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二十八 (20)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八 (20)

1. 大麻瘋門主方

研末,水洗疊丸,清晨白湯送下三錢。

又方(此方醫人不可受謝。《家秘》)

大蜈蚣(五十四條,好酒一斤半,瓶內煮透,取起曬乾),穿山甲(六十片,用蜈蚣酒煮),薏苡仁,檳榔,宣木瓜(各一兩),陳壁土(炒成珠,四兩)

研細,加明雄黃五錢和勻,每服二錢,清晨空心白酒調服,儘量飲醉,絮被取汗。終身忌鯉魚。

江南洲傳秘授仙方

蒼朮(米泔浸炒),麻黃(去節,各一兩),當歸(酒洗),川烏,防風,草烏,荊芥,金銀花,白芷(各五錢),天麻(麵包煨),桂枝,赤芍藥,釵石斛,海風藤,全蠍(去尾酒洗),薄荷陳皮,甘草(各三錢),花蛇(四兩,酒洗切片炒)

上為細末,瓷罐密收,每日午時稱藥末五分,無灰酒調服,十日外加至六分,廿日外加至一錢,不可間斷,一料即愈。止後服藥完,多服補藥,以培元氣。

蘄蛇酒

黃柏,苦參,甘菊花,丹參,牡丹皮,金銀花,當歸,赤芍藥,百部,赤茯苓,枸杞子,蔓荊子,川萆薢(各一兩),桑枝(一兩五錢),生地(二兩),秦艽,獨活,威靈仙(各五錢),蘄蛇(一具去頭、尾。如烏梢蛇亦可用)

共煮火酒生酒十五斤,退火,七日飲。

初服發汗清散之劑(《活人錄》)

荊芥(三錢),防風(二錢),秦艽,羌活(各一錢五分),川芎,薄荷,淡豆豉(各一錢)

蔥白頭二枚,水煎空心,午前服。(上皆輕揚升散之品,能去肌表之風熱,而無辛熱燥血之虞,服後,以後藥煎湯洗浴,兼服前劑,使表裡解散汗透為度,七日後繼以後方探吐。)

洗浴方

紫背浮萍(陰乾),苦參(各四兩),防風,百部(各六兩),荊芥(八兩)

濃煎熱湯,無風密室中熏洗。

中服探吐清利胃腑痰液之劑

防風(三錢),淡豆豉(二錢),廣陳皮,牛蒡子(各一錢五分),桔梗(一錢),皂角刺(五分)

水煎,午前午後服。(上藥專利陽明胃腑風熱之痰,而兼能解毒。如不吐以鵝毛探放喉間,必使其吐盡積痰,或膈中酸苦稠涎,亦可吐後用稀爛陳米粥早暮調之。忌用一切腥膻辛辣,膩膈發病之物。七日後精神復旺,再用後方。)

末用下劑盪滌大腸蘊積之毒。

金銀花(三錢),當歸尾(二錢),枳實,桃仁(各一錢五分),檳榔,紅花(各一錢),木通,甘草(各五分)

水煎十分,乘熱泡酒浸大黃末五錢,以利為度。不暢以陳皮湯催之,不止以陳米飲補之。(上乃辛潤苦寒之味,專除大腸積熱之毒,兼能殺蟲,並去痰穢。)

調補煎方

制首烏(三錢),生地(二錢),知母(一錢五分)車前,白菊花(各一錢),牡丹皮,薄荷(各五分)

水煎,午前午後服。(蓋肺與大腸相表裡,吐利之後,臟腑血液枯燥,必然氣逆血熱,前方清火滋燥,涼血順氣,亦治風活血之餘義也。)

白話文:

大麻瘋主要治療方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搓成丸狀,每天早晨用溫開水送服三錢。

又一方 (此方醫師不可接受謝禮)

大蜈蚣(五十四條,用一斤半好酒在瓶中煮透,取出曬乾),穿山甲(六十片,用蜈蚣酒煮過),薏苡仁、檳榔、宣木瓜(各一兩),陳年牆土(炒至呈珠狀,四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加入明雄黃五錢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錢,清晨空腹用白酒調服,儘量喝醉,蓋上厚被子發汗。終身忌吃鯉魚。

(據說)江南某地流傳的祕傳仙方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麻黃(去除節,各一兩),當歸(用酒洗過),川烏、防風、草烏、荊芥、金銀花、白芷(各五錢),天麻(用麵粉包裹後煨過),桂枝、赤芍藥、釵石斛、海風藤、全蠍(去除尾部,用酒洗過)、薄荷、陳皮、甘草(各三錢),花蛇(四兩,用酒洗過切片炒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裝入密封的瓷罐中。每天午時稱取藥末五分,用無灰酒調服,十天後增加至六分,二十天後增加至一錢,不可間斷,一劑藥即可痊癒。停止服用此藥後,多服用補藥,以恢復元氣。

蘄蛇酒

黃柏、苦參、甘菊花、丹參、牡丹皮、金銀花、當歸、赤芍藥、百部、赤茯苓、枸杞子、蔓荊子、川萆薢(各一兩),桑枝(一兩五錢),生地(二兩),秦艽、獨活、威靈仙(各五錢),蘄蛇(一條,去除頭尾。若沒有可用烏梢蛇代替)

將以上藥材一同用十五斤火酒(白酒)和生酒(未加熱的酒)煮,冷卻後,七天後即可飲用。

初期服用發汗清散的藥劑

荊芥(三錢),防風(二錢),秦艽、羌活(各一錢五分),川芎、薄荷、淡豆豉(各一錢)

蔥白頭兩枚,用水煎煮後空腹,上午服用。(以上都是輕清宣散的藥物,可以去除體表的風熱,且沒有辛熱燥血的副作用。服藥後,用下面的藥方煎湯洗浴,同時服用之前的藥劑,使表裡之邪都消散,以發汗為度。七天後,繼續服用後面的方子進行催吐。)

洗浴方

紫背浮萍(陰乾)、苦參(各四兩),防風、百部(各六兩),荊芥(八兩)

將以上藥材濃煎成熱湯,在無風的密閉房間中熏洗。

中期服用催吐、清理胃部痰液的藥劑

防風(三錢),淡豆豉(二錢),廣陳皮、牛蒡子(各一錢五分),桔梗(一錢),皂角刺(五分)

用水煎煮,上午和下午服用。(以上藥物專門針對陽明胃腑的風熱痰液,並且兼具解毒的功效。如果無法自行吐出,可以用鵝毛探入喉嚨,使其吐盡積痰,或吐出膈中酸苦濃稠的涎液。吐後用稀爛的陳米粥早晚調養。忌吃一切腥膻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病情加重。七天後,精神恢復旺盛,再使用後面的方子。)

後期使用瀉下劑清除大腸中積聚的毒素

金銀花(三錢),當歸尾(二錢),枳實、桃仁(各一錢五分),檳榔、紅花(各一錢),木通、甘草(各五分)

用水煎煮至剩十分,趁熱泡入大黃末五錢,以順利排便為度。若不暢通,可用陳皮湯催促,如果還是不止瀉,就用陳米水補充。(以上藥物是辛潤苦寒的藥味,專門清除大腸積熱的毒素,同時也能殺蟲,並去除痰穢。)

調養補益的藥方

制首烏(三錢),生地(二錢),知母(一錢五分),車前子、白菊花(各一錢),牡丹皮、薄荷(各五分)

用水煎煮,上午和下午服用。(因為肺與大腸互為表裡,經過催吐瀉下後,臟腑血液可能會枯燥,導致氣逆血熱。前面的藥方是清火滋潤、涼血順氣,也是治療風邪活血的剩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