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翼》~ 卷七 (5)
卷七 (5)
1. 腎咳
腎虛氣逆者,腎之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腎中陰火上炎入肺則咳。腎中陰水隨經入肺亦咳。《內經》云:咳嗽煩冤者,是腎氣之逆也。又少陰所謂咳嘔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咳嘔上氣喘也。水則《濟生》腎氣補而逐之,火則六味、都氣之屬引而下之。
又有一種少陰腎症,水飲與裡寒,合而作嗽,腹痛下利者,宜真武湯加減治之。
真武湯
白茯苓,白朮,白芍(各一兩),熟附子(半兩)
上銼散,每二錢半,加生乾薑、細辛、五味子各半錢,姜三片,食前煎服。
白話文:
腎虛氣逆導致咳嗽,是因為腎經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肌,進入肺臟,再沿著喉嚨運行。腎臟陰火上炎侵犯肺部就會咳嗽;腎臟陰水循經絡進入肺部也會咳嗽。《內經》說:咳嗽煩悶的人,是腎氣逆亂造成的。少陰經的咳嗽、嘔吐、上氣喘,是因為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所有陽氣都浮在上面,沒有依靠,所以會咳嗽、嘔吐、上氣喘。如果是水飲停滯,則用《濟生方》中補益腎氣的藥物來排出水分;如果是陰火上炎,則用六味地黃丸、都氣丸等藥物引導陰火下降。
還有一種少陰腎臟疾病,是水飲和裡寒結合導致咳嗽,並伴有腹痛、腹瀉,這就應該服用真武湯加減治療。
真武湯:
白茯苓、白朮、白芍各一兩,熟附子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半,再加入生薑、細辛、五味子各半錢,生薑三片,飯前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