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十八 (14)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14)

1. 瘰癧門主方

鼠癧土瓜丸(吳渭採),已潰未潰並效。

土瓜根,白芨,澤蘭葉,漏蘆,胡桃肉,射干,夏枯草,沙參(各三兩),草連翹(去心,六兩)

磨細,酒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小兒減半,空心鹽酒下。

消癧丸,此方奇效,愈者不可勝計,可刊方普送。

元參(蒸),川貝母(去心,蒸),牡蠣(火煅醋淬,各四兩)

磨細,煉蜜為丸,每服三錢,白湯下,日二服。

神效消癧丸

大熟地(二兩),澤瀉,白茯苓,山藥,山萸肉(各一兩),玄胡索,牡丹皮,牡蠣(各一兩二錢)

磨細,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白湯送下。

一方用元參,無玄胡索。

消癧丸

夏枯草,連翹,萆麻仁(各四兩)

磨細,裝入豬大湯一段內,兩頭紮緊,酒浸蒸爛,搗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下。

瘰癧未破者,大五倍子一個,挖一孔,入南蜈蚣一條,切作數段,裝入倍子內,以醋麵裹作一球,用麩子半碗同炒,以麩焦為度,剝去外面面球,取去內里蜈蚣,只用倍子研細,醋調敷。

已潰,犍豬膽汁三個,傾入銅勺內,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再加輕粉一錢,冰片三分,攪勻攤貼。

癧串初起,豆腐店浸豆水濾清,用砂銚慢火熬膏,每早白湯沖服數匙,癧上亦以此膏敷貼。

鼠癧初起。

紫花地丁(四兩),火酒(一斤)

浸七日,飲之自愈。

加味逍遙散,治肝經鬱火,致生瘰癧,並胸脅脹痛,或作寒熱,甚至肝熱生風,眩運振搖,或咬牙發痙諸證。經云:木鬱達之是也。

柴胡,薄荷葉,白朮,白茯苓,當歸,山梔仁,甘草,牡丹皮,白芍

水煎服。

瘰癧煎方,初起自消。

大貝母(一錢五分),半夏,當歸尾,穿山甲(炒),白茯苓,白附子,連翹(各一錢),桔梗,廣皮,枳殼(各八分),白殭蠶(一錢五分),甘草節(五分)

加燈心十根,同煎服,四劑,換服海龍丸。

海龍丸

海藻(酒洗炒),昆布(酒洗炒),白茯苓(炒),穿山甲(炒,各二兩),全蠍(一百個,尾全者),龍膽草(酒洗炒,一兩五錢),當歸身(炒,一兩),核桃(五十個,劈開去肉,將全蠍嵌在覈內,合緊煅存性)

研細,蕎麥麵打糊為丸,桐子大,每早晚白湯送下三錢,酒下亦可。

治癧奇方,全蠍七個,桃殼六個,每殼裝蠍一個,五個殼裝去五個蠍子,仍有一殼裝兩個全蠍,以麵包煨熟,研末作六包,用黃酒調服,每日服一次,將兩個蠍子過一服,作個記號,留為末服。服完隔兩三日,如未全愈,可照此方再製一兩料服之,自必全愈矣。服此藥,每日須肉食滋養。

又方

真牛黃(二錢),全蠍(一百枚,去淨頭、尾、腳,用新瓦焙存性)

研細,以核桃肉搗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白話文:

瘰癧主要用藥方

  • 鼠癧土瓜丸 (吳渭採用的方子),不論瘰癧是否潰破都有效。

土瓜根、白芨、澤蘭葉、漏蘆、胡桃肉、射干、夏枯草、沙參(各112.5克),連翹(去心,22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酒調和米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30丸,小孩減半,空腹時用淡鹽酒送服。

  • 消癧丸,這個方子效果非常顯著,治癒的人多到數不清,可以將藥方刊印廣為流傳。

元參(蒸過)、川貝母(去心蒸過)、牡蠣(用火煅燒後用醋淬過,各15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每次服用9克,用白開水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 神效消癧丸

大熟地(75克),澤瀉、白茯苓、山藥、山茱萸(各37.5克),玄胡索、牡丹皮、牡蠣(各4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9克,用白開水送服。

另一種做法是用元參,不用玄胡索。

  • 消癧丸

夏枯草、連翹、蓖麻仁(各15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裝入一段豬大腸內,兩頭紮緊,用酒浸泡後蒸爛,搗成泥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50丸,用酒送服。

對於尚未潰破的瘰癧,取一個大的五倍子,挖一個孔,放入南蜈蚣一條,切成幾段,裝入五倍子內,用醋調和麵粉做成一個球裹住五倍子,再用半碗麥麩一起炒,等到麥麩炒焦,剝去外面的麵粉球,取出裡面的蜈蚣,只用五倍子研成細粉,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

對於已經潰破的瘰癧,取三個公豬的膽汁,倒入銅勺內,用慢火熬煮至滴水成珠,再加入3.75克輕粉和0.9克冰片,攪拌均勻後攤在患處。

瘰癧剛開始出現時,用豆腐店浸泡黃豆的水,濾清後用砂鍋慢火熬成膏狀,每天早上用白開水沖服幾匙,並將此膏敷在患處。

鼠癧剛開始出現時:

紫花地丁(150克),白酒(500毫升)

浸泡七天,飲用後就會痊癒。

  • 加味逍遙散,治療肝經鬱火,導致產生瘰癧,以及胸脅脹痛,或出現忽冷忽熱,甚至肝熱引起風邪,出現頭暈目眩、身體顫抖、或咬牙發痙等症狀。中醫說:疏通肝氣鬱結是治療此類疾病的關鍵。

柴胡、薄荷葉、白朮、白茯苓、當歸、山梔仁、甘草、牡丹皮、白芍

用水煎服。

  • 瘰癧煎劑,剛開始發病時服用即可消除。

大貝母(5.6克)、半夏、當歸尾、穿山甲(炒過)、白茯苓、白附子、連翹(各3.75克),桔梗、廣陳皮、枳殼(各3克),白殭蠶(5.6克),甘草節(1.9克)

加入燈心草10根,一起煎服,服用四劑後,改服海龍丸。

  • 海龍丸

海藻(用酒洗過後炒過)、昆布(用酒洗過後炒過)、白茯苓(炒過)、穿山甲(炒過,各75克),全蠍(100個,尾巴完整的),龍膽草(用酒洗過後炒過,56.25克),當歸身(炒過,37.5克),核桃(50個,劈開取出核桃肉,將全蠍嵌在核桃殼內,合緊後煅燒至藥性保留)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蕎麥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天早晚用白開水送服9克,用酒送服也可以。

治療瘰癧的奇特藥方,取全蠍七個,桃殼六個,每個桃殼裝一個全蠍,五個桃殼裝五個蠍子,剩下一個桃殼裝兩個全蠍,用麵包住,煨熟後研成粉末,分成六包,用黃酒調服,每天服用一次,將裝有兩個蠍子的藥包做個記號,留作最後服用。服用完畢後隔兩三天,如果還沒有完全痊癒,可以按照此方再配製一份藥服用,必定會痊癒。服用此藥期間,每天必須吃肉類食物滋養身體。

另一個藥方:

真牛黃(7.5克),全蠍(100個,去掉頭、尾、腳,用新瓦焙乾保留藥性)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核桃肉搗成泥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20丸,空腹用白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