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十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9)

1. 口臭門主論

昔有人,年二十餘歲,口臭如登廁。醫者曰:肺金本主腥,金為火所乘,火主臭而然也。久則成腐,腐者腎也,亢極則反兼水化。其病在上宜湧之,如法果愈。(《錦囊》)

《醫論選要》曰:口臭者,乃臟腑臊腐之氣,蘊積於胸臆之間而生熱,沖發於口也。

竇漢卿曰:病人瘥後口中臭,腹中絞痛者,皆因熱毒積於脾家,急用蘇子降氣湯服之。(《全書》)

馮魯瞻曰:蓋齒屬腎,腎氣一虛則虛火壅於上焦,故乃口臭,名曰臭息。

白話文:

口臭門主論

從前有個人,二十多歲,口臭得像廁所一樣難聞。醫生說:肺屬金,本就帶有腥味,金被火所克制,火主臭味,所以才會這樣。時間久了就會腐敗,腐敗屬腎,腎氣亢盛到極點,就會反過來影響水液代謝。這個病在上焦,應該用湧吐的方法治療,按照方法去做果然治好了。(出自《錦囊》)

《醫論選要》說:口臭是臟腑污濁腐敗之氣,積聚在胸臆之間產生熱氣,衝擊到口中而引起的。

竇漢卿說:病人病癒後口中臭,腹中絞痛,都是因為熱毒積聚在脾臟,需要緊急服用蘇子降氣湯。(出自《全書》)

馮魯瞻說:因為牙齒屬腎,腎氣虛弱就會虛火上炎到上焦,所以才會口臭,叫做臭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