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大成》~ 接骨入骱(骨之小筍也)用手巧法 (3)
接骨入骱(骨之小筍也)用手巧法 (3)
1. 接骨入骱(骨之小筍也)用手巧法
手掌處腕骨被跌撲打傷,骱骨脫出者,腕縫必開,以兩手先揉其腕,一手拿住其指,一手拿住其凹處,拔其手指,伸直手掌,曲起手骱,曲下一伸而上,骱內有響聲,掌可活動,已復舊位。但骱出不用綁。如骨斷者先貼損傷膏,加布紮緊。將闊板一片,撐住患里;再以木板四片,長三寸,加布紮緊,俟愈方去板。煎桂枝湯和吉利散。
手指有三骱,中節脫出者,拔出捏正,拈其指伸出挺直,一推即上,能屈伸則愈。不可下水洗,以桂枝煎活血止痛飲。手指痛過於別處,若傷一指,痛必連心,中指尤甚。一染破傷風,外敷金瘡藥,內服疏風理氣湯。
被人咬傷手指者,先以童便淋洗,捏去牙根毒氣。用炙龜板灰末麻油和敷,又以紙蘸麻油點火熏之。如患處破傷風,進疏風理氣湯。若刀斧砍斫傷者難治。臀處肉厚,骨粗,骱脫比諸骱難於擒拿合攏(又名胯骨)。
若骱脫臼者,則觸在股內,須用大力人四個幫扶,使患者側臥,一人抱住其身,一人擒住膝上,先將臂骱拔直,上手擒住其腰,下手捧住其腿灣,將膝曲轉向上,使膝近其腹,再令伸直,骱內有響聲,即歸舊臼。出左臀攀向右,向右拔直而上。出右臀攀向左,向左拔直而上。
貼損傷膏,服生血補髓湯。
大腿骨骱脫者,一手擒住其膝,一手拿住其膀,上下拔直,將膝曲轉,抵住臀瓣,骱內有響聲,始為合攏。敷定痛散,服生血補髓藥。腿骨折兩段者,先煎寬筋散熏洗,令患者側臥於床,患足拿與無患足齊,貼損傷膏。用布二條,長五寸、寬二寸、裹膏藥上。外以紙包杉木板八片,長七寸。
又用布三條,與木板和扎齊緊。先進活血止痛散,次投壯筋續骨丹。大小腿皮破骨斷者,拿骨平正,貼損傷膏。用杉木板六片,長二寸半,上骨斷板寬七分,下骨斷板寬五分,加布紮緊,取其擔力,不致歪走。此症痛極,先以止痛丹,後投壯筋續骨丹。
膝骱處油盞骨,在膝蓋之處,其骱脫出於上者,使患者仰臥,一人抬起足踝,若出於左,隨左而下;出於右,隨右而下。醫者緩緩雙手挾擒,上手拿住其膝,下手擒住其足,彎使骱對膝上,手擒膝下,手向上一抬則上。貼損傷膏,服壯筋續骨丹。膝蓋離位向外側者,則內筋腫脹。
向內側者,則筋直起灣腫,看其骨如何斜錯,依法捏拿,復其原位,服補筋藥。膝蓋骨,名護膝骨,有傷為兩塊者,或三塊,將兩腳伸直,捏其骨平伏。用薄篾片照膝蓋骨之大小,做一篾圈,套於患上,次以布四條,扣於圈上,連膝灣紮緊。先貼損傷膏,服止痛接骨丹,不必換膏藥。
受傷足放床上,不可下地,半月後,用軟棉放足灣處,逐日墊高,使灣曲如舊。常煮鴨食,又恐碎骨,未長好復行損傷,將馬桶墊與床一樣高,以大便不可下,水洗至全好。去篾圈如箍,月餘骨仍兩片者,一生跛足,不可治,服當歸湯。
白話文:
手腕的腕骨因為跌倒或撞擊受傷,導致關節脫臼時,腕部的關節縫隙一定會打開。治療時,先用雙手輕輕揉捏手腕,一手抓住手指,一手抓住凹陷處,然後拉直手指,伸直手掌,再將手腕關節彎曲,接著向上伸展一下,關節內如果發出聲響,手掌就能靈活活動,表示已經復位了。關節脫臼後不需要綁紮固定。如果是骨折,先貼上損傷膏,再用布包紮緊。用一塊寬木板撐住受傷部位,然後用四塊長三寸的木板,用布包紮緊,等傷勢痊癒後再取下木板。服用桂枝湯和吉利散。
手指有三個關節,中間的關節脫臼時,將其拔出捏正,然後拉直手指,稍微向上推一下就能復位,如果能夠彎曲伸直就表示治療成功。治療期間不可碰水,服用桂枝煎活血止痛飲。手指的疼痛比其他地方更劇烈,如果傷到一根手指,疼痛會牽連到心臟,其中以中指最為嚴重。如果感染破傷風,外敷金瘡藥,內服疏風理氣湯。
如果被咬傷手指,先用童子尿沖洗,擠出牙齒中的毒氣。然後將炙龜板磨成灰,用麻油調和後敷在傷口上,再用麻油浸濕紙,點火熏傷口。如果患處感染破傷風,服用疏風理氣湯。如果是刀斧砍傷則難以治療。臀部的肉厚,骨頭粗,關節脫臼比其他關節更難以復位(又稱胯骨)。
如果臀部關節脫臼,關節會移位到大腿內側,需要四個力氣大的人幫忙。讓患者側躺,一人抱住身體,一人抓住膝蓋上方,先將腿關節拉直,上手抓住腰部,下手托住腿彎,將膝蓋彎曲向上,使膝蓋靠近腹部,然後再伸直腿,如果關節內發出聲響,表示關節已經復位。左臀脫臼時,向右側拉直向上,右臀脫臼時,向左側拉直向上。
貼上損傷膏,服用生血補髓湯。
大腿關節脫臼時,一手抓住膝蓋,一手抓住大腿,上下拉直,然後彎曲膝蓋,頂住臀部,如果關節內發出聲響,表示關節已經復位。敷上定痛散,服用生血補髓藥。如果腿骨斷成兩截,先用寬筋散煎湯熏洗,讓患者側躺在床上,將受傷的腳與未受傷的腳對齊,貼上損傷膏。用兩條長五寸、寬二寸的布條,包在膏藥上面。外面用紙包住八片長七寸的杉木板。
再用三條布條,將木板和腿部一起紮緊。先服用活血止痛散,然後服用壯筋續骨丹。大小腿皮膚破裂且骨折時,將骨頭扶正,貼上損傷膏。用六片長二寸半的杉木板,上面的骨折處用寬七分的木板,下面的骨折處用寬五分的木板,用布包紮緊,使其能夠承受力量,避免歪斜。這種情況非常疼痛,先用止痛丹,後服用壯筋續骨丹。
膝蓋骨(又稱油盞骨)位於膝蓋處,如果關節向上脫臼,讓患者仰臥,一人抬起腳踝,如果脫臼在左側,就向下往左拉;如果脫臼在右側,就向下往右拉。醫生緩慢地用雙手夾住,上手抓住膝蓋,下手抓住腳,彎曲使關節對準膝蓋,然後手抓住膝蓋下方,手向上抬一下就能復位。貼上損傷膏,服用壯筋續骨丹。如果膝蓋骨向外側移位,則內側的筋會腫脹。
如果向內側移位,筋會直立彎曲腫脹,觀察骨頭如何錯位,然後根據情況捏拿,使其復位,服用補筋藥。膝蓋骨又名護膝骨,如果損傷成兩塊或三塊,將雙腳伸直,捏平骨頭。用薄竹篾片按照膝蓋骨的大小,做一個竹篾圈,套在患處,然後用四條布條,扣在竹篾圈上,連同膝蓋彎曲處一起紮緊。先貼上損傷膏,服用止痛接骨丹,不需要更換膏藥。
受傷的腳放在床上,不可以下地,半個月後,在腳彎處放置軟棉墊,每天逐漸墊高,使腳彎曲恢復原狀。經常煮鴨肉食用,又擔心骨頭碎裂,沒有長好再次損傷,將馬桶墊得和床一樣高,方便大便,並且用水清洗直到痊癒。取下竹篾圈,如果一個多月後骨頭還是兩片,將會終生跛足,無法治癒,服用當歸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