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醫大全》~ 卷十八 (16)
卷十八 (16)
1. 瘰癧門主方
敷項下痰核癧塊內消法(《明醫集》)
鮮山藥(一兩),萆麻仁(四兩)
共搗成膏,敷上即消。
冰螄散,治瘰癧日久,堅核不消,及服消藥不效者,用此點落癧核,如馬刀根大面小及失榮等證忌用。
大田螺肉(五枚,日中線穿曬乾),白砒(一錢二分,麵包煨熟),真番硇砂(二分),冰片(一分)
先將砒、螺研細。再將硇片研勻,小罐密收。凡用時先將艾炷灸核上七壯,次後灸瘡起泡,以小針挑破,將前藥一二釐,津唾調成餅,貼灸頂上,用綿紙以厚糊封貼核上,勿動,恐其泄氣,七日後四邊裂縫,再七日,其核自落。換搽玉紅膏,內服補藥,培助完口。此藥又治癭瘤,患大蒂小,及諸般高突異形怪狀者並效。
火針法,治瘰癧核,生於項間,初起堅硬,或如梅李,結聚不散,宜用此法針之,插藥易消也。
用縫衣大針兩條,將竹箸頭劈開,以針尖夾縫內,相離一分許,用線扎定,先將桐油一盞,用燈草六七根,油內排勻點著,將針燒紅,用手指將核捏起,用針當頂刺入四五分,核大者,再針數孔亦妙。
核內或痰或血,隨即流出,候盡,以膏蓋之,次日針孔必漸作膿,輕者用黃藥插之,核堅硬者,用冰螄散糊打成條,曬乾,插核內,針孔外以紙糊二重封固,次日其核發腫作痛,不妨,乃藥氣攻入於內,候至七日外,自然核外裂開大縫,再至七日,其核自落,蔥湯洗淨,孔大換用玉紅膏搽入,外以膏蓋。後服益氣養榮湯,或十全大補湯加香附。
兼戒勞動氣惱,房事發物,煎炒海腥等件。
三品一條槍,上品錠子去十八種痔;中品錠子去五漏翻花,癭瘤氣核;下品錠子治瘰癧疔瘡,發背腦疽等證;此為古之三品錠子,但藥同而分兩不同,治病故有分別。今注一條槍,本方三品以下之證,並皆用之,俱各相應,況又藥品簡易而不繁,是曰三品一條槍之說也。凡同志者,隨試而用之。
白砒(一兩五錢),明礬(二兩),乳香(一錢二分),雄黃(二錢四分)
砒礬二味,共研細末,入小罐內,加炭火煅紅,青煙已盡,旋起白煙片時,約上下紅徹,住火,取罐頓地上一宿,取出約有砒、礬淨末一兩,加雄黃、乳香,共研極細,厚糊調稠,搓成如線條,陰乾。
凡遇前證,有孔者紝入孔內,無孔者先用針放孔竅,早晚插藥二次,插至三日後,孔大者每插十餘條,插至七日,患孔藥滿足方住,以後所患四邊,自然裂開大縫,共至十四日前後,其疔核、瘰癧、痔漏諸管,自然落下,隨用湯洗,搽上玉紅膏。虛者兼服健脾之藥。
癧瘡痰核噙藥(竇太師)
昆布(酒洗),海藻(酒洗),大黃(酒拌蒸三次),白殭蠶(薑汁拌炒),真青黛(水飛),膽南星,連翹(各二兩),桔梗,柴胡,栝蔞仁,川黃連(酒炒),片黃芩(酒炒),橘紅(各一兩)
白話文:
外敷消瘰癧痰核的方法(出自《明醫集》)
新鮮山藥(一兩),蓖麻仁(四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一起搗成膏狀,敷在患處即可消腫。
冰螄散,適用於治療瘰癧病程較久,形成的堅硬腫塊無法消退,或是服用其他消腫藥物無效的情況。此藥用於點敷使瘰癧腫塊脫落。但如果瘰癧腫塊像馬刀根一樣,底部大而表面小,或是因病體虛導致的失榮症狀,則忌用此藥。
大田螺肉(五個,用棉線穿過,在太陽下曬乾),白砒(一錢二分,用麵包包住煨熟),真番硇砂(二分),冰片(一分)
先將白砒和螺肉研磨成細末,再加入硇砂研磨均勻,放入小罐中密封保存。使用時,先在瘰癧腫塊上用艾炷灸七壯,接著會起泡,用小針挑破,取少量(一二釐)藥粉,用唾液調成餅狀,貼在灸瘡的頂端,再用棉紙和厚糊封住腫塊,不要移動,以免藥氣洩漏。七天後,腫塊周圍會裂開縫隙,再過七天,腫塊會自行脫落。之後塗抹玉紅膏,並內服補藥,促進傷口癒合。此藥也可用於治療癭瘤,對於瘤蒂大而頂小的,以及其他各種高突、形狀怪異的腫瘤都有療效。
火針法,用於治療長在頸部的瘰癧腫塊,初期堅硬,或像梅子、李子一樣,結聚不散。適合用此方法針刺,然後再插入藥物,容易使其消散。
取兩根大號縫衣針,將竹筷頭劈開,把針尖夾在縫隙中,相距約一分,用線固定。先將桐油倒入碗中,放入六七根燈草,點燃。將針燒紅,用手指捏起腫塊,將針從頂部刺入四五分深。如果腫塊較大,可以多刺幾個孔。
腫塊內部的痰液或血液會隨即流出,等流盡後,用藥膏覆蓋。第二天針孔會逐漸化膿,輕微的用黃藥插入,腫塊堅硬的,用冰螄散調成糊狀,搓成條狀曬乾,插入腫塊內,針孔外用雙層紙封住固定。第二天腫塊會腫脹疼痛,這是正常現象,表示藥力正在滲入內部。等到七天後,腫塊外部會自然裂開大縫,再過七天,腫塊會自行脫落。用蔥湯清洗乾淨,如果孔洞較大,則換用玉紅膏塗抹,外部再用藥膏覆蓋。之後服用益氣養榮湯,或十全大補湯加香附。
同時,要避免勞累、生氣,忌食房事、發物、煎炸食物和海鮮等。
三品一條槍,上品藥錠可以去除十八種痔瘡;中品藥錠可以去除五種漏管翻花、癭瘤和氣核;下品藥錠可以治療瘰癧、疔瘡、發背和腦疽等症。這是古代的三種藥錠,藥物成分相同,只是分量不同,因此治療的疾病也有區別。現在的“一條槍”方,可以治療上述三種藥錠所治的疾病,且藥物簡單易得,因此稱為“三品一條槍”。希望志同道合者可以嘗試使用。
白砒(一兩五錢),明礬(二兩),乳香(一錢二分),雄黃(二錢四分)
將白砒和明礬研磨成細末,放入小罐中,用炭火煅燒至發紅,青煙散盡後,會開始冒白煙,約上下都燒紅時,停止加熱。將罐子放在地上靜置一晚,取出後約剩下一兩砒礬淨末,加入雄黃、乳香,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厚糊調成稠狀,搓成線條狀,陰乾。
凡是遇到上述的病症,如果有孔洞,則將藥條塞入孔內;如果沒有孔洞,則先用針刺出孔竅,早晚各塞藥一次,三天後,孔洞變大者,每次塞入十幾條藥條,塞到七天後,孔洞被藥塞滿即可停止。之後患處周圍會自然裂開大縫,大約在十四天左右,疔核、瘰癧、痔漏等管狀物會自然脫落,隨後用湯藥清洗,塗上玉紅膏。體虛者可以同時服用健脾的藥物。
瘰癧瘡痰核內服藥(出自竇太師)
昆布(用酒洗),海藻(用酒洗),大黃(用酒拌勻蒸三次),白殭蠶(用薑汁拌炒),真青黛(用水飛過),膽南星,連翹(各二兩),桔梗,柴胡,栝蔞仁,川黃連(用酒炒),片黃芩(用酒炒),橘紅(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