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濂

《傷科大成》~ 接骨入骱(骨之小筍也)用手巧法 (1)

回本書目錄

接骨入骱(骨之小筍也)用手巧法 (1)

1. 接骨入骱(骨之小筍也)用手巧法

凡人之頭無骱,亦無損折,只有跌打碎傷等症,若腦漿出者不治,骨青者難治,碎骨如粟米大者可治,過大者不治。接骨入骱者,兩手捏平其筋骨,復於舊位。或先拽之離而後合,或推之就而復位,或正其斜,或完其缺。且骨有截斷、碎斷、斜斷之分,骱有全脫、半脫之別,筋有弛縱、卷攣、翻轉、離合各門,在肉內者用手摸之自知。蓋傷有重輕,接拿有合宜、不合宜之法。

故愈有遲有速,而得完全或遺殘廢者,總責乎手法也。然體質壯者易愈,元氣弱者難全,若手法再誤,萬難挽回。夫骨既斷必使合攏一處,復歸原臼。出血者敷止血散,使血不流,再敷金瘡藥。用杉木板綁縛撐抵斷處,方不移動矣。辨明骨有斷為兩截者,或折而陷下者,或碎而散亂者,或岔而旁突者,分其形勢接拿,使斷者復接,陷者復起,碎者復完,突者復平。

有皮肉不破而骨斷者,動則轆轆有聲,或骨受傷未斷者,動則無聲,或碎骨在肉內者,動則淅淅之聲。後必潰爛流膿,待其爛脫離肉,箝去碎骨,摻生肌藥,外貼損傷膏,亦用綁縛,始可完全。

大凡治法,先煎代痛散熏洗,然後將斷骨拿直,令其相對,平正按摩,果然照舊不歪。敷定痛散,鋪蓋艾絨,綁以杉木板,加布條紮好,取其緊直,使骨縫無綻離走脫之患。過四五日放綁復看,如其走脫,仍依前法紮緊。百日內換綁二十餘次,內服接骨藥。

凡斷臂與斷膊,斷腿與斷䯒,治分上下,器具照形體變化。有筋全斷者,則縮於肉裡,無用巧能接之理。若斷而未全斷者,外敷續筋藥,內服壯筋養血藥。

跌打碰傷,頭顱猝死者,身雖僵直,口鼻尚有出入氣,心口尚溫跳動者,使患者盤坐,揪其發,伏我膝上。傷處先敷定痛散,隨以火紙卷條點火,令煙燻其口鼻,通和臟腑血脈之氣,待口中出聲,以熱陳酒和灌定痛散,或炒蘿蔔子泡湯灌之。外用手摩其胸腋,並托其手腕,頻頻揉其兩手脈窠。

被傷之筋脈強硬,得揉摩而心脈和運,命脈流通,即可回生。若傷重已死者,用白布纏其頭,以木棍長尺半,圓如錢大,輕輕拍其足心,再提其發,令項正直,舒其經絡。如皮未破,骨碎膜穿,血向內流,聲啞不言,面青唇黑者,不治。或頂骨塌陷,七竅出血,身僵昏迷者不治。

惟皮開肉綻,血流不止者,先止其血,服補氣養血藥,當戒欲避風。如染破傷風,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即進疏風理氣湯,俟身不發熱,與補中益氣湯。

傷囟門肉腫皮未破者,昏沉不語,扶起正坐,以蔥汁和敷定痛散,次以粗紙蘸醋貼藥上,燒小熨斗烙紙上,內覺熱痛,口出聲為度。去藥貼損傷膏。如皮破血流不止,骨陷筋翻者不治。凡傷頭頂、兩旁稜骨、額骨正中、兩額角、眼眶骨、顴骨,均照囟門傷治法。

白話文:

接骨手法

凡是頭部沒有骨筍(指頭骨上的小突起),也沒有損傷骨折的,只有跌打損傷等症狀,如果腦漿流出則不治,骨頭發青則難治,碎骨如粟米大小的可治,超過這個大小則不治。接骨復位時,雙手捏平筋骨,使其恢復原位。或者先將骨頭拉開再合攏,或者推動使其復位,或者糾正其歪斜,或者填補其缺損。骨頭有截斷、碎斷、斜斷之分,骨筍有完全脫落、部分脫落之別,筋則有鬆弛、捲縮、翻轉、分離等各種情況,在肌肉裡面的可以用手摸到。總之,傷勢有輕重之分,接骨手法也有適合與不適合之法。

因此,痊癒時間有快有慢,能完全恢復或留下殘疾,都取決於手法。體質強壯者容易痊癒,元氣虛弱者則難以完全恢復,如果手法再次錯誤,就萬難挽回。骨頭斷了,必須使其合攏在一起,回到原來的關節窩。出血的要敷上止血藥,使血液不再流出,再敷上金瘡藥。用杉木板綁縛支撐斷裂處,這樣就不會移動了。要辨明骨頭斷成兩截的,或者折斷陷下的,或者碎裂散亂的,或者錯位突出的,根據其形態分別接骨,使斷的接上,陷的復起,碎的復原,突出的復平。

皮肉沒有破損而骨頭斷了的,活動時會有轆轆的聲音;骨頭受傷但沒有斷的,活動時則沒有聲音;碎骨在肌肉裡面的,活動時會有淅淅的聲音。之後必然會潰爛流膿,等到其爛掉脫離肌肉,夾除碎骨,敷上生肌藥,外面貼上損傷膏,也要用綁縛固定,才能完全治癒。

一般治療方法是,先用代痛散煎湯熏洗,然後將斷骨扶正,使其相對平整,按摩使其平正,確實使其恢復原樣不歪斜。敷上定痛散,鋪上艾絨,用杉木板綁縛,再加布條紮好,使其緊直,避免骨縫裂開脫落。四五天后解開綁縛觀察,如果脫位了,仍舊按照先前的方法紮緊。一百天內要換綁二十多次,內服接骨藥。

斷臂、斷膊、斷腿、斷脛,治療方法上下有所區分,所用的器械也要根據形體變化。筋完全斷了的,則縮在肌肉裡,沒有辦法巧妙地接上。如果斷而未完全斷的,外面敷上續筋藥,內服壯筋養血藥。

跌打損傷,頭顱受創猝死者,身體雖然僵直,但口鼻還有出入氣息,心口尚且溫暖跳動的,讓患者盤腿而坐,抓住頭髮,伏在我的膝蓋上。傷處先敷上定痛散,然後用火紙卷成條點火,讓煙燻其口鼻,以疏通臟腑血脈之氣,等到患者能發出聲音,用溫熱的陳酒調和定痛散灌服,或者用炒蘿蔔子泡水灌服。外面用手按摩其胸腋,並托住其手腕,頻頻揉搓其兩手脈窠。

受傷的筋脈強硬,經過揉搓按摩,心脈才能和暢運作,命脈才能流通,就能夠起死回生。如果傷勢嚴重已經死亡的,用白布纏住其頭部,用長一尺半、圓如銅錢大小的木棍,輕輕拍打其足心,再提起頭髮,使其頸項正直,舒展其經絡。如果皮膚沒有破損,骨頭碎裂但骨膜未穿透,血液向內流,聲音嘶啞不說話,面青唇黑者,不治。或者頂骨塌陷,七竅出血,身體僵硬昏迷者,不治。

只有皮膚破裂,血液流不止的,先止血,服用補氣養血藥,應該戒慾避風。如果感染破傷風,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就服用疏風理氣湯,等到身體不發熱了,再服用補中益氣湯。

囟門受傷肉腫但皮膚沒有破損的,昏沉不說話的,扶起來讓他端坐,用蔥汁調和定痛散敷上,然後用粗紙蘸醋貼在藥上,用小熨斗烙紙,內部感覺溫熱疼痛,能發出聲音為度。去掉藥膏貼上損傷膏。如果皮膚破裂,血液流不止,骨頭陷落筋絡翻出的,不治。凡是傷到頭頂、兩旁的稜骨、額骨正中、兩額角、眼眶骨、顴骨,都按照囟門受傷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