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九 (1)
卷之九 (1)
1. 瘧疾
樓氏,曰:產後瘧疾,多由汙血挾寒熱而作,大法宜柴胡四物湯調之,熱多者草果飲子,寒多者生熟飲子。(草果飲生熟飲是截法,柴胡四物是調理法,而暑瘧虛瘧久瘧未備者,當與雜症同)
補遺,云:產後瘧疾,熱多寒少者,清脾飲;寒多熱少者,養胃湯;久而不已者,七寶飲截之。
薛氏,曰:產後瘧疾,因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或因外邪所感,或鬱怒傷脾,或暑邪所伏。審系飲食,用六君加桔梗、蒼朮、藿香;如外邪多而飲食少,用藿香正氣散;如外邪少而飲食多;用人參養胃湯;飲食勞役,用補中益氣湯;氣血虛弱,用十全大補加炮姜;虛寒,用六君加薑、桂;元氣脫陷,急加附子(此數條俱屬溫補,大與時宜,可備前方之未備,而暑邪所伏之方不載,為以治暑方用石膏也。蓋薛翁喜溫補,而產後尤忌寒涼,血虛又忌白虎,故不言耳。臨症又宜分別,亦有不必拘此方者,須因人勇怯而施,如清脾飲、草果飲之類是也)。大凡久瘧多屬元氣虛寒,蓋氣虛則寒,血虛則熱,胃虛則惡寒,陰火下流,則寒熱交作,或吐瀉不食,腹痛煩渴,發熱譫語,或手足逆冷,寒戰如慄,雖見百證,當補,其病自退,若誤用清脾截瘧之類,多致不起。
一產婦患瘧,發熱作渴,胸膈脹滿,遍身作痛,三日不食,咽酸噯氣,此是飲食所傷,脾胃不能消化,用六君加神麯、山楂四劑,而不作酸,乃去神麯、山楂,又數劑而飲食進,其大便不通,至三十五日,計進飲食七十餘碗,腹始悶,令用豬膽汁導而通之,其糞且不甚燥。(以氣虛,故可至三十五日而便猶不燥,若以日久大下之,誤矣。
六脈不恆,宜乎用此,然非醫工之良者不能,非主人之專任者不用,各宜自省)
一產婦患瘧久不愈,百病蜂起,其脈或洪大,或微細,或弦緊,或沉伏,難以名狀,用六君加炮姜二十餘劑,脈證稍得,又用參朮煎膏,佐以歸脾湯,百餘劑而瘥。(以一瘧而用百餘劑,真為可笑,然病有如是者,不得不然也,幸勿以迂而勿信,蓋目擊時事,故敢贅及)
一產婦朝寒暮熱,或不時寒熱,久不愈,用六君子、補中益氣兼服,百餘劑而尋愈。(一瘧用藥百餘劑,世間豈有此治法,此非藥之效,乃病久自息耳。丹溪立齋用藥多如此,殊為可笑)
草果飲子,治產後瘧疾,寒熱相半者,或多熱者。(此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之瘧也,若暑瘧服之則自誤矣,以暑言,然清暑之劑非產後所宜,亦須防慎)
半夏(泡),赤茯苓,甘草(炙),草果(炮,去皮),川芎,陳皮,白芷(各二錢),青皮(去白),良薑,紫蘇(各二錢半),乾葛(四錢)
上㕮咀,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當發日侵早連服二服,無有不安者。
白話文:
瘧疾
樓氏說:產後瘧疾,多半是因為惡露與寒熱邪氣交雜而引起的。主要的治療方法是用柴胡四物湯來調理。如果熱象較多,就用草果飲子;如果寒象較多,就用生熟飲子。(草果飲子和生熟飲子是截斷病情的方法,而柴胡四物湯是調理身體的方法。如果是暑熱引起的瘧疾、體虛引起的瘧疾,或是久治不癒的瘧疾,就應該把它們當作其他雜病一起來處理。)
補遺記載:產後瘧疾,如果熱象多而寒象少,用清脾飲;如果寒象多而熱象少,用養胃湯;如果久治不癒,用七寶飲來截斷病情。
薛氏說:產後瘧疾,是因為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或是因為感受外邪,或是因為生氣鬱悶傷了脾,或是因為暑邪潛伏在體內。如果病因是飲食停滯,就用六君子湯加上桔梗、蒼朮、藿香;如果外邪多而飲食少,用藿香正氣散;如果外邪少而飲食多,用人參養胃湯;如果因飲食勞累而發病,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氣血虛弱,用十全大補湯加上炮姜;如果虛寒,用六君子湯加上薑、桂;如果元氣衰竭,就趕緊用附子。(以上幾條都屬於溫補的方法,非常適合當時的情況,可以彌補前方藥方沒有考慮到的地方。但薛氏沒有提到暑邪潛伏引起的瘧疾的治療方法,是因為治療暑熱的方法會用到石膏。薛氏喜歡用溫補的方法,而產後尤其忌諱寒涼藥,並且認為血虛的人不適合用白虎湯,所以沒有提及這方面的治療方法。臨床上還需要仔細辨別病情,也有不必拘泥於這些方子的情況,必須根據病人的體質強弱來選擇用藥,例如清脾飲、草果飲之類的藥方也是可以用的)。總的來說,久治不癒的瘧疾多半屬於元氣虛寒。因為氣虛就會怕冷,血虛就會發熱,胃虛就會惡寒。陰虛火旺下行,就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現象,或是伴隨嘔吐、腹瀉、不想吃東西、腹痛、口渴、發熱說胡話,或是手腳冰涼、打冷顫等症狀。即使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都應該用補益的方法,病自然會好轉。如果誤用清脾飲等截斷瘧疾的方法,大多會導致病情加重。
有一個產婦患了瘧疾,發熱口渴,胸悶腹脹,全身疼痛,三天吃不下飯,咽喉發酸,打嗝。這是因為飲食損傷,脾胃無法消化。用六君子湯加上神麯、山楂四劑後,咽喉不再發酸。於是去掉神麯、山楂,又服用了幾劑,就能夠進食了。但大便不通暢,直到三十五天,總共吃了七十多碗飯,肚子才開始脹悶。於是讓她服用豬膽汁導瀉,大便才通暢,而且大便並不乾燥。(因為病人氣虛,所以過了三十五天才排便,而且大便不乾燥。如果因為時間久了就用瀉藥,那就錯了。)
這個病人的脈象時常變化,適合用這種方法治療。然而,不是醫術高明的醫生,不是能完全信任醫生的病人,就不要使用這種方法。大家都應該自我反省。
有一個產婦患瘧疾久治不癒,各種疾病接踵而至。她的脈象時而洪大,時而微細,時而弦緊,時而沉伏,很難用言語形容。用六君子湯加上炮姜二十多劑後,脈象和病情稍有好轉。又用人參白朮膏,配合歸脾湯,服用一百多劑後才痊癒。(因為一個瘧疾就用了百餘劑藥,實在可笑。然而,有些病就是這樣,不得不這樣治療。希望不要因為覺得這種方法迂腐就不相信,這是親眼所見的事情,所以才敢寫出來。)
有一個產婦早上怕冷,傍晚發熱,或者時不時地寒熱交替,久治不癒。用六君子湯和補中益氣湯一起服用,一百多劑後才痊癒。(一個瘧疾用了百餘劑藥,世間哪有這樣的治法?這不是藥的效果,而是疾病時間久了自己就好了。丹溪和立齋用藥多是這樣,實在可笑。)
草果飲子,治療產後瘧疾,寒熱交替或熱象較多的情況。(這個藥方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引起的瘧疾。如果是暑熱引起的瘧疾,服用這個藥方就會耽誤病情。雖然是這麼說,但清暑熱的藥方不適合產後婦女,也需要謹慎使用)。
藥材包括:半夏(用熱水泡過)、赤茯苓、甘草(炙烤過)、草果(炮製過,去皮)、川芎、陳皮、白芷(各二錢)、青皮(去白色部分)、良薑、紫蘇(各二錢半)、乾葛(四錢)。
把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用水煎服。在發病前一天早一點連服兩次,效果很好。
生熟飲子,治療產後瘧疾寒象較多的情況。(所謂脾胃虛寒引起的瘧疾,不是寒象較多的人不要用這個藥方)。
藥材包括:肉豆蔻、草果仁、厚朴(生用,去皮)、半夏、陳皮、甘草、大棗(去核)、生薑(各等份)。
把以上八味藥材切碎攪勻,一半用生的,一半用濕紙包裹煨烤到香熟,去掉紙,與生的藥材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服,飯前服用一次,飯後服用一次。
清脾飲,治療產後瘧疾熱象多寒象少的情況。
人參養胃湯,治療產後瘧疾寒象多熱象少的情況。
七寶飲,治療產後瘧疾久治不癒的情況,用來截斷病情。(雖然說久治不癒可以用來截斷病情,但是這個藥方含有常山,對於痰引起的瘧疾可以用,但如果是虛症,就非常不適合)。
藥方內容都記載在治療懷孕前瘧疾的章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