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科心得集》~ 家用膏丹丸散方 (6)
家用膏丹丸散方 (6)
1. 家用膏丹丸散方
珠黃散,治爛喉疳腫腐,湯水難入者;並治遠年爛喉結毒,腐去蒂丁,及幼孩口疳、口糜等證。
西黃(一分),大硃砂(一錢),珍珠(三分),上滴乳石(一錢),月石(一分五釐),寸香(三分),雄精(一錢),兒茶(一錢),大梅片(二分),人中白(煅,一錢五分)
先將珠研極細,後入余藥,俱研極細,磁瓶收貯,勿令泄氣。
珠寶散,治火燙灼傷,腐爛不堪者。
珍珠(三分),西黃(一分),鉛粉(五分),密陀僧(一錢),熟石膏(一錢),冰片(一分),大黃(三錢),寒水石(三錢),甘草,人中黃(三分)
共為極細末。用雞子清調敷;如濕爛無皮者,乾摻。
陽鐵箍散,此方遇陰證用之。
細辛(半斤),川烏(半斤),草烏(半斤),官桂(半斤),白芥子(四兩),川椒(三兩),降香末(一升),陳小粉(炒黑研,十斤),生半夏(四兩),生南星(四兩)
用蔥頭汁調敷四圍,使不走散。
陰鐵箍散,此方遇陽證用之。
降香末(半升),大黃(三斤),乳香(四兩),赤小豆(三升),沒藥(四兩),黃芩(八兩),方八(一斤),生南星(四兩),山慈菇(四兩),陳小粉(炒黑研,十斤),用窨醋調敷四圍。
日用應酬圍藥
生南星(半斤),生半夏(四兩),當歸(四兩),大黃(四兩),陳小粉(炒黑,十斤)
火盛者,用芙蓉葉汁;寒盛者,用蔥頭汁調敷。
四黃散,治一切白泡痛瘡、濕瘡、坐板、燙火等瘡。
大黃(一兩),黃柏(一兩),黃芩(一兩),川連(五錢),尖檳榔(一兩),老松香(一兩),熟石膏(三兩),厚朴(一兩),寒水石(二兩)
共為細末。香油調搽。
紫靈散,治一切疥癩瘋癬,搔癢難忍諸瘡證。
牛煙膏(一斤),松香(二兩),淨東丹(五兩),黃芩(四兩),黃柏(四兩),樟冰(二兩),尖檳(三兩),西丁(二兩),明礬(八兩),銅坭(三兩),生大黃(四兩)
共為末。用麻油調搽。
五香丸,治疥、癩頑癬、肥瘡、坐板瘡、血熱等瘡。
杏仁(去皮,三兩),升藥底(一兩),花椒(炒,五錢),樟冰(五錢),大黃(一兩),蛇床子(一兩),黃柏(一兩),西丁(一兩),大楓子肉(三兩)
共研細末,將楓子肉、杏仁研和,再加油胡桃、雄豬板油,搗和為丸,如芡實大。遇疥瘡頑癬,用夏布包藥搽之。
萬消化堅丸,治癰疽腫毒,立見奇功。孕婦忌服。
方八(刮去皮,麻油熬至浮起,取出洗去油,曬乾,研,二兩),芫花(炒至炭,五錢),甲片(黃沙拌炒鬆,二兩),川烏(薑汁製炒,五錢),草烏(薑汁製炒,五錢),乳香(去油,三錢),沒藥(去油,三錢),當歸(二兩),延胡(二兩),全蟲(酒洗,炒,二兩)
白話文:
珠黃散,可以用來治療喉嚨潰爛、生膿包、腐肉,導致吞嚥困難的情況;也可以治療久年爛喉結毒,腐肉脫落後留下的小點,以及小孩的口瘡、口腔黏膜糜爛等症狀。
藥材成分:西黃(少量),大硃砂(一錢),珍珠(少量),上等乳石(一錢),月石(少量),寸香(少量),雄精(一錢),兒茶(一錢),大梅片(少量),人中白(燒過,一錢五分)
製作方法:先將珍珠磨成極細粉末,再加入其他藥材,都磨成極細粉末,放入磁瓶中保存,不要讓藥粉跑氣。
珠寶散,可以用來治療被火燙傷、燒傷,皮膚腐爛嚴重的情況。
藥材成分:珍珠(少量),西黃(少量),鉛粉(少量),密陀僧(一錢),熟石膏(一錢),冰片(少量),大黃(三錢),寒水石(三錢),甘草,人中黃(少量)
製作方法:將所有藥材磨成極細粉末。用法: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在患處;如果皮膚濕爛沒有表皮,則直接撒上藥粉。
陽鐵箍散,這個藥方用於治療陰性病症。
藥材成分:細辛(半斤),川烏(半斤),草烏(半斤),官桂(半斤),白芥子(四兩),川椒(三兩),降香末(一升),陳年小粉(炒黑磨粉,十斤),生半夏(四兩),生南星(四兩)
使用方法:用蔥頭汁調和後塗抹在患處四周,使其不擴散。
陰鐵箍散,這個藥方用於治療陽性病症。
藥材成分:降香末(半升),大黃(三斤),乳香(四兩),赤小豆(三升),沒藥(四兩),黃芩(八兩),方八(一斤),生南星(四兩),山慈菇(四兩),陳年小粉(炒黑磨粉,十斤)
使用方法:用醋調和後塗抹在患處四周。
日用應酬圍藥
藥材成分:生南星(半斤),生半夏(四兩),當歸(四兩),大黃(四兩),陳年小粉(炒黑,十斤)
使用方法:如果火熱症狀明顯,用芙蓉葉汁調和;如果寒冷症狀明顯,用蔥頭汁調和後塗抹。
四黃散,可以治療各種白色膿皰瘡、濕疹、坐板瘡、燙傷等瘡。
藥材成分:大黃(一兩),黃柏(一兩),黃芩(一兩),川連(五錢),尖檳榔(一兩),老松香(一兩),熟石膏(三兩),厚朴(一兩),寒水石(二兩)
製作方法: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末。使用方法:用香油調和後塗抹。
紫靈散,可以治療各種疥瘡、癩病、瘋癬、瘙癢難忍的各種瘡症。
藥材成分:牛煙膏(一斤),松香(二兩),淨東丹(五兩),黃芩(四兩),黃柏(四兩),樟冰(二兩),尖檳榔(三兩),西丁(二兩),明礬(八兩),銅泥(三兩),生大黃(四兩)
製作方法: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使用方法:用麻油調和後塗抹。
五香丸,可以治療疥瘡、癩病、頑癬、肥瘡、坐板瘡、血熱等瘡。
藥材成分:杏仁(去皮,三兩),升藥底(一兩),花椒(炒,五錢),樟冰(五錢),大黃(一兩),蛇床子(一兩),黃柏(一兩),西丁(一兩),大楓子肉(三兩)
製作方法: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末,將楓子肉、杏仁磨和,再加入胡桃油、雄豬板油,搗和成丸,如芡實般大小。使用方法:治療疥瘡頑癬時,用夏布包裹藥丸擦拭患處。
萬消化堅丸,可以治療癰疽腫毒,效果顯著。孕婦忌服。
藥材成分:方八(刮去皮,用麻油熬煮至浮起,取出洗淨油,曬乾,磨粉,二兩),芫花(炒至炭化,五錢),甲片(用黃沙拌炒鬆脆,二兩),川烏(用薑汁炮製炒過,五錢),草烏(用薑汁炮製炒過,五錢),乳香(去油,三錢),沒藥(去油,三錢),當歸(二兩),延胡索(二兩),全蟲(用酒洗過,炒過,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