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醫大全》~ 卷二十 (13)
卷二十 (13)
1. 回乳門主論
薛立齋曰:婦人氣血方盛,乳房作脹,或斷乳脹痛,牽引胸脅,服之自消。
麥芽三兩炒,熱水煎服,立消。(麥芽取其消散精華以絕乳之源也。麥芽耗散之力可見,故本草謂其能消腎也。)
白話文:
回乳門主論
薛立齋說:婦女氣血旺盛,乳房脹痛,或是斷奶後脹痛,疼痛牽引到胸脅,服用此方就能自行消退。
用炒麥芽三兩,熱水沖泡服用,很快就能消退。(麥芽能消除乳汁,使其乾涸,這是利用它消散精華的特性。麥芽有耗散的力量,所以本草書上說它能消腎。)
2. 回乳門主方
回乳四物湯,產婦無兒食乳,以致乳汁腫脹堅硬,疼痛難忍。
熟地,當歸,白芍藥,川芎(各二錢),大麥芽(二兩炒為粗末)
水二盅,煎八分,食遠服。用裹腳布速緊兩乳,以手揉按,其腫自然消散,甚者再用一服。
又方,浮小麥煎濃汁,服之自消。
白話文:
回乳門主方
產婦沒有小孩哺乳,導致乳汁腫脹堅硬,疼痛難忍,可用回乳四物湯治療。藥方:熟地、當歸、白芍藥、川芎(各兩錢),炒麥芽(二兩,炒成粗末)。加兩碗水煎煮至八分,飯後服用。同時用裹腳布緊緊包裹乳房,用手按摩揉按,腫脹自然會消散。症狀嚴重者,可再服用一劑。
另一方:用浮小麥煎煮濃汁服用,也能自行消腫。
3. 乳汁閉塞脹痛門主方
驗法,用有嘴茶壺內貯滾湯半壺,將腫乳塞住壺內,使壺中熱氣熏乳,再令一人口含壺嘴吸之,其竅即通,候水溫,看水面所浮皆乳,即其驗也。
又法,用貓鬍子向乳竅內通之,並不痛;找出貓鬍子,乳汁自通。
又法,用大兒頻吮自通。
又法,谷樹葉同糟鹽煨熱縛乳上,自通。
白話文:
治療乳汁阻塞脹痛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用有嘴的茶壺裝半壺滾水,將腫脹的乳房塞進壺裡,用壺中熱氣熏蒸乳房。另一人含住壺嘴吸氣,阻塞的乳汁通道就會暢通。觀察壺中水溫,水面浮起的東西都是乳汁,以此驗證方法有效。
第二種方法:用貓鬍鬚輕輕探入乳房阻塞的通道,不會疼痛,找到阻塞物後取出貓鬍鬚,乳汁就會自然流出。
第三種方法:讓大一點的孩子吸吮乳房,直到乳汁暢通。
第四種方法:將谷樹葉與粗鹽一起煨熱,敷在腫脹的乳房上,乳汁自然就會流通。
4. 斷乳門主方
畫眉膏,斷小兒乳。
梔子(三個燒存性),雄黃,輕粉,辰砂(各少許)
為末香油調勻,俟兒睡著濃沫兩眉,醒來自不思乳,未效再用。
白話文:
斷乳門主方:
用畫眉膏可以讓小孩斷奶。
將梔子(三個燒成炭)、雄黃、輕粉、辰砂(各取少量)研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勻。等孩子睡著後,在孩子的兩眉之間厚厚地塗抹藥膏。醒來後,孩子就不再想喝奶了。如果第一次沒效,可以再用一次。
5. 腕疽門主論
申鬥垣曰:腕疽乃足三陰三陽之所,發於腋下近脅,乃手厥陰心包絡經,多血少氣,天池穴初起脅肋下及兩腿、足,生赤腫癢。二十五日不潰者死。九日刺膿赤者可治。如內罨周圍赤干,瘡口內見脂膜黑者不治。此證多因捕打而生。(《啟玄》)
白話文:
申鬥垣說:腕疽的病灶位於足三陰三陽經脈所經過的部位,發病初期在腋下靠近肋骨的地方,這是手厥陰心包絡經的病變,多半是血熱氣虛所致。初期症狀是天池穴附近(腋下)脅肋及兩腿、腳部出現紅腫發癢。如果二十五天內不潰爛,就會死亡。如果九天內能用針刺排出膿血且顏色鮮紅,則有治癒的可能。但如果患處周圍皮膚發紅乾燥,而且傷口內出現黑色油脂狀薄膜,就無法治療了。這種疾病大多是因為外傷毆打所引起的。(出自《啟玄》)
6. 血胤瘡門主論
申鬥垣曰:血胤瘡,乃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生於淵腋脅肋旁,赤色或有頭,無頭如肥皂核大,在肉中如針刺痛,忽長大至胸,兼足厥陰肝經多血少氣,發於期門,名曰腋癧。女人患此走諸處,二三年變名結癧。三五年出黑水死。(《啟玄》)
白話文:
申鬥垣說:血胤瘡,是足少陽膽經氣多血少引起的疾病,長在腋窩、脅肋旁邊,顏色發紅,有的有膿頭,有的沒有膿頭,像肥皂核那麼大,在肉裡感覺像針刺一樣疼痛,有時會突然長大到胸部。如果同時足厥陰肝經血多氣少,則會發病於期門穴(胸部),稱為腋癧。女人患這種病,病灶會到處流竄,兩三年後會變成結塊。三五年之後,排出黑水而死。(出自《啟玄》)
7. 傳心疽門主論
申鬥垣曰:傳心疽,生於脅下京門、帶脈二穴之次,乃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痛癢徹心,如針刺之,痛漸潰至臍者死。(《啟玄》)
白話文:
申鬥垣說:傳心疽,發生在脅肋下京門穴、帶脈穴附近,這是因為足少陽膽經氣盛血虛所致,會痛癢難忍,感覺像針刺一樣,疼痛逐漸潰爛到肚臍則會死亡。(出自《啟玄》)
8. 脅痛門主論
朱丹溪曰:兩脅走痛,是痰實者,可用控涎丹。左脅痛為肝經受邪,宜柴胡疏肝湯。右脅痛為肝經移病於肺,宜推氣散。食積痛,凡痛有一條扛起者是也,宜消積。氣弱人脅痛,脈細緊而弦,多從勞役怒氣得者,八物湯加木香、青皮。肥白人氣虛,發寒熱而脅下痛,用參耆補氣加柴胡、木香、青皮調氣。
瘦人發寒熱,脅痛多怒者,必有瘀血,宜桃仁、紅花、柴胡、青皮、大黃、滑石。去滯氣必用青皮,乃肝膽二經之藥,若二經血不足者,先當補血,少加青皮。痰飲停伏脅痛,宜導痰湯。脅下痛而大便秘結者,木香檳榔丸。虛寒脅痛者,必用辛溫補劑,加調氣藥。解痛以琥珀膏貼之,或白芥子研敷之,或吳茱萸醋研敷之,韭菜炒熨亦可。
澄曰:人有房勞內傷,脅下有一點痛者,名干脅痛,難愈。當大補氣血以養肝,大滋腎水以補母。
又曰:左脅痛、胃脘痛二證,婦人多有之。以其憂思忿怒之氣,素蓄於中,發則上衝,被濕痰死血阻滯其氣,而不得條達,但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肝木之邪,得以乘機侵侮,而為病也。故治婦人諸痛諸疾,必以行氣開鬱為主,破血散火兼之。諺云:香附、縮砂、婦人之至寶,山藥、蓯蓉,男子之佳珍,此之謂也。
白話文:
脅痛門主論
朱丹溪說:兩側肋部疼痛,是痰濕凝聚的症狀,可以用控涎丹治療。左肋痛是肝經受邪,宜用柴胡疏肝湯。右肋痛是肝經病邪移至肺經,宜用推氣散。因飲食積滯引起的疼痛,凡是疼痛感覺像一條線扛起來一樣的,都是積滯,宜用消積藥物。體質虛弱的人肋部疼痛,脈象細弱而弦急,大多是因勞累和情緒鬱怒所致,可用八物湯加木香、青皮。肥胖體質的人氣虛,出現寒熱交替和肋下疼痛,則需用參、耆補氣,再加柴胡、木香、青皮來調和氣機。
瘦弱的人出現寒熱交替、肋痛且容易發怒,必定有瘀血,宜用桃仁、紅花、柴胡、青皮、大黃、滑石。要排除滯氣,必須使用青皮,它是肝膽兩經的藥物,如果肝膽兩經血虛,應先補血,再少加青皮。痰飲停滯導致肋痛,宜用導痰湯。肋下疼痛且大便秘結,可用木香檳榔丸。虛寒導致的肋痛,必須使用溫熱的補益藥物,再加入調氣的藥物。止痛可用琥珀膏外敷,或將白芥子研磨後外敷,或將吳茱萸研磨後用醋調敷,用韭菜炒熱後熨貼也行。
澄(另一位醫家)說:有些人房事過度導致內傷,肋下會有一點點疼痛,稱為干脅痛,難以治愈。應大力補益氣血以養肝,大力滋補腎水以補益腎臟。
又說:左肋痛和胃脘痛這兩種症狀,婦女比較常見。這是因為憂思、憤怒之氣長期積蓄在體內,發作時向上衝擊,又被濕痰、瘀血阻滯氣機,導致清陽之氣不能上升,濁陰之氣不能下降,肝木之邪乘虛而入,從而發病。所以治療婦女的各種疼痛和疾病,必須以行氣解鬱為主,同時兼顧破血散火。俗話說:「香附、縮砂是婦女的至寶,山藥、肉蓯蓉是男子的珍品」,這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