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醫大全》~ 卷三十一 (18)
卷三十一 (18)
1. 痘前十八犯(《錦囊》)
第十犯赤澤栽蓮。(凡兒身發惡熱,自汗不止,眼睛昏花,呵欠啼叫,其證才愈而痘隨形者,治宜斂汗而用黃耆熬人乳,頻頻飲之。更助以調榮益衛之劑。訣曰:汗流惡熱已亡元,痘犯心肝十不全,急補心肝並斂汗,痘如鼎灌自然痊。)
第十一犯岩頭走馬。(凡兒跌撲損傷,不數日而痘即見者,治宜補血活血,兼以扶脾可也。訣曰:跌撲驚傷未愈時,箇中透出好花枝,安經活血調脾脈,自得群花朵朵奇。)
第十二犯逐鹿亡羊。(凡兒往來潮熱,腹生痞塊,日積月累,身體羸弱,面黃力弱而痘隨出者,不宜治痞。訣曰:病痞花開宜補元,扶脾益胃莫遲延,尤須治痘培根本,何怕花兒命不全。)
第十三犯推車陷雪。(凡兒稟父母胎毒,身患楊梅廣瘡,不時寒熱,其證未愈而痘隨形者,將何所治?訣曰:惡瘡未愈出天花,當用升麻藥不差,莫假連翹諸敗毒,誤將熏點浪塗搓。)
第十四犯霜逐梧桐。(凡兒身如火烙,不時嘔吐,不能飲食,投諸理氣而痘隨見者,將何所治?訣曰:嘔吐驚惶胃不和,忽看花痘又相磨,應須安胃兼升表,自得成功患可無。)
第十五犯倦龍行雨。(凡兒飲食不節,致傷脾胃,四肢不收,發熱惡寒而痘隨見者,將何所治?訣曰:兒傷飲食正逢災,痘又陽明胃裡來,宜略內消兼補胃,更加升表自花開。)
第十六犯秋蟬泣露。(凡兒未痘之前,因感濕熱之氣,乃患赤白痢疾,其證未愈,而痘隨見者,將何所治?訣曰:痢痘治宜清濕熱,更加培土和氣血,還須表痘復滋花,根本調維災自滅。)
第十七犯凍鱗出谷。(凡兒因誤持刀刃致傷手足,是以寒熱往來而痘隨形者,將何所治?訣曰:金瘡未愈痘來呈,活血還兼開滯凝,更要升花期表暴,扶持鼎峻自安寧。)
第十八犯浪里魚舟。(凡兒每發驚厥,或患風癇未久而見痘者,將何以治?訣曰:風癇復苦痘來催,只把花欄著意培,灌得漿來花朵朵,不愁風雨更顛危。)
(各書所載名目不同,總痘前十八犯,專意培花為主,若痘後犯十八條,則又以專補元氣為要耳。)
白話文:
痘前十八犯(《錦囊》)
第十種情況是「赤澤栽蓮」。如果小孩身體發高燒、不停流汗、眼睛昏花、打哈欠、哭鬧,這些症狀剛好轉,痘疹就接著出現,治療上應該要收斂汗液,用黃耆熬煮人乳,頻繁餵食。同時搭配調理氣血、增強抵抗力的藥方。重點是:發燒流汗已經耗損元氣,痘疹又侵犯心肝,十個有九個會很嚴重,要趕緊補益心肝並收斂汗液,讓痘疹像澆水灌溉一樣,自然可以痊癒。
第十一種情況是「岩頭走馬」。如果小孩跌倒摔傷,沒過幾天痘疹就出現,治療上應該要補血活血,同時輔助健脾。重點是:跌打損傷還沒好,痘疹就冒出來,要安穩經脈、活絡血脈、調理脾胃,這樣痘疹自然就會長得好。
第十二種情況是「逐鹿亡羊」。如果小孩反覆發潮熱、肚子裡有硬塊,日子久了身體虛弱、面色蠟黃、體力不足,痘疹才跟著出來,這時不應該先治療肚子裡的硬塊。重點是:有痞塊時痘疹冒出來,應該要補元氣,扶助脾胃,不要拖延,更要治療痘疹、鞏固根本,這樣就不怕痘疹長不好。
第十三種情況是「推車陷雪」。如果小孩天生帶有父母的胎毒,身上長有梅毒瘡,時常發冷發熱,這些病還沒好,痘疹就跟著出現,應該要怎麼治療呢?重點是:惡瘡還沒好就出痘疹,應該要用升麻,效果才會好,不要用連翹之類的解毒藥,更不要亂用塗抹或熏蒸的方式。
第十四種情況是「霜逐梧桐」。如果小孩身體像火燒一樣發燙,時常嘔吐、吃不下東西,用理氣的藥反而讓痘疹出現,應該要怎麼治療呢?重點是:嘔吐、驚慌、胃不舒服,痘疹又來攪和,應該要安穩胃氣,同時用藥讓痘疹透發出來,自然就可以成功治好。
第十五種情況是「倦龍行雨」。如果小孩飲食不節制,傷到脾胃,四肢無力、發燒怕冷,痘疹就跟著出現,應該要怎麼治療呢?重點是:小孩因為飲食受傷,剛好遇到痘疹,這是因為陽明胃經的問題,應該稍微消食,同時補養脾胃,再用藥讓痘疹透發出來,自然就會長好。
第十六種情況是「秋蟬泣露」。如果小孩還沒出痘疹前,因為感受濕熱之氣,得了赤白痢疾,病還沒好,痘疹就跟著出現,應該要怎麼治療呢?重點是:痢疾和痘疹都要清濕熱,還要補養脾土和調和氣血,更要讓痘疹透發出來,這樣根基穩固,疾病自然就會消失。
第十七種情況是「凍鱗出谷」。如果小孩因為不小心被刀刃割傷手腳,導致忽冷忽熱,痘疹就跟著出現,應該要怎麼治療呢?重點是:金瘡還沒好,痘疹就冒出來,要活血化瘀,還要讓痘疹透發出來,讓痘疹順利長出來,這樣自然就會平安無事。
第十八種情況是「浪里魚舟」。如果小孩常常發作驚厥,或是癲癇剛好沒多久,就出現痘疹,應該要怎麼治療呢?重點是:癲癇還沒好,痘疹又來催促,只要好好照顧痘疹,讓它順利長出來,就不怕風雨侵襲。
(各個醫書記載的名稱不同,以上總共是痘疹前的十八種情況,重點都是要專心讓痘疹順利長出來。如果是痘疹後出現的十八種情況,那就要專心補養元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