兩側尺脈都緊,按壓時無力,臀部生癰疽,堅硬腫痛劇烈。

藥材:羌活、黃柏(用酒製過,各二錢),防風、藁本、當歸尾(各一錢),肉桂(三分),連翹、甘草(炙烤過)、蒼朮、陳皮(各五分),黃耆(一錢五分)。

做法:用水和酒各一杯,煎煮至剩八分服用,服用後取汗為佳。

白芷升麻湯 此方治療手陽明經的疾病,癰疽長在手臂上,左右兩側寸脈都短,重按壓時都呈弦脈,按壓更重時又呈洪緩有力的脈象。這是八風病變。

藥材:白芷(一錢五分),升麻、桔梗(各一錢),甘草(炙烤過,五分),黃耆、黃芩(用酒製過,各四錢),紅花(五分),生黃芩(三錢)。

做法:將藥材磨碎分為兩份,每次用水和酒各半煎煮,飯後溫服。

治魂丹 此方治療癰疽、惡瘡、疔毒等,效果顯著。

藥材:乳香、沒藥、銅綠、枯礬、黃丹、穿山甲(炙烤過,各一錢),輕粉、蟾酥(各五分),麝香(少許)。

做法:將藥材磨成細末,用蝸牛磨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病情嚴重者服用兩丸。用蔥白搗爛包裹藥丸,用熱酒送服,使身體出汗為最佳。酒量好的人可以多喝幾杯更好。根據病症位置,在飯前或飯後服用。這藥我經常用,效果神奇,治療瘡疽必不可少。

內托黃耆酒煎湯 此方治療瘡長在腿外側,或是因為寒濕導致附骨癰長在足少陽經部位,輕微侵犯到足陽明經,出現堅硬、大面積腫脹,行走時疼痛,甚至無法行走。

藥材:柴胡(一錢五分),連翹、大力子、肉桂(炙烤過,各一錢),黃耆、當歸尾(各一錢),黃柏(七分),甘草(炙烤過,五分)。

做法:用水和酒各半煎煮,飯前服用。以上數個藥方出自東垣所著的醫書,裡面記載了經絡部位,可以作為參考,使臨床開方有依據。

蠟礬丸 此方治療各種癰疽,能扶正止痛。如果癰疽已經潰破,服用此藥可以保護組織,不讓邪毒侵犯內臟,不論老人或小孩都可以使用。

藥材:真黃蠟(二兩,熔化後加入明礬末七錢),明礬(一兩)。

做法:將兩種藥材混合均勻,搓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可增至二十丸。用溫開水或溫酒送服,每天服用兩次。根據病症位置,在飯前或飯後服用。

飛龍奪命丹 此方專門治療癰疽、疔毒、不明原因的惡瘡。出現全身怕冷、噁心,無論是已經形成的還是未形成的,或是毒氣內陷,毒氣侵蝕到筋骨。此藥可以使全身經絡暢通,所以能發汗、催吐、瀉下,三種方法都具備。同時也可以治療因中毒禽獸肉引起的瘡,以及脈象沉緊細數,毒素蘊藏在體內,還有濕毒等,用此藥都非常有效。另外,對於中寒、中風、肚子痛、喉嚨阻塞等症狀,服用後再配合引藥,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