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正宗》~ 卷之三 (4)
卷之三 (4)
1. 流注應用方
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補中益氣湯,益氣養榮湯
八珍湯(俱見癰疽潰瘍門)
萬靈丹(見癰疽腫瘍門)
小柴胡湯,二陳湯(俱見瘰癧門)
白話文:
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補中益氣湯、益氣養榮湯,這些方劑也都能應用於流注。
八珍湯(具體內容請參考癰疽潰瘍的章節)。
萬靈丹(具體內容請參考癰疽腫瘍的章節)。
小柴胡湯、二陳湯(具體內容請參考瘰癧的章節)。
2. 乳癰論第二十六
(附:乳岩)
夫乳病者,乳房陽明胃經所司,乳頭厥陰肝經所屬,乳子之母,不能調養,以致胃汁濁而壅滯為膿。又有憂鬱傷肝,肝氣滯而結腫,初起必煩渴嘔吐,寒熱交作,腫痛疼甚,宜牛蒡子湯主之。厚味飲食,暴怒肝火妄動結腫者,宜橘葉散散之。
又憂鬱傷肝,思慮傷脾,積想在心,所願不得志者,致經絡痞澀,聚結成核,初如豆大,漸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載三載,不疼不癢,漸漸而大,始生疼痛,痛則無解,日後腫如堆慄,或如復碗,紫色氣穢,漸漸潰爛,深者如巖穴,凸者若泛蓮,疼痛連心,出血則臭,其時五臟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凡犯此者,百人百必死。
如此症知覺若早,只可清肝解鬱湯或益氣養榮湯,患者再加清心靜養、無掛無礙,服藥調理只可苟延歲月。……惟初生核時,急用艾灸核頂,待次日起泡挑破,用披針針入四分,用冰螄散條插入核內,糊紙封蓋;至十三日,其核自落,用玉紅膏生肌斂口,再當保養不發。又男子乳節與婦人微異,女損肝胃,男損肝腎,蓋怒火房欲過度,以此肝虛血燥,腎虛精怯,血脈不得上行,肝經無以榮養,遂結腫痛。
治當八珍湯加山梔、牡丹皮,口乾作渴者加減八味丸,腎氣素虛者腎氣丸,已潰作膿者十全大補湯。懷孕之婦乳疾曰內吹。因胎氣旺而上衝,致陽明乳房作腫,宜石膏散清之,亦可消散;遲則遷延日久,將產出膿,乳汁亦從乳竅流出,其口難完,有此者,純用補託生肌,其口亦易完矣。
白話文:
乳房的疾病,是屬於乳房部位的陽明胃經所管轄,而乳頭是屬於厥陰肝經所管轄。哺乳的母親,如果沒有好好調養身體,會導致胃裡的汁液變得混濁,積聚阻塞而形成膿。另外,如果憂愁鬱悶傷了肝,肝氣就會鬱結成腫塊,剛開始發病一定會覺得口渴想喝水、想吐,忽冷忽熱,腫痛非常厲害,應該服用牛蒡子湯來治療。如果因為吃太油膩的食物,或因為突然發怒而使肝火妄動,導致腫塊出現,應該服用橘葉散來疏散。
另外,如果憂愁鬱悶傷了肝,思慮過多傷了脾,心裡一直想著事情,願望無法實現,就會導致經絡阻塞不通暢,積聚形成硬塊,剛開始像豆子那麼大,慢慢變成像棋子一樣;過了半年一年,或是兩三年,不痛也不癢,漸漸地越來越大,才開始出現疼痛,一旦痛起來就很難解除,日子久了腫得像堆起來的栗子,或是像倒蓋的碗,呈現紫色、散發臭味,慢慢地潰爛,潰爛深處就像岩洞,凸出來的地方像漂浮的蓮花,疼痛會蔓延到心臟,出血時會有臭味,這時候五臟的功能都衰退了,病情已經無法挽救,這就叫做乳岩。凡是得了這種病的,一百個人當中,一百個都會死。
如果這種病能夠及早發現,只能用清肝解鬱湯或益氣養榮湯來治療,患者還要加上保持心情平靜、沒有任何牽掛和障礙,服藥調理只能勉強延長一些壽命。……只有在剛開始長出硬塊的時候,趕緊用艾草灸烤硬塊頂端,等到隔天起水泡後挑破,用披針刺入四分深,將冰螄散藥條插入硬塊內,用紙糊上封住;到了第十三天,硬塊就會自行脫落,再用玉紅膏來幫助肌肉生長癒合傷口,之後要好好保養才能不再復發。另外,男性的乳房腫塊和女性的略有不同,女性的乳房問題多半是傷到肝和胃,男性則是傷到肝和腎,多半是因為發怒、過度性行為,導致肝虛血燥、腎虛精氣不足,血液無法向上運行,肝經得不到滋養,於是就結成腫塊,感到疼痛。
治療時應該服用八珍湯,加上山梔子、牡丹皮,如果口乾舌燥想喝水,可以加上減味八味丸,如果腎氣本來就虛弱,則服用腎氣丸,如果已經潰爛化膿,則服用十全大補湯。懷孕的婦女如果得了乳房疾病,叫做「內吹」,是因為胎氣旺盛而往上衝,導致陽明經的乳房出現腫塊,應該用石膏散來清除,也可以使腫塊消散;如果拖延時間太久,就會拖延很久,等到快要生產時就會流膿,乳汁也會從乳頭流出來,傷口難以癒合。遇到這種情況,就只能使用補藥來幫助肌肉生長癒合,傷口就比較容易痊癒了。
3. 乳癰乳岩看法
初起紅赤腫痛,身微寒熱,無頭眩,無口乾,微痛者順。已成焮腫發熱,疼痛有時,一囊結腫,不侵別囊者輕。已潰膿黃而稠,腫消疼痛漸止,四邊作癢,生肌者順。潰後膿水自止,腫痛自消,新肉易生,膿口易合者順。
初起一乳通腫,木痛不紅,寒熱心煩,嘔吐不食者逆。已成不熱不紅,堅硬如石,口乾不眠,胸痞食少者逆。已潰無膿,正頭腐爛,腫勢愈高,痛勢愈盛,流血者死。潰後肉色紫黑,痛苦連心,涴氣日深,形體日削者死。
白話文:
乳癰、乳岩的看法:
剛開始發病時,乳房會紅腫疼痛,身體稍微感到發冷發熱,沒有頭暈,也沒有口乾,只是稍微疼痛,這樣的情況是好的。如果已經變成紅腫發熱,疼痛時有時無,形成一個囊腫,而且沒有侵犯到其他地方,這樣的情況算是輕微。如果已經潰爛,流出黃色濃稠的膿液,腫脹消退,疼痛逐漸停止,四周感到搔癢,而且開始長出新肉,這樣的情況是好的。如果潰爛後膿水自然停止,腫痛也自然消退,新肉容易長出,膿瘡口容易癒合,這樣的情況是好的。
剛開始發病時,整個乳房都腫脹,感覺像木頭一樣麻木疼痛,而且不紅,身體感到寒冷發熱、心煩意亂,想嘔吐而且吃不下東西,這樣的情況是不好的。如果已經形成硬塊,但不發熱也不紅,堅硬如石頭一樣,而且口乾、睡不著,胸悶、食慾不振,這樣的情況是不好的。如果已經潰爛,卻沒有膿液流出,瘡口中心腐爛,腫脹越來越嚴重,疼痛也越來越劇烈,而且流血,這樣的情況是致命的。如果潰爛後,長出來的肉呈現紫黑色,疼痛難忍,而且氣息越來越微弱,身體越來越消瘦,這樣的情況是致命的。
4. 乳癰乳岩治法
初起發熱惡寒,頭眩體倦,六脈浮數,邪在表,宜散之。發熱無寒,噁心嘔吐,口乾作渴,胸膈不利者,宜清之。憂鬱傷肝,思慮傷脾,結腫堅硬微痛者,宜疏肝行氣。已成焮腫發熱,疼痛有時,已欲作膿者,宜托裡消毒。膿已成而脹痛者,宜急開之。又脾胃虛弱,更兼補托。
潰而不斂,膿水清稀,腫痛不消,疼痛不止,大補氣血。結核不知疼痛,久而漸大,破後惟流汙水,養血清肝。
白話文:
剛開始發病時,如果出現發燒、怕冷、頭暈、身體疲勞,脈象浮而快,表示邪氣在體表,應該用發散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發燒卻不怕冷,還噁心想吐、口乾舌燥、胸悶不舒服,應該用清熱的方法來治療。如果是因為憂鬱傷了肝,或思慮過度傷了脾,導致腫塊堅硬且稍微疼痛,應該用疏肝理氣的方法來治療。如果腫塊已經紅腫發熱,時而疼痛,而且快要化膿,應該用托裡解毒的方法來治療。如果膿已經形成且脹痛,應該趕快切開引流。另外,如果患者體質虛弱,還要用補氣血的方法來輔助。
如果潰破後傷口不癒合,膿水清稀,腫痛不消退,疼痛不止,要用大補氣血的方法來治療。如果腫塊不痛不癢,但時間久了逐漸變大,破裂後只流出污水,應該用養血清肝的方法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