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三十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三 (2)

1. 痘疹門主方

神燈照,解痘靨轉凶為吉歌。(痘不起兮怎奈何?我有神燈通竅多,照動乾坎方為主,次照大處太陽窩,一日三次周流照,其痘中間定發窠,此法上仙留下世,醫家少會照沉疴。)

紫草(上),白芷(上),沉香(中),北細辛(中),三奈(中),乳香(中),檀香(中),肉桂(下)

共乳細末。將藥擲入紙條內,用麻油、黃蠟各五錢熬化,將藥捻拖之,燃照痘兒面部周身,一日數照,以解其靨。

異功散,治痘風寒,滋氣血,和陰陽,救表裡。

人參,廣木香,陳皮,肉豆蔻,官桂,白茯苓,當歸,熟附子,厚朴,母丁香,半夏,白朮

薑棗引煎服。(若還用之不當,只消一服即亡。)

小異功散,治痘喘嗽。

人參,麥門冬,杏仁,北五味,陳皮,白朮,水煎服。

溫中湯,治痘三朝,身涼不渴,口氣冷,痘淡白,二便清利。

陳皮,厚朴,人參,白茯苓,黃耆官桂,半夏,當歸,川芎,熟地

姜引煎服。泄瀉加白朮、澤瀉;再不止加訶子肉、肉豆蔻,能保脾胃,助氣血,數劑必灌稠漿。

托裡湯,人參,黃耆,當歸,防風,青皮,生地

水煎服。痘不起速服,莫待痘苗枯。

內托均氣散(《十二仙方》)。治痘初熱。

蘇葉(八分),乾葛(七分),廣木香(六分),黃耆,川芎,甘草(各五分),桔梗(四分),白芍,紫草(各三分)

筍七片引煎服。

蘇發散,治小兒感冒,傷寒傷風,咳嗽流涕。

蘇葉,陳皮(各一錢),蒼朮,甘草(各七分),厚朴,枳殼(各三分),蔥引煎服。

灌膿起頂湯,治痘不起發。

人參(七分),黃耆(二錢),白芷,甘枸杞(各一錢),淫羊藿,川芎,甘草(各五分),黃豆(七粒)

薑棗引,煎服。

結靨散,治痘不收作癢。

白芷(一錢),何首烏(七分),川芎,甘草(各五分),木通,蟬蛻(各三分),白朮,荷葉(各二分),水煎服。

堅腸湯,治痘泄瀉

黃耆,白朮,肉豆蔻(各一錢),山楂肉(七分),川芎(五分),升麻(三分),棗引煎服。

鎮胃散,治痘嘔吐不止。

藿香,砂仁,白朮

薑、棗、糯米七粒引,煎服。

利咽散,治痘咽喉疼痛,難進飲食。

山豆根(一錢),桔梗(七分),甘草(一分),元參(一分五釐),綠豆(十粒),水煎服

通腸湯,治痘大小便秘結如神。

黑芝麻(三錢),大黃,滑石,枳殼(各一錢),當歸(五分),綠豆(七粒)

水煎服。加牛膝一錢引經易下。

滑利散,治痘小便不通。

木通(三分),茯苓(七分),澤瀉(五錢),燈心(二十根),水煎服。

定疼散,治痘肚疼或冷氣。

神麯,山楂,當歸,熟附子,良薑,甘草,棗引煎服。

白話文:

痘疹主方

神燈照,解痘靨轉凶為吉歌:(如果痘子發不出來怎麼辦?我有神奇的燈,能疏通身體的氣血通道,多照一照。主要照乾卦和坎卦的方位,其次照太陽穴周圍的大範圍。一天照三次,讓身體氣血循環,痘子中間一定會發出來。這個方法是仙人留下來的,醫生很少會用這個方法來治療深沉的疾病。)

藥粉: 紫草(上等),白芷(上等),沉香(中等),北細辛(中等),三奈(中等),乳香(中等),檀香(中等),肉桂(下等)。

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把藥粉放入紙條中,用麻油和黃蠟各五錢熬化,把藥捻在油蠟中浸潤,點燃後照痘子所在的臉部和全身,一天照幾次,就能夠解除痘子形成的瘢痕。

異功散: 治療痘疹因風寒引起的病症,能夠滋養氣血,調和陰陽,從內到外救治。

藥材:人參,廣木香,陳皮,肉豆蔻,官桂,白茯苓,當歸,熟附子,厚朴,母丁香,半夏,白朮。

用薑和棗子引導煎服。(如果用藥不當,吃一服就會有生命危險。)

小異功散: 治療痘疹引起的喘咳。

藥材:人參,麥門冬,杏仁,北五味,陳皮,白朮,水煎服。

溫中湯: 治療痘疹病發三天,出現身體發涼不口渴,口氣冷,痘子顏色淡白,大小便清澈順暢等症狀。

藥材:陳皮,厚朴,人參,白茯苓,黃耆,官桂,半夏,當歸,川芎,熟地。

用薑引導煎服。如果出現腹瀉,加入白朮、澤瀉;如果腹瀉不止,再加入訶子肉、肉豆蔻,能夠保護脾胃,幫助氣血恢復,服用幾劑後,病情一定會好轉。

托裡湯: 藥材:人參,黃耆,當歸,防風,青皮,生地。

水煎服。如果痘子發不出來,趕快服用此藥,不要等到痘苗枯萎了。

內托均氣散:(出自《十二仙方》)治療痘疹初期發熱。

藥材:蘇葉(八分),乾葛(七分),廣木香(六分),黃耆,川芎,甘草(各五分),桔梗(四分),白芍,紫草(各三分)。

用竹筍七片引導煎服。

蘇發散: 治療小兒感冒,傷寒傷風,咳嗽流鼻涕。

藥材:蘇葉,陳皮(各一錢),蒼朮,甘草(各七分),厚朴,枳殼(各三分)。

用蔥引導煎服。

灌膿起頂湯: 治療痘子發不出來。

藥材:人參(七分),黃耆(二錢),白芷,甘枸杞(各一錢),淫羊藿,川芎,甘草(各五分),黃豆(七粒)。

用薑和棗子引導煎服。

結靨散: 治療痘子不收口且發癢。

藥材:白芷(一錢),何首烏(七分),川芎,甘草(各五分),木通,蟬蛻(各三分),白朮,荷葉(各二分)。

水煎服。

堅腸湯: 治療痘疹引起的腹瀉。

藥材:黃耆,白朮,肉豆蔻(各一錢),山楂肉(七分),川芎(五分),升麻(三分)。

用棗引導煎服。

鎮胃散: 治療痘疹引起的嘔吐不止。

藥材:藿香,砂仁,白朮。

用薑、棗、糯米七粒引導煎服。

利咽散: 治療痘疹引起的咽喉疼痛,難以進食。

藥材:山豆根(一錢),桔梗(七分),甘草(一分),元參(一分五釐),綠豆(十粒)。

水煎服。

通腸湯: 治療痘疹引起的大小便秘結,效果神奇。

藥材:黑芝麻(三錢),大黃,滑石,枳殼(各一錢),當歸(五分),綠豆(七粒)。

水煎服。加入牛膝一錢引導藥性下行,更容易見效。

滑利散: 治療痘疹引起的小便不通。

藥材:木通(三分),茯苓(七分),澤瀉(五錢),燈心(二十根)。

水煎服。

定疼散: 治療痘疹引起的肚子疼痛或腹部發冷。

藥材:神麯,山楂,當歸,熟附子,良薑,甘草。

用棗引導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