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濂

《傷科大成》~ 接骨入骱(骨之小筍也)用手巧法 (4)

回本書目錄

接骨入骱(骨之小筍也)用手巧法 (4)

1. 接骨入骱(骨之小筍也)用手巧法

當歸,乳香,沒藥,川斷,陳皮,五加皮,生地,牛膝,骨碎補,紅花,木瓜,如發熱,加柴胡、桔梗各一錢。發腫,加黃芩,水酒各半煎,空心服。

小腿有二骨,一大一小,斷一根者易治,斷兩根者難治。直挺者易治,分兩段者難治。將傷骨捏對平正,敷金瘡藥,貼損傷膏,不可水洗。用木板六片,長三寸五分,加布條紮好,二日一換。此症極痛,先服接骨丹,次以壯筋續骨丹。

腳踝骨易出易入,一手抬住其腳踝,一手拿住其腳踝,將踝拔直捏正,其骨復於舊位。左踝出手偏於左,右踝出手偏於右,腳指曲上,腳跟曲下,一伸而上,骱有響聲,活動如故。夾以木板,加布紮緊。二日後再看,如未平直,仍撥端正。貼損傷膏,服寬筋活血散。若行走過早,使胻骨斜出。

向內歪者,則內踝突出腫大;向外歪者,則外踝突出腫大。須待氣血充足,方可行動。

足背之骨縫錯出,輕輕搓捏,令其骨合筋舒,貼損傷膏,服補筋藥。

腳指撇傷前半截,翻下斷者,或翻上斷,將左手捏住其足兩側,再以右手捏平斷足指,鑲接原位。貼損傷膏,以帶紮緊,不可下水洗,服壯筋續骨丹。

手足之筋多在指,指傷覺痛,則筋必促,煎寬筋散熏洗,輕輕揉捏,再行搖動伸舒。如骨與筋斷者,不可熏洗。

失枕有因臥者,有一時之誤者,使患者坐低處,先行揉摩,一手提起其頭,一手托住其下頦,緩緩轉動伸舒使直,服吉利散。

凡傷過重,大便不通者,用牙皂末蜜丸如青果大,插入肛門內即通。

戳傷內臟或大腸者,不治。傷口淺直者,易治。血出不止,服止血定痛散。傷口深斜者,待流血止,摻金瘡藥,服護風托裡散。

凡碰擦磕跌,並刀砍斧斫,肉開血流,或皮微破者,傷不過重,人每不甚介意。惟在春令,最易侵風。在頭為重,別處稍輕,漸見浮腫,速進玉真散,避風為要。若不急治,成破傷風,甚至青腫,牙關緊閉,神昏發狂,角弓反張,四肢抽搐,多致不救。玉真散

天麻八分,羌活六分,防風,白附子,川芎,白芷各一錢煎服

刀斧砍傷硬處者,骨損先療骨。砍傷軟處者,肉損先治肉。如傷頭額者,敷金瘡藥,以避風為上,防身發寒熱。脈沉細者,易治;脈洪大者,難醫。

以刀刎喉,左手執刀者斜而深,右手執刀者直而淺。刎一刀者深而難治,刎兩刀者淺而易療。如喉管斷,有出入之氣,摻藥吸進必嗆咳,急以雞蛋內衣蓋管上,再摻藥則不嗆。如破食管,或破半邊,或全斷,急以油線縫合其口。若血不止,用滑石、五倍研末摻之,外封金瘡藥,貼膏藥。

長五寸、闊三寸,加布條扎項,高枕仰臥,使項屈而不伸,刀口易合。三日後,以蔥湯洗去前藥,摻生肌散,貼膏藥,仍舊紮好。兩月餘完全,服護風散。如發寒熱進補中益氣湯,若氣管斷或稍穿破者,不治。

白話文:

接骨入骱(骨之小筍也)用手巧法

骨折處理

  • 用藥:

  • 基本藥方:當歸、乳香、沒藥、川斷、陳皮、五加皮、生地、牛膝、骨碎補、紅花、木瓜。

  • 發燒時加:柴胡、桔梗各一點點。

  • 腫脹時加:黃芩,用水和酒各一半煎煮,空腹服用。

  • 小腿骨折:

  • 小腿有兩根骨頭,一粗一細,斷一根比較容易治療,斷兩根則較難治療。

  • 骨頭斷了沒有錯位比較容易治療,斷成兩段的比較難治療。

  • 將斷骨對齊,敷上金瘡藥,貼上損傷膏,不要用水洗。

  • 用六片約十公分長的木板,加上布條綁好固定,兩天換一次。

  • 骨折會非常疼痛,先服用接骨丹,再服用壯筋續骨丹。

  • 腳踝骨脫臼:

  • 腳踝骨容易脫位也容易復位。

  • 一手扶住腳踝,一手抓住腳踝,將踝關節拉直,然後將錯位的骨頭捏回原位。

  • 左腳踝脫臼往左邊偏,右腳踝脫臼往右邊偏。

  • 腳趾向上彎曲,腳跟向下彎曲,然後伸直一下,關節會有響聲,就可以活動自如。

  • 用木板夾住,加上布綁緊。

  • 兩天後查看,如果沒有對正,再撥正。

  • 貼上損傷膏,服用寬筋活血散。

  • 太早走路會導致脛骨歪斜。

  • 腳踝歪斜:

  • 向內歪的會使內踝突出腫大,向外歪的會使外踝突出腫大。

  • 必須等氣血充足才可以活動。

  • 腳背骨錯位:

  • 輕輕搓揉,讓骨頭復位、筋舒展開,貼上損傷膏,服用補筋藥。

  • 腳趾骨折:

  • 腳趾前半截斷裂,往下翻或往上翻,用左手捏住腳的兩側,右手捏平斷裂的腳趾,使其復位。

  • 貼上損傷膏,用帶子綁緊,不可以碰水,服用壯筋續骨丹。

  • 手指腳趾筋傷:

  • 手腳的筋多在手指腳趾,手指腳趾受傷感到疼痛,表示筋可能縮緊。

  • 煎煮寬筋散熏洗,輕輕揉捏,再搖動伸展。

  • 如果骨頭和筋都斷了,則不能熏洗。

  • 落枕:

  • 落枕可能是睡姿不當,也可能是一時不小心。

  • 讓患者坐在低處,先揉搓按摩,一手提起頭,一手托住下巴,慢慢轉動伸展,使脖子變直,服用吉利散。

  • 嚴重外傷:

  • 如果傷勢太重,導致大便不通,可以用牙皂末加蜜做成青果大小的藥丸,塞入肛門即可通便。

  • 戳傷內臟或大腸,無法治療。

  • 傷口淺且直的比較容易治療。

  • 如果出血不止,服用止血定痛散。

  • 傷口深且斜的,等血止住後,撒上金瘡藥,服用護風托裡散。

  • 碰傷擦傷:

  • 碰撞、擦傷、跌倒,或是刀砍斧劈,造成肉開流血,或是皮膚稍微破裂,這些傷不算太嚴重,大家通常不太在意。

  • 但是春天最容易感染風邪,尤其是頭部受傷最為嚴重,其他部位較輕微。

  • 如果開始出現浮腫,要趕快服用玉真散,並注意避風。

  • 如果不馬上治療,可能會變成破傷風,甚至出現青腫、牙關緊閉、神智不清、發狂、角弓反張、四肢抽搐,大多無法救治。

  • **玉真散配方:**天麻、羌活、防風、白附子、川芎、白芷各一錢煎服。

  • 刀斧傷:

  • 刀斧砍傷硬的地方,要先治療骨頭。

  • 砍傷軟的地方,要先治療肉。

  • 如果是頭額受傷,敷上金瘡藥,最重要的是避風,預防身體發冷發熱。

  • 如果脈象微弱細小,比較容易治療;如果脈象洪大,比較難以治療。

  • 刎頸傷:

  • 左手拿刀割喉,傷口會比較斜且深,右手拿刀割喉,傷口會比較直且淺。

  • 割一刀比較深,難治療;割兩刀比較淺,比較容易治療。

  • 如果氣管斷裂,空氣會進出,撒藥進去會嗆咳,趕快用雞蛋內膜蓋住氣管,再撒藥就不會嗆到。

  • 如果食管破裂,不論是破一半還是全斷,趕快用油線縫合傷口。

  • 如果血流不止,用滑石和五倍子磨成粉撒在傷口上,外層敷上金瘡藥,貼上膏藥。

  • 用約十五公分長,十公分寬的布條綁在脖子上,枕頭墊高,仰臥,讓脖子彎曲不要伸直,刀口比較容易癒合。

  • 三天後用蔥湯洗去之前的藥,撒上生肌散,貼上膏藥,仍然綁好。

  • 兩個月左右可以完全康復,服用護風散。

  • 如果發冷發熱,服用補中益氣湯。

  • 如果氣管斷裂或稍微破裂,無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