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齋外科發揮》~ 卷六 (3)
卷六 (3)
1. 咽喉
附方
荊防敗毒散(方見潰瘍發熱門)
清咽利膈湯,治積熱咽喉腫痛,痰涎壅盛,或胸膈不利,煩躁飲冷,大便秘結。
金銀花,防風,荊芥,薄荷,桔梗(炒),黃芩(炒),黃連(炒,各錢半),山梔(炒、研)連翹(各二錢),玄參,大黃(煨),朴硝,牛蒡子(研),甘草(各七分),作一劑,水二鍾煎一鍾,食後服。
金鑰匙,治喉閉纏喉風痰涎壅塞盛者,水漿難下。
焰硝(一兩五錢),鵬砂(五錢),腦子(一字),白殭蠶(一錢),雄黃(二錢),各另為細末,和勻,以竹管吹患處,痰涎即出。如痰雖出,咽喉仍不消,急針患處,去惡血。
涼膈散(方見作渴門)
防風通聖散(方見天泡瘡門)
補中益氣湯(方見潰瘍發熱門)
刺少商穴法,穴在手大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葉。刺入二分許,以手自臂勒至刺處出血,即消。若重者,及膿成者,必須針患處,否則不治(復繪圖於卷末。)
四物湯(方見瘰癧門)
破棺丹(方見發背門)
理中湯,治脾胃不健,飲食少思,或作嘔,或服寒藥,致飲食少思,或肚腹作痛。
人參,乾薑(炮),甘草(炙),白朮(炒,各一錢半),作一劑,水一鍾,煎五分,食遠服。
清胃散,治胃經濕熱,牙齒或牙齦腫痛,或牽引頭腦,或面發熱,並治之。
當歸身(酒拌,一錢),黃連,生地黃(酒拌,各二錢),牡丹皮(一錢五分),升麻(二錢),作一劑,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承氣湯,治腸胃積熱,口舌生瘡,或牙齒齦作痛。
大黃(煨),甘草,朴硝(各二錢),作一劑,水一鍾半,煎八分,食前服。
清咽消毒散,治咽喉生瘡腫痛,痰涎壅盛,或口舌生瘡,大便秘結,即荊防敗毒散加芩、連、硝黃(方見潰瘍發熱門。)
人參固本丸,治肺氣燥熱作渴,或小便短少赤色,及肺氣虛熱,小便澀滯如淋,此虛而有火之聖藥也。
生地黃(酒拌),熟地黃(用生者酒拌,銅器蒸半日),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一兩)人參(五錢),除人參為末,余藥搗膏,加煉蜜少許,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或溫酒下,中寒人不可服。
白話文:
咽喉
荊防敗毒散(配方在潰瘍發熱門有說明)
清咽利膈湯,治療因體內積熱導致的咽喉腫痛,痰液很多,或胸部和膈部不舒服,煩躁想喝冷飲,大便乾結等症狀。
藥材包含:金銀花、防風、荊芥、薄荷、炒桔梗、炒黃芩、炒黃連(各一錢半),炒山梔子(研磨)、連翹(各二錢),玄參、煨大黃、朴硝、研磨牛蒡子、甘草(各七分)。將這些藥材加兩碗水煎成一碗,飯後服用。
金鑰匙,治療咽喉閉塞,像被喉風纏住一樣,痰液非常多,導致喝水都困難。
藥材包含:焰硝(一兩五錢)、鵬砂(五錢)、冰片(少量)、白殭蠶(一錢)、雄黃(二錢),將這些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竹管將藥粉吹入患處,痰液就會流出。如果痰液排出後,咽喉腫痛仍然沒有消退,就要趕快用針刺患處,放出惡血。
涼膈散(配方在作渴門有說明)
防風通聖散(配方在天泡瘡門有說明)
補中益氣湯(配方在潰瘍發熱門有說明)
刺少商穴法,少商穴在手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像韭菜葉子的寬度。針刺入約兩分深,用手從手臂向上按壓到針刺處,讓它出血,腫痛就會消退。如果病情嚴重,或者已經化膿,就必須針刺患處,否則無法治癒。(相關圖示在書卷末尾)
四物湯(配方在瘰癧門有說明)
破棺丹(配方在發背門有說明)
理中湯,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或想嘔吐,或因服用寒涼藥物導致食慾不振,或肚子疼痛等症狀。
藥材包含:人參、炮薑、炙甘草、炒白朮(各一錢半)。將這些藥材加一碗水煎成五分,在飯後稍遠的時間服用。
清胃散,治療胃經濕熱,導致牙齒或牙齦腫痛,或牽連到頭部,或臉部發熱等症狀。
藥材包含:酒拌當歸身(一錢)、黃連、酒拌生地黃(各二錢)、牡丹皮(一錢五分)、升麻(二錢)。將這些藥材加兩碗水煎成七分,在飯後稍遠的時間服用。
承氣湯,治療腸胃積熱,導致口舌生瘡,或牙齒牙齦疼痛等症狀。
藥材包含:煨大黃、甘草、朴硝(各二錢)。將這些藥材加一碗半水煎成八分,飯前服用。
清咽消毒散,治療咽喉生瘡腫痛,痰液很多,或口舌生瘡,大便乾結等症狀。這個方子就是荊防敗毒散加上黃芩、黃連、硝石、大黃。(配方在潰瘍發熱門有說明)
人參固本丸,治療肺氣燥熱導致口渴,或小便短少且顏色赤紅,以及肺氣虛弱發熱,導致小便不暢且像淋病一樣的症狀。這是針對虛熱體質的良藥。
藥材包含:酒拌生地黃、熟地黃(用生的酒拌,用銅器蒸半天)、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一兩)、人參(五錢)。將人參研磨成粉末,其他藥材搗成膏狀,加入少量煉製過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淡鹽水或溫酒送服。身體虛寒的人不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