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直

《養老奉親書》~ 下籍 (11)

回本書目錄

下籍 (11)

1. 夏時用藥諸方

神麯(四兩,入生薑四兩,去皮,一處作餅子,焙乾),甘草(一兩半,炙黃),草豆蔻(一兩半,先炮熟,去皮細銼用),大麥柏子(二兩,炒香熟)

上件為末。鹽點之,一錢。

婦人年老,夏月平補血海,活血去風。五倍丸。

五倍子(二兩),川芎(二兩,銼細),菊花(二兩),荊芥穗(二兩),旋覆花(二兩)

上為末,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五更、晚食後,鹽湯、酒下十五丸。吃至半月日,覺見漸安,手足有力,眼目鮮明,進得飲食,大旺血海。請每一日三服,若見大段安樂,一日只吃一服,尤佳。

治老人脾胃弱,不思飲食,吐瀉霍亂。理中丸。

人參,甘草,乾薑,白朮(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服。

夏月消食和氣。橘紅散。

陳橘皮(一斤半,湯浸洗五、七度,用淨巾拭乾後,用生薑五兩,取自然汁,拌橘皮令勻,淹一宿,焙乾,稱一斤),肉豆蔻(半兩),甘草(五兩)

上先將甘草寸截,用白鹽五兩,一處同炒,候鹽紅色、甘草赤色為度,一處為末。如茶點之。

夏月平胃,補老人元藏虛弱,腑氣不順,壯筋骨,益顏容,固精髓。八仙丸。

澤瀉(三兩),茯苓(二兩,去粗皮),牡丹(三兩),官桂(二兩),附子(三兩,炮,去皮臍),生乾地黃(八兩,洗,干杵),山茱萸(四兩),干薯藥(四兩,微炒,炙)

上事持了,焙乾,惟桂不焙,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夏季用藥的幾個方子

神麯餅: 將四兩神麯與去皮的四兩生薑混合,做成餅狀,烘乾。另取一兩半炙甘草,一兩半炮製後去皮切碎的草豆蔻,以及二兩炒香的麥柏子,全部磨成粉末。用少量鹽調味,每次服用一錢。

五倍子丸: 此方用於年長婦女,在夏季調理血海,活血祛風。需要五倍子二兩,切碎的川芎二兩,菊花二兩,荊芥穗二兩,旋覆花二兩。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早晨空腹、五更時分以及晚餐後,用鹽水或酒送服十五丸。持續服用半個月左右,會感覺身體逐漸好轉,手腳有力,眼睛明亮,食慾增加,血海功能旺盛。建議每日服用三次,如果情況明顯好轉,可以改為每日一次,效果更佳。

理中丸: 此方用於治療老年人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等症狀。需要人參、甘草、乾薑、白朮各等量。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飯前服用。

橘紅散: 此方用於夏季消食和胃。需要陳皮一斤半,用熱水浸洗五到七次,用乾淨的布擦乾,再用五兩生薑榨汁,將薑汁與陳皮拌勻,浸泡一夜後烘乾,取一斤。再加入肉豆蔻半兩,甘草五兩。先將甘草切成小段,與五兩白鹽一同炒製,待鹽變成紅色、甘草變成赤色時,一同磨成粉末。像喝茶一樣服用。

八仙丸: 此方用於夏季調理脾胃,補益老年人元氣虛弱,調理臟腑氣機不順,強壯筋骨,美容養顏,固精益髓。需要澤瀉三兩,去皮的茯苓二兩,牡丹三兩,官桂二兩,炮製後去皮臍的附子三兩,洗淨的乾生地黃八兩,山茱萸四兩,微炒的乾薯藥四兩。將除桂以外的所有藥材烘乾,然後將桂與其他藥材一起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早晨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水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