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鑒》~ 補遺 (1)
補遺 (1)
1. 嘔
(有物有聲。名曰嘔。乾嘔則無物)
白話文:
嘔吐時有東西吐出來,而且會發出聲音,就稱為「嘔」。如果是乾嘔,就表示沒有東西可以吐出來。
2. 陽證
嘔而發熱。或寒熱。或潮熱者。治用小柴胡湯。(方見前)
白話文:
如果出現嘔吐且發燒,或者時而發冷時而發熱,或者像潮水一樣定時發熱,治療可以使用小柴胡湯。(藥方在前面提過)
3. 陰證
嘔而身微熱。或厥。或煩。小便利。脈弱者。治用四逆湯。(出此事難知。方見前)
白話文:
想吐而且身體微微發熱,或是手腳冰冷,或是感到煩躁,小便量多但次數少,脈搏虛弱無力,這種情況要用四逆湯來治療。(這個情況很難判斷,藥方在之前提過的地方可以找到。)
4. 吐
(有物無聲名曰吐)
白話文:
有東西從口中出來,但沒有聲音,就叫做吐。
5. 陽證
吐而身熱或不熱者。治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或小半夏加橘皮湯。或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活人書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五兩),生薑(八兩),茯苓(三兩),白朮,陳皮,甘草(各二兩)
上銼。水煎服。
【活人書小半夏加橘皮湯】
半夏(一兩),陳皮(半兩),白朮,茯苓,甘草(各半兩)
上銼。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十片。煎至八分。去渣。溫服。
【仲景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
上銼。每服五錢。水二盞。煎八分。去渣。溫服。
白話文:
如果出現嘔吐並且身體發熱或不發熱的情況,治療可以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小半夏加橘皮湯,或是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活人書小半夏加茯苓湯】
藥材包含:半夏(五兩)、生薑(八兩)、茯苓(三兩)、白朮(二兩)、陳皮(二兩)、甘草(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
【活人書小半夏加橘皮湯】
藥材包含:半夏(一兩)、陳皮(半兩)、白朮(半兩)、茯苓(半兩)、甘草(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入兩碗水和十片生薑,煎煮至剩八分,去除藥渣後溫服。
【仲景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藥材包含:乾薑(三兩)、黃芩(三兩)、黃連(三兩)、人參(三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去除藥渣後溫服。
6. 陰證
吐而手足寒或煩躁。治用四逆湯。(方見前)
白話文:
病人嘔吐,而且手腳冰冷,或者感到煩躁不安。治療方法使用四逆湯。(藥方內容在之前已經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