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立齋外科發揮》~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肺癰肺痿

參蘇飲,治感冒風邪,咳嗽,涕唾稠黏,或發熱頭痛,或頭目不清,胸膈不利。

木香,蘇葉,葛根(薑製),前胡,半夏(湯泡七次),人參,茯苓(各七分),枳殼(麩炒)桔梗(炒),甘草(炙),陳皮(去皮,各五分),作一劑,水二鍾,姜一片煎八分,食遠服,加蔥一莖。

桔梗湯,治咳而胸滿隱痛,兩胠腫滿,咽乾口燥,煩悶多渴,時出濁唾腥臭。

桔梗(炒),貝母(去心),當歸(酒浸),栝蔞仁,枳殼(麩炒),薏苡仁(微炒),桑白皮(炒),甘草節,防己(去皮,各一錢),黃耆(鹽水拌炒),百合(蒸,各錢半),五味子(搗炒),甜葶藶(炒),地骨皮,知母(炒),杏仁(各五分),作一劑,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咳加百藥煎;熱加黃芩;大便不利,加煨大黃少許;小便澀甚,加木通、車前子;煩躁加白茅根;咳而痛甚,加人參、白芷。

排膿散,治肺癰吐膿後,宜服此排膿補肺。

嫩黃耆(鹽水拌炒),白芷,五味子(研炒),人參(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後,蜜湯調下。

四順散,治肺癰吐膿,五心煩熱,壅悶咳嗽。

貝母(去心),紫菀(去苗),桔梗(炒,各錢半),甘草(七分),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如咳嗽加杏仁。亦可為末,白湯調服。

如聖柘黃丸,治肺癰咳而腥臭,或唾膿瘀。不問膿成否,並效。肺家雖有方,惟此方功效甚捷,不可忽之。

柘黃(一兩,為末),百齒霜(即梳垢,三錢),用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飲下。柘黃,乃柘樹所生者,其色黃,狀靈芝,江南最多,北方鮮有。

葶藶散,治過食煎爆,或飲酒過度,致肺壅喘不臥,及肺癰濁唾腥臭。

甜葶藶,桔梗(炒),栝蔞仁,川升麻,薏苡仁,桑白皮(炙),葛根(各一錢),甘草(炙,五分),作一劑,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鍾乳粉散,治肺氣虛久嗽,皮毛枯槁,唾血腥臭,或喘之不已。

鍾乳粉(煅煉熟),桑白皮(蜜炙),紫蘇,麥門冬(去心,各五分),作一劑,水一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六分,食後服。

紫菀茸湯,治飲食過度,或煎爆傷肺,咳嗽咽乾,吐痰唾血,喘急脅痛,不得安臥。

紫菀茸(去苗,一錢),犀角(鎊末),甘草(炙),人參(各五分),桑葉(用經霜者),款冬花,百合(蒸焙),杏仁(去皮尖),阿膠(蛤粉炒),貝母(去心),半夏(泡製),蒲黃(炒,各一錢)作一劑,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八分,入犀角末,食後服。

人參五味子湯,治氣血勞傷,咳膿,或咯血,寒熱往來,夜出虛汗,羸瘦困乏,一切虛損之證並治。

白話文:

參蘇飲: 用於治療感冒引起的風邪,症狀包括咳嗽、鼻涕濃稠、或發燒頭痛、或頭暈不清、胸悶不舒服。

藥材包括:木香、蘇葉、葛根(用薑炮製)、前胡、半夏(用開水泡七次)、人參、茯苓(各七分)、枳殼(用麩炒)、桔梗(炒)、甘草(炙)、陳皮(去皮,各五分)。將這些藥材加兩碗水,放入一片薑一起煎煮,煎至剩八分,在飯後服用,服用時可加一根蔥。

桔梗湯: 用於治療咳嗽,同時感到胸部脹滿隱痛、兩側肋骨腫脹、咽喉乾燥、口渴煩悶、經常吐出帶腥臭味的濃痰。

藥材包括:桔梗(炒)、貝母(去心)、當歸(用酒浸泡)、栝蔞仁、枳殼(用麩炒)、薏苡仁(微炒)、桑白皮(炒)、甘草節、防己(去皮,各一錢)、黃耆(用鹽水拌炒)、百合(蒸,各一錢半)、五味子(搗碎炒)、甜葶藶(炒)、地骨皮、知母(炒)、杏仁(各五分)。將這些藥材加一碗半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煎至剩七分,不拘時間,溫服。

如果咳嗽加重,可加入百藥煎;發熱,可加入黃芩;大便不順暢,可加入少量煨過的大黃;小便困難,可加入木通、車前子;煩躁不安,可加入白茅根;咳嗽劇烈疼痛,可加入人參、白芷。

排膿散: 用於治療肺癰排出膿液後,服用此方可幫助排膿並補肺。

藥材包括:嫩黃耆(用鹽水拌炒)、白芷、五味子(研磨後炒)、人參(各等分)。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飯後用蜂蜜水調服。

四順散: 用於治療肺癰吐膿後,感到手心、腳心煩熱,胸悶咳嗽。

藥材包括:貝母(去心)、紫菀(去苗)、桔梗(炒,各一錢半)、甘草(七分)。將這些藥材加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如果咳嗽加重,可以加入杏仁。也可以將藥材磨成粉,用開水調服。

如聖柘黃丸: 用於治療肺癰,症狀包括咳嗽帶有腥臭味,或吐出膿血。不論膿是否形成,此方都有效。雖然治療肺部疾病有很多方劑,但此方的效果非常迅速,不可輕忽。

藥材包括:柘黃(一兩,磨成粉)、百齒霜(即梳子上刮下的污垢,三錢),用麵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米湯送服。柘黃是柘樹上生長的,顏色黃色,形狀像靈芝,江南地區最多,北方很少見。

葶藶散: 用於治療因過食煎炸食物或飲酒過量,導致肺部壅塞、喘不過氣無法躺臥,以及肺癰,症狀包括吐出腥臭的濃痰。

藥材包括:甜葶藶、桔梗(炒)、栝蔞仁、川升麻、薏苡仁、桑白皮(炙)、葛根(各一錢)、甘草(炙,五分)。將這些藥材加一碗半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煎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鍾乳粉散: 用於治療因肺氣虛弱引起的長期咳嗽、皮膚乾燥枯槁、吐血腥臭、或喘氣不止。

藥材包括:鍾乳粉(煅燒後)、桑白皮(用蜂蜜炙過)、紫蘇、麥門冬(去心,各五分)。將這些藥材加一碗水、三片生薑、一顆棗一起煎煮,煎至剩六分,飯後服用。

紫菀茸湯: 用於治療因飲食過量或煎炸食物損傷肺部引起的咳嗽、咽喉乾燥、吐痰帶血、喘氣急促、胸脅疼痛、無法安睡。

藥材包括:紫菀茸(去苗,一錢)、犀角(磨成粉)、甘草(炙)、人參(各五分)、桑葉(用霜打過的)、款冬花、百合(蒸後烘乾)、杏仁(去皮尖)、阿膠(用蛤粉炒)、貝母(去心)、半夏(泡製過)、蒲黃(炒,各一錢)。將這些藥材加一碗半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煎至剩八分,再加入犀角粉末,飯後服用。

人參五味子湯: 用於治療因氣血勞損導致咳嗽有膿、或咯血、忽冷忽熱、夜晚盜汗、身體消瘦、疲倦乏力等一切虛損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