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功

《外科正宗》~ 卷之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3)

1. 流注主治方

白朮,黃耆,人參,茯神(各一錢),酸棗仁,地骨皮,遠志(各七分),柴胡,甘草,桔梗,黃連,木香,香附(各五分),圓眼肉(七個)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調中大成湯

調中大成湯朮附,苓歸芎藥藿黃耆

砂仁遠志丹皮草,肉桂煨姜黑棗隨

治流注潰後,膿水清稀,飲食減少,不能生肌收斂。

白朮,茯苓,歸身,白芍,陳皮,山藥,黃耆,牡丹皮(各一錢),人參(二錢),藿香,砂仁,遠志,甘草(各五分),附子,肉桂(各八分)

水二鍾,煨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黃耆六一湯

黃耆六一湯甘草,加上人參三味奇

流注膿多並作渴,更兼煩躁效堪推

治流注潰後,膿水出多,口乾作渴,煩躁不寧服之。

黃耆(半生、半蜜水炒,六錢),甘草(半生,半炙,一錢五分),人參(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散血葛根湯

散血葛根湯半夏,芎防羌葛芷升麻

甘草細辛並蘇葉,桔梗香附與紅花

治跌撲傷損,瘀血凝滯,結成流注,身發寒熱者。

乾葛,半夏,川芎,防風,羌活,升麻,桔梗(各八分),白芷,甘草,細辛,蘇葉,香附,紅花(各六分)

水二鍾,蔥三根,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先天大造丸

先天大造丸歸杞,熟地生苓兔肉黃

烏茅巴骨香牛膝,遠志青鹽故紙方

治風寒濕毒襲於經絡,初起皮色不變,漫腫無頭;或陰虛外寒侵入,初起筋骨疼痛,日久遂成腫痛,潰後膿水清稀,久而不愈,漸成漏症者服。

紫河車(酒煮,搗膏,一具),熟地黃(酒煮,搗膏,四兩),歸身,茯苓,人參,枸杞,菟絲子,肉蓯蓉(酒洗,搗膏),黃精,白朮,何首烏(去皮,用黑豆同蒸,搗膏),川牛膝,仙茅(浸去赤汁,蒸熟去皮,搗膏,各二兩),骨碎補(去毛,微炒),川巴戟(去骨),破故紙(炒),遠志(去心,炒,各一兩),木香,青鹽(各五錢),丁香(三錢),黑棗肉(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此方非獨流注成漏者。又補一切氣血虛羸,勞傷內損,乃男婦久無嗣息,並有奇功。

琥珀膏

琥珀膏中用大黃,南星白芷鬱金香

同蒜搗稠敷患處,管教流毒即安康

治一切皮色不變,漫腫無頭,氣血凝滯,結成流毒,毋論身體上下、年月新久,但未成膿者並效。

大黃(二兩),鬱金,南星,白芷(各一兩)

共為細末,用大蒜頭去殼搗爛,入上藥再搗稠,入酒一二匙調勻,遍敷腫上,紙蓋;隨即熱痛,又有不痛,俱待藥干便效。次日又有起泡,又有不起泡者,如有泡起,挑去泡中黃水,膏貼之自效。

白話文:

流注主治方

用白朮、黃耆、人參、茯神各一錢,酸棗仁、地骨皮、遠志各七分,柴胡、甘草、桔梗、黃連、木香、香附各五分,加上圓眼肉七個。

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調中大成湯

調中大成湯的藥材包括白朮、附子、茯苓、當歸、川芎、藿香、黃耆,再加入砂仁、遠志、牡丹皮、甘草,還有肉桂、煨過的生薑和黑棗。

這個方子治療流注潰爛後,膿水清澈稀薄,食慾減少,肌肉無法生長癒合的情況。

使用白朮、茯苓、當歸身、白芍、陳皮、山藥、黃耆、牡丹皮各一錢,人參二錢,藿香、砂仁、遠志、甘草各五分,附子、肉桂各八分。

用水兩碗,加煨過的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煮至剩八分,於飯前服用。

黃耆六一湯

黃耆六一湯包含黃耆和甘草,再加入人參,對於流注膿液多且口渴,兼有煩躁的症狀,效果很好。

這個方子治療流注潰爛後,膿液排出過多,口乾口渴,煩躁不安的情況。

使用黃耆(一半生用、一半用蜜水炒過,共六錢),甘草(一半生用、一半炙過,共一錢五分),人參(一錢)。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於飯後服用。

散血葛根湯

散血葛根湯的藥材有半夏、川芎、防風、羌活、葛根、白芷、升麻,還有甘草、細辛、蘇葉、桔梗、香附和紅花。

這個方子治療跌打損傷,導致瘀血凝結,形成流注,並伴隨身體發冷發熱的情況。

使用乾葛、半夏、川芎、防風、羌活、升麻、桔梗各八分,白芷、甘草、細辛、蘇葉、香附、紅花各六分。

用水兩碗,加蔥三根、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先天大造丸

先天大造丸的藥材包括當歸、枸杞、熟地黃、茯苓、菟絲子、黃精等,還有烏藥、茅根、巴戟天、骨碎補、牛膝、遠志、青鹽和故紙。

這個方子治療風寒濕毒侵襲經絡,初期皮膚顏色不變,只是局部腫脹且沒有膿頭;或是因為陰虛外寒侵入,初期筋骨疼痛,時間久了就變成腫痛,潰爛後膿水清澈稀薄,很久都無法痊癒,逐漸變成瘺管的情況。

使用紫河車(用酒煮過,搗成膏狀,一具),熟地黃(用酒煮過,搗成膏狀,四兩),當歸身、茯苓、人參、枸杞、菟絲子、肉蓯蓉(用酒洗過,搗成膏狀)、黃精、白朮、何首烏(去皮,用黑豆一起蒸過,搗成膏狀)、川牛膝、仙茅(浸泡去除紅汁,蒸熟去皮,搗成膏狀,各二兩),骨碎補(去除毛,稍微炒過)、川巴戟(去除骨頭)、破故紙(炒過)、遠志(去除心,炒過,各一兩),木香、青鹽(各五錢),丁香(三錢),黑棗肉(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這個方子不僅能治療流注引起的瘺管,還能補益一切氣血虛弱、勞傷內損,對於男女久未生育者也有奇效。

琥珀膏

琥珀膏中加入了大黃、南星、白芷、鬱金香等藥材。

用大蒜搗爛後與藥材混合敷在患處,能有效治療流注。

這個方子治療一切皮膚顏色不變,只是局部腫脹且沒有膿頭,是因為氣血凝滯形成流毒,不論身體上下、時間長短,只要還沒有化膿都有效。

使用大黃(二兩),鬱金、南星、白芷(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大蒜頭去皮搗爛,加入藥粉再搗成濃稠狀,加入一兩匙酒調勻,塗敷在腫脹處,用紙覆蓋。敷藥後可能會發熱疼痛,也可能沒有感覺,等到藥膏乾燥後就會有效。隔天可能會起水泡,也可能不起水泡,如果起水泡,就將水泡中的黃水挑出,再敷上藥膏就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