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

《筆花醫鏡》~ 卷二 (1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6)

1. 膀胱部

(足太陽屬腑)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然腎氣足則化。腎氣不足則不化。入氣不化。則水歸大腸而為泄瀉。出氣不化。則閉塞下焦而為癃腫。小便之利。膀胱主之。實腎氣主之也。傷寒傳經之邪。每自膀胱入。一見太陽頭痛等症。即宜發散。不使邪氣入為諸經害。則膀胱為第一關隘矣。

膀胱為太陽腑。有表症。左尺脈必浮。其症為頭痛。為項脊強。為身痛。四肢拘急。為發熱。為惡寒無汗。為喘嗽。

頭痛者。頭腦痛而連項脊也。加味香蘇散主之。甚者加羌活、蔥白。項脊強者。太陽經所過之地也。香蘇散主之。身痛四肢拘急者。風傷衛。寒傷營。寒主收引也。桂枝湯主之。發熱者。腠理閉塞也。香蘇散主之。惡寒無汗者。寒乘表也。麻黃湯主之。喘嗽者。寒邪客於皮毛。

肺氣不得升降也。麻黃湯主之。輕者。止嗽散。膀胱之虛。腎氣不化也。脈左尺必細沉。其症為小便不禁。為勞淋。為老淋。

小便不禁者。氣虛不能統攝也。十補湯主之。勞淋者。勞力辛苦。氣虛不化也。補中益氣湯主之。老淋者。老人思色。精不出而內敗。大小便牽痛如淋。宜萆薢分清飲。去黃柏。加菟絲、遠志以去其精。再服六味地黃丸。

膀胱之實。脈左尺必洪大。其症為氣淋。為血淋。為關格。為膀胱氣。

氣淋者。氣滯。水道阻塞。臍下脹痛也。假蘇散主之。血淋者。蓄瘀莖中。割痛難忍也。生地四物湯加紅花、桃仁、花蕊石主之。關格者。溺閉而吐逆也。假蘇散主之。膀胱氣者。一名胞痹。氣結膀胱少腹。熱澀於小便也。橘核丸主之。

膀胱之寒。左尺必沉遲。其症為冷淋。

冷淋者。寒氣堅閉水道。肢冷喜熱也。金匱腎氣丸主之。

膀胱之熱。左尺必數。其症為小便不通。為膏淋。為石淋。為便膿血。為發狂。

小便不通者。渴則熱在上焦。四苓散加山梔、黃芩。不渴則熱在下焦。滋腎丸主之。膏淋者。滴液如膏也。萆薢分清飲主之。石淋者。下如沙石也。益元散加琥珀主之。便膿血者。心氣移熱於膀胱也。阿膠散主之。發狂者。傷寒熱結膀胱。下焦蓄血。少腹硬滿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膀胱部藥隊

補膀胱藥。即補腎之藥。腎氣化則小便自行。

〔瀉膀胱猛將〕羌活、麻黃、防己、木通、葶藶、豬苓〔次將〕獨活、防風、蒲黃、川楝子、前胡、藁本、澤瀉、蔥

〔涼膀胱猛將〕甘遂、龍膽草〔次將〕車前子、茵陳、海金沙、川黃柏

〔溫膀胱猛將〕吳茱萸〔次將〕烏藥、茴香

膀胱部列方

假蘇散,治氣淋。

荊芥,陳皮,香附,炒麥芽,瞿麥,木通,赤苓(各二錢)

生地四物湯,治血淋。

生地(三錢),歸身,赤芍(各一錢五分),川芎(一錢)

白話文:

膀胱部

膀胱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負責儲存和排出尿液。膀胱的運作依靠腎氣的滋養,腎氣充足,才能將津液轉化成尿液排出。如果腎氣不足,尿液無法正常排出,就會出現不同的問題。腎氣不足導致尿液無法排出,則會回流到大腸,造成腹瀉;如果尿液無法排出,則會導致下焦阻塞,出現小便不通等症狀。小便的通利,主要由膀胱負責,而膀胱的功能又取決於腎氣的盛衰。傷寒等疾病的邪氣,常常會從膀胱入侵,若出現太陽頭痛等症狀,就應該及時使用發散的藥物,防止邪氣侵害其他經絡,膀胱是抵禦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膀胱屬於太陽經的腑,出現表證時,左尺脈會浮大。症狀包括頭痛、項部及脊背疼痛、全身疼痛、四肢拘緊、發熱、惡寒無汗、喘咳等。

頭痛是指頭部及頸項疼痛,可以使用加味香蘇散治療,症狀嚴重者可加羌活、蔥白。項部及脊背疼痛是太陽經循行路線上的疼痛,香蘇散可以治療。全身疼痛和四肢拘緊是風邪侵犯衛氣,寒邪侵犯營氣,寒邪會導致肌肉收縮所致,可以使用桂枝湯治療。發熱是肌膚腠理閉塞所致,香蘇散可以治療。惡寒無汗是寒邪侵犯肌表所致,麻黃湯可以治療。喘咳是寒邪侵入皮毛,肺氣不能正常升降所致,麻黃湯可以治療,症狀較輕者,可以使用止嗽散。

膀胱虛弱,腎氣不足,左尺脈會細弱下沉,症狀包括尿失禁、勞淋、老年性尿頻。

尿失禁是氣虛不能約束尿液所致,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治療。勞淋是因勞累過度,氣虛導致尿液代謝異常,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老年性尿頻是老年人腎精虧虛,導致大小便疼痛如淋瀝,可以使用萆薢分清飲,去除黃柏,加入菟絲子、遠志補益腎精,然後服用六味地黃丸。

膀胱實證,左尺脈會洪大有力,症狀包括氣淋、血淋、尿閉、膀胱氣脹。

氣淋是氣滯導致水道阻塞,臍下脹痛,可以使用假蘇散治療。血淋是血瘀阻滯於尿道,排尿時疼痛劇烈,可以使用生地四物湯加紅花、桃仁、花蕊石治療。尿閉是指尿液閉塞,伴有嘔吐,可以使用假蘇散治療。膀胱氣脹,又稱胞痹,是氣體積聚在膀胱和下腹部,排尿時灼熱澀痛,可以使用橘核丸治療。

膀胱寒證,左尺脈會沉遲,症狀包括冷淋。

冷淋是寒邪凝滯水道,四肢冰冷,喜暖,可以使用金匱腎氣丸治療。

膀胱熱證,左尺脈會快速有力,症狀包括尿閉、膏淋、石淋、尿液混有膿血、發狂。

尿閉是上焦有熱,口渴,可以使用四苓散加山梔子、黃芩治療;如果無口渴,則是下焦有熱,可以使用滋腎丸治療。膏淋是尿液像膏狀,可以使用萆薢分清飲治療。石淋是尿液中排出沙石樣物質,可以使用益元散加琥珀治療。尿液混有膿血是心火移熱於膀胱,可以使用阿膠散治療。發狂是傷寒熱邪結聚膀胱,下焦瘀血,少腹硬滿,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治療。

膀胱部藥物

補益膀胱的藥物,也就是補益腎氣的藥物,腎氣充足,小便就能自行通利。

瀉膀胱的藥物: 強力藥物:羌活、麻黃、防己、木通、葶藶、豬苓;次要藥物:獨活、防風、蒲黃、川楝子、前胡、藁本、澤瀉、蔥。

清熱瀉膀胱的藥物: 強力藥物:甘遂、龍膽草;次要藥物:車前子、茵陳、海金沙、川黃柏。

溫膀胱的藥物: 強力藥物:吳茱萸;次要藥物:烏藥、茴香。

膀胱部常用方劑

假蘇散,治療氣淋。

荊芥、陳皮、香附、炒麥芽、瞿麥、木通、赤苓(各二錢)

生地四物湯,治療血淋。

生地(三錢)、歸身、赤芍(各一錢五分)、川芎(一錢)

香蘇散、桂枝湯、麻黃湯、止嗽散、益元散、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調胃承氣湯(以上諸方詳見卷一)、十全大補湯、萆薢分清飲、阿膠散(三方詳見心部)、橘核丸(詳見肝部)、四苓散(詳見脾部)、滋腎丸(詳見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