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功
《外科正宗》~ 卷之四 (16)
卷之四 (16)
1. 造孽報病說第一百三十六(佚)
2. 仙方活命飲今古不同論第一百三十七
古人樸實,其七情干涉者少,而從風、寒、暑、濕外感凝滯者多。故設仙方活命飲攻散所滯之腫,服此得效者十常八、九,乃患者五臟不虛耳。今人穿鑿太過,七情煩擾之甚,而內臟無有不傷,每見此症曾服過此藥,其瘡必不起發,脾胃再無不損,若瘡不起發,脾胃傷敗,患者豈有得生。……今之治法,不論首尾標本,先必固脾胃,次行托藥,謂本立而道生,病無不活。
予見如此,幸同道者察焉。
白話文:
古時候的人比較單純樸實,受到情緒干擾的情況比較少,大多是受到風、寒、暑、濕等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導致氣血凝滯。因此,設立了仙方活命飲來攻散這些凝滯造成的腫痛。服用這個藥方,通常能有八、九成的效果,這是因為當時病人的五臟機能並未虛弱。現在的人心思複雜,過度鑽牛角尖,情緒煩躁不安,導致內臟機能無一倖免地受到損傷。常常看到有些病人,曾經服用過仙方活命飲,結果瘡瘍反而發不出來,脾胃也因此受到損傷。如果瘡瘍發不出來,脾胃又損傷敗壞,病人怎麼可能活下去呢?
現在的治療方法,不論是病症的初期還是後期,也不管是根本原因還是表面現象,都必須先鞏固脾胃機能,然後再用托毒的藥物。這就像樹立了根本,才能開展其他治療,這樣疾病才能治好,人才能存活。
我看到現在的醫療現況是這樣,希望同行的醫師也能仔細觀察注意。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