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宏源

《外科心法要訣》~ 卷九 (8)

回本書目錄

卷九 (8)

1. 臀部

2. 鸛口疽

鸛口疽生尻尾尖,經屬督脈濕痰源,腫如魚肫潰鸛嘴,少壯易愈老難痊。

【注】此證一名銳疽,生於尻尾骨尖處。初腫形如魚肫,色赤堅痛,潰破口若鸛嘴,屬督脈經,由濕痰流結所致。朝寒暮熱,夜重日輕,潰出稀膿為不足;或流稠膿鮮血為有餘。少壯可愈,老弱難斂,易於成漏。初起宜滋陰除濕湯以和之;已成不得內消者,用和氣養榮湯以托之;氣血虛弱,潰而斂遲者,滋腎保元湯以補之。若失治久而不斂者,宜服先天大造丸;兼服琥珀蠟礬丸,久久收斂。

外治法按癰疽腫瘍、潰瘍門。

滋陰除濕湯

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酒炒,各一錢),陳皮,柴胡,知母,貝母(去心,研),黃芩(各八分),澤瀉,地骨皮,甘草(生,各五分)

水二盅,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滋陰除濕鸛口疽,退熱消痰初起宜,四物陳柴知母草,澤瀉黃芩地骨皮。

和氣養榮湯

人參,白朮(土炒),白茯苓,丹皮,陳皮,熟地,當歸,黃耆(各一錢),沉香,甘草(炙,各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和氣養榮托銳疽,將膿煎服潰更宜,四君丹皮陳熟地,當歸沉香共黃耆。

滋腎保元湯

人參,白朮(土炒),白茯苓,當歸身,熟地,黃耆,山萸肉,丹皮,杜仲(各一錢),肉桂,附子(制),甘草(炙,各五分)

水二盅,姜三片、紅棗肉二枚、建蓮子七個去心,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滋腎保元潰後虛,斂遲膿清水淋漓,十全大補除芎芍,山萸附子杜丹皮。

先天大造丸

人參,白朮(土炒),當歸身,白茯苓,菟絲子,枸杞,黃精,牛膝(各二兩),補骨脂(炒),骨碎補(去毛,微炒),巴戟肉,遠志(去心,各一兩),廣木香,青鹽(各五錢),丁香(以上共研末,三錢),熟地(酒煮,搗膏,四兩),仙茅(浸去赤汁,蒸熟,去皮,搗膏),何首烏(去皮,黑豆同煮,去豆,搗膏),膠棗肉(搗膏,各二兩),肉蓯蓉(去鱗並內膜,酒浸搗膏),紫河車(白酒煮爛搗膏,一具,以上六膏共入前藥末內)

上為細末,搗膏共合一處,再加煉過白蜂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方歌】先天大造補氣血,專治癰疽潰後虛,膿水清稀難收斂。參朮歸苓地首烏,補骨青鹽骨碎補,枸杞黃精遠菟絲,巴戟仙茅丁木棗,河車牛膝蓯蓉俱。

琥珀蠟礬丸(見腫瘍門)

白話文:

鸛口疽長在尾椎骨尖端,屬於督脈經絡濕痰引起的疾病。腫脹如同魚的胃,潰爛後形成像鸛鳥嘴巴一樣的傷口,年輕人容易治癒,老年人則難以痊癒。

初期腫脹像魚胃,顏色鮮紅,堅硬疼痛,潰爛後開口像鸛嘴,屬於督脈經絡疾病,是由於濕痰凝聚所致。早上寒冷晚上發熱,晚上症狀比白天嚴重,流出稀薄膿液表示病情不足;若流出稠厚的膿液和鮮血則表示病情過盛。年輕力壯者可以痊癒,年老體弱者則難以癒合,容易形成廔管。

初期治療宜用滋陰除濕湯調理;如果已經潰爛,不能內服消腫藥物,則用和氣養榮湯來促進癒合;如果氣血虛弱,潰爛後癒合緩慢,則用滋腎保元湯來補益;如果久治不愈,則服用先天大造丸;並同時服用琥珀蠟礬丸,長期服用以達到收斂的效果。

外治方法請參考癰疽腫瘍、潰瘍相關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