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功

《外科正宗》~ 卷之一 (2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9)

1. 潰瘍治法

膿熟不潰,瘡不焮熱,食少便溏者,脾虛也,補托溫中。膿清或多,瘡口散大,不生肌者,裡虛欲變症,峻補之。腐肉雖脫,新肉生遲,如凍色者,肉冷肌寒,大溫氣血。潰後食少,心煩不睡,發熱作渴,脾弱陰虛,補中益氣。身涼脈細,倦怠懶言,食不知味者,脾弱也,醒脾助胃。

風寒襲於瘡口,皮白綻而不收斂者,外照而內溫補。潰後面黃肌瘦,膿水清稀,瘡色淡白者,當香燥助脾。脈大無力,細澀微沉,自汗身涼者,氣血俱虛,峻補之。出血或膿多,五心煩熱,燥甚不眠者,亡陽也,急補之。瘡口已合,經犯房勞,或值急暴復崩潰者,仍助氣血。

白話文:

如果膿已經成熟卻沒有破潰,而且瘡口不紅腫發熱,食慾不佳又容易腹瀉,這是因為脾胃虛弱,應該用補氣、托毒、溫中的方法治療。如果膿液清稀或量多,瘡口散開而且不易長出新肉,這是身體內部虛弱快要產生變化的徵兆,需要大力進補。如果腐肉雖然脫落,但新肉長得很慢,顏色像凍傷一樣,這是肌肉寒冷,需要用大溫氣血的方法治療。潰瘍之後如果食慾不好,心煩難以入睡,發熱口渴,這是脾胃虛弱且陰液不足,應該用補中益氣的方法治療。如果身體冰涼、脈搏細弱、精神疲倦不想說話、吃東西沒味道,這是脾胃虛弱,應該用健脾開胃的方法治療。

如果是風寒侵襲瘡口,導致皮膚蒼白、裂開而不收斂,應該從外照射並從內部用溫補方法治療。潰瘍之後如果臉色蠟黃、肌肉消瘦、膿水清稀、瘡口顏色淡白,應該用溫燥的藥物來幫助脾胃。如果脈搏大而無力、細澀且稍微沉,並有自汗、身體冰涼的情況,這是氣血都虛弱,需要大力進補。如果出血或膿液多,且有手腳心發熱、燥熱難以入睡的情況,這是陽氣虛脫,需要緊急進補。如果瘡口已經癒合,但因為過度勞累或性生活導致又突然潰破,仍然需要用補氣血的方法治療。

2. 潰瘍主治方

十全大補湯

十全大補參耆芍,肉桂川蘆熟地黃

歸術茯苓甘草炙,棗姜加上號全方

治潰瘍發熱,或惡寒、或作痛、或膿多、或清、或自汗、盜汗及遍身流注、瘰癧、便毒諸瘡。久不作膿,或膿成不潰,潰而不斂,若氣血不足之人,結腫未成膿者,宜加陳皮、香附、半夏、連翹,服之自消。

人參,黃耆,白芍,肉桂,川芎,熟地,當歸,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八珍湯

八珍湯擅理陰陽,芎芍當歸熟地黃

還要相兼四君子,何愁虛弱不榮昌

治潰瘍諸症。調和榮衛,順理陰陽,滋養氣血,進美飲食,和表裡,退虛熱,為氣血俱虛之大藥也。

川芎,白芍,當歸,熟地黃,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甘草,黃耆人參白朮歸

柴胡升陳三味少,還兼薑棗效堪推

治瘍瘡元氣不足,四肢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飲食失節,或勞倦身熱,脈洪大而無力;或頭痛而惡寒,或聲高而喘,身熱而煩,俱宜服此。

黃耆(一錢五分),甘草(炙),人參,當歸,白朮(各一錢),升麻柴胡,陳皮(各三分),麥門冬(六分),五味子(炒,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一鍾,空心熱服。

人參養榮湯

人參養榮參朮歸,陳皮白芍桂心耆

甘草地黃並五味,茯苓遠志棗姜宜

治潰瘍發熱惡寒,或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痿黃,歙歙短氣,飲食無味,不能收斂;或氣血原不足,不能收斂。若大瘡愈後,多服之不變他症。

白芍(一錢五分),人參,陳皮,黃耆,桂心,當歸,白朮,甘草(各一錢),熟地黃,五味子,茯苓(各八分),遠志(五分)

姜三片,棗二枚,水二茶鍾,煎八分,食遠服。

人參黃耆湯

人參黃耆湯罕稀,麥冬二術草陳皮

黃柏歸身五味子,升麻神麯棗姜隨

治潰瘍虛熱,不睡,少食,或穢氣所觸作痛者效。

黃耆,人參,白朮,麥冬,歸身,蒼朮,甘草,陳皮,升麻,神麯(各五分),黃柏(酒拌炒,三分),五味子(炒,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內補黃耆湯

內補黃耆湯桂芍,歸苓熟地草門冬

川芎遠志人參等,棗姜加上起疲癃

治癰疽、發背、諸瘡已破後虛弱無力,體倦懶言,精神短少,飲食無味,自汗口乾,脈澀不睡並效。

黃耆,人參,茯苓,川芎,歸身,白芍,熟地,肉桂,麥門冬,遠志(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一鍾,食遠服。

托裡清中湯

托裡清中湯茯苓,冬參五味術梗陳

棗姜半夏同甘草,瘡瘍咳嗽最能清

治癰疽脾胃虛弱,咳嗽痰氣不清,飲食少思者。

白話文:

潰瘍主治方

十全大補湯:

此方用於治療潰瘍伴發熱、惡寒、疼痛、膿液多或少、自汗、盜汗、全身淋巴結腫大(瘰癧)、癰疽等症。若潰瘍久不化膿,或膿成不潰,或潰後難以癒合,以及氣血不足、腫塊尚未化膿者,可酌情添加陳皮、香附、半夏、連翹,以促進消散。

八珍湯:

此方善於調理陰陽,滋養氣血,適用於各種潰瘍症狀。能調和營衛,順利陰陽,增進食慾,和解表裡,退除虛熱,是氣血俱虛者的良方。

補中益氣湯:

此方用於治療潰瘍導致元氣不足,出現四肢乏力、口乾發熱、食慾不振等症狀。也適用於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而導致的發熱、脈洪大無力、頭痛惡寒、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發熱煩躁等情況。

人參養榮湯:

此方用於治療潰瘍伴發熱惡寒、四肢乏力、消瘦、面色萎黃、呼吸急促、食慾不振、難以癒合等症狀。也適用於氣血不足而導致潰瘍難以癒合的情況。大瘡癒合後,也可服用此方以鞏固療效,防止其他病症發生。

人參黃耆湯:

此方適用於治療潰瘍引起的虛熱、失眠、食慾減退,或因穢氣(污濁之氣)侵襲而引起的疼痛。

內補黃耆湯:

此方用於治療癰疽、發背等潰瘍破潰後,出現虛弱乏力、倦怠嗜睡、精神不振、食慾不振、自汗、口乾、脈澀、失眠等症狀。

托裡清中湯:

此方適用於治療癰疽,伴隨脾胃虛弱、咳嗽、痰多、食慾不振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