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十三 (2)
卷之十三 (2)
1. 嘔吐
石蓮肉(一兩半),白茯苓(一兩),丁香(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用薑湯或米飲調下,日三服。(本草:石蓮即蓮實之沉水中千年者也,其味甘,其性降,故能益胃清水而治嘔,況加茯苓以下氣,丁香以溫寒,生薑佐之,其中品味大非前方比矣。奈何今之所貿市中石蓮,味極苦而內無心,形似蓮實而實非蓮實。考之市人,乃云皆是山中木實。
本體既殊,性味亦異,又豈有清胃和中之理,求治者宜審擇之,毋為市人之所誤)
錢氏益黃散,治脾胃虛寒,水反來侮,以致嘔吐不食,或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實,手足逆冷等症。(治脾虛有痰嘔逆之正方也)
陳皮(一兩),青皮,訶子肉,甘草(炙),丁香(各二錢)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煎服。
加味四君子湯,治產後嘔逆不已。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半夏,陳皮,藿香,砂仁(各等分)
上銼,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以上八方各有見解,宜一一考證施治,勿妄投也)
白話文:
嘔吐
將石蓮肉(一兩半)、白茯苓(一兩)、丁香(半兩)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薑湯或米湯調服,一天服用三次。《本草》說:石蓮是蓮子沉在水裡千年形成的,味道甘甜,藥性向下沉降,所以能增強胃的功能、清除胃中的積水而治療嘔吐。加上茯苓來降氣、丁香來溫散寒氣,再用生薑來輔助,藥效遠遠超過一般的方子。但是現在市面上賣的石蓮,味道極苦,裡面沒有蓮心,形狀像蓮子但並非真正的蓮子。問了賣的人,他們說都是山上的木頭果實。
既然本質不同,藥性也不同,怎麼可能有清胃和中的作用呢?求醫的人應該仔細選擇,不要被賣藥的人誤導。
錢氏益黃散,治療脾胃虛寒,水濕反逆向上導致嘔吐、不想吃東西,或者肚子疼痛,或者大便不成形,手腳冰冷等症狀。(這是治療脾虛有痰、嘔吐不止的標準方子)
使用陳皮(一兩)、青皮、訶子肉、甘草(炙)、丁香(各二錢),將它們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服。
加味四君子湯,治療產後嘔吐不止。
使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半夏、陳皮、藿香、砂仁(各等分),將它們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用水煎煮,溫服。(以上八個方子各有見解,應該仔細研究並辨證施治,不要隨意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