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醫大全》~ 卷二十四 (10)
卷二十四 (10)
1. 下疳門主方
肥皂子,杏仁(炒),蟬蛻,殭蠶,皂角子(各七枚),土茯苓(八兩),豬牙皂(一條),荊芥防風,牛膝(各一錢),金銀花(三錢),豬板油(二兩),
水八碗,煎三碗,早午晚分三次服,如結毒服二十一日痊愈。袖口疳加黃柏一錢,肥皂子加倍。楊梅瘡加綠豆、側柏葉、糯米各三錢,薏苡仁,皂角刺各二錢。內疳加海金砂、白醜、五加皮各一錢五分。
鳳衣散
抱雞卵(淨殼煅),黃丹(各一錢),冰片(二分),輕粉(四分)
研極細乾摻,或鴨蛋清調搽。
旱螺散
冰片,麝香(各三分),白田螺殼(煅,三錢),輕粉(一錢)
研極細,以香油調搽之。
白玉膏,貼疳瘡一切瘡。
白芷,蘆甘石(煅),甘松,當歸尾,乳香(去油),五靈脂,三奈,北細辛,樟冰(各五錢),沒藥(去油),象皮,白蠟(各三錢),松香,冰片,麝香(各一錢),鉛粉(十三兩)
先將麻油二斤熬至煙起離火;入白蠟、松香又熬,不住手攪,看有大泡,便將鉛粉陸續下,但滾即取起,稍停又入火,如此數次,見有菊花紋小泡,便入前諸藥末,仍取起;滴水成珠入冰麝攪勻,待凝定時傾水二三盞,入罐收貯,聽攤貼。
鳳凰散,治男女下疳腫爛,疼痛難堪,並一切皮破腫爛諸瘡,即時消腫定痛,拔毒生肌。
抱雞蛋殼(連衣殼焙)
乳細末,每一錢加冰片二分密貯,用時或乾摻,或豬膽汁、或麻油調搽。
黑香散,治男女下疳,癢不可當者,並一切極癢諸瘡。
橄欖核(燒灰存性)
研極細末,每一錢加冰片二分密貯。或乾摻,或麻油豬膽汁俱可調搽。
蠟燭卸(下疳。)
抱過雞蛋殼(焙存性),黃連,輕粉
各等分,乳細。香油調搽,立時止痛結靨。
下疳。
陳氈灰,橄欖核(煅灰),兒茶,輕粉(各三錢),冰片(一錢)
研極細末,搽上。用雞蛋軟皮,黃連湯煮過,貼之。
白話文:
[下疳門主方]
用肥皂子、炒過的杏仁、蟬蛻、殭蠶、皂角子各七枚,土茯苓八兩,豬牙皂一條,荊芥、防風、牛膝各一錢,金銀花三錢,豬板油二兩。
加水八碗,煎煮成三碗,早、中、晚分三次服用。如果症狀嚴重,需要服用二十一天才能痊癒。如果症狀出現在袖口處,需加黃柏一錢,肥皂子加倍。如果是楊梅瘡,需加綠豆、側柏葉、糯米各三錢,薏苡仁、皂角刺各二錢。如果是內疳,需加海金砂、白醜、五加皮各一錢五分。
[鳳衣散]
將乾淨的雞蛋殼(燒過),黃丹各一錢,冰片二分,輕粉四分,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直接乾撒在患處,或者用鴨蛋清調成糊狀塗抹。
[旱螺散]
冰片、麝香各三分,煅燒過的白田螺殼三錢,輕粉一錢,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香油調成糊狀塗抹在患處。
[白玉膏],可以貼在下疳及所有瘡瘍上。
白芷、煅燒過的蘆甘石、甘松、當歸尾、去除油脂的乳香、五靈脂、三奈、北細辛、樟腦冰(各五錢),去除油脂的沒藥、象皮、白蠟(各三錢),松香、冰片、麝香(各一錢),鉛粉(十三兩)。
先用麻油二斤熬至冒煙後離火,加入白蠟、松香繼續熬煮,不停攪拌,看到有大泡泡產生,就將鉛粉慢慢加入,只要開始沸騰就馬上取出,稍微冷卻後再放回火上,如此重複數次,直到看到像菊花紋的小泡泡出現,就加入之前磨好的藥粉,然後取出,滴在水裡會凝結成珠狀時,加入冰片和麝香攪拌均勻,等凝固後倒在裝有二三碗水的小罐子裡,存放起來,需要時攤開貼在患處。
[鳳凰散],治療男女下疳腫爛,疼痛難忍,以及所有皮膚破損腫爛的瘡,能立即消腫止痛,拔除毒素,促進肌肉生長。
將帶有薄膜的雞蛋殼(焙乾)磨成細末,每一錢加入冰片二分,密封保存,使用時可以直接乾撒在患處,也可以用豬膽汁或麻油調成糊狀塗抹。
[黑香散],治療男女下疳,瘙癢難耐,以及所有極度瘙癢的瘡。
將橄欖核燒成灰,並保留其藥性,磨成極細的粉末,每一錢加入冰片二分,密封保存,可以直接乾撒,也可以用麻油或豬膽汁調成糊狀塗抹。
[蠟燭卸](治療下疳)
將焙過的雞蛋殼(保留其藥性)、黃連、輕粉,各取等量,磨成細末,用香油調成糊狀塗抹,可立即止痛結痂。
[下疳]
將陳舊的氈毯灰、煅燒過的橄欖核灰、兒茶、輕粉(各三錢),冰片(一錢),磨成極細的粉末,塗抹在患處。再用黃連湯煮過的雞蛋軟皮貼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