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九 (1)
卷之九 (1)
1. 中風
大全,云:夫產後中風者,由產時傷動血氣,勞損臟腑,未曾平復,早起勞動,致使氣虛,而風邪乘虛入之(邪乘虛入,外因也,若中臟便不可治矣,即治亦須從本氣為主),故風邪冷氣客於皮膚經絡,但疼痹,羸乏不任,少氣。大凡筋脈挾寒,則攣急喎僻,挾濕則縱緩虛弱,若入諸臟,恍惚驚悸,隨其所傷腑臟經絡而生病焉。
郭稽中,論曰:產後中風者何。答曰:產後五七日內強力下床,或一月之內傷於房室,或懷憂怒,擾蕩沖和,或因食生硬,傷動臟腑,得病之初,眼澀口噤,肌肉瞤搐,漸至腰脊筋急。強直者不可治,此乃人作。非偶爾中風所得也。
薛氏,曰:前證果外邪所屬,形氣不足,病氣有餘,當補元氣為主,稍佐以治病之藥。若強力不休,月內入房,屬形氣俱不足,當純補元氣,多有復甦者。若誤投風藥,乃促其危也。(產後中風,風藥不可擅用)
丹溪,曰:產後中風。口眼喎斜,必用大補氣血,然後治痰,當以左右手脈分其氣血多少以治,切不可作中風治,而用小續命湯及發表治風之藥。
大全,云:產後下血過多,虛極生風者何。答曰:婦人以榮血為主,因產血下太多,氣無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眩神昏,命在須臾者,此虛極生風也,宜急服濟危上丹,若以風藥治之則誤矣。
薛氏,曰:前證若心脾血氣俱虛,用大補湯,如不應,加附子鉤藤鉤,若肝經血虛,用逍遙散加鉤藤。經云:脾之榮在唇,心之液在汗。若心脾二臟虛極。急用參附湯救之。(鉤藤是肝經風熱藥,附子是脾腎虛寒藥,豈並行不悖乎)
一婦人患前證。用諸補劑,四肢逆冷,自汗泄瀉,腸鳴腹痛。余以陽氣虛寒。用六君子加姜附各五錢,不應,以參附各一兩始應,良久不服,仍腸鳴腹痛,復灸關元穴百餘壯,及服十全大補湯方效。
大全,云:產後中風口噤者,是血氣虛而風入於頷頰夾口之筋也,手三陽之筋結入於頷,產則勞損臟腑,傷於筋脈,風若乘之,其三陽之筋脈則偏持之,筋得風冷則急,故令口噤也。
大全,云:產後角弓反張者,是體虛受風,風入諸陽之經也。人之陰陽經絡周環於身,風邪乘虛入於諸陽之經,則腰背反折,攣急如角弓之狀也。(反張在背,屬太陽及督脈二經,設果為風所中,能不用續命等湯乎,四物湯不妨配用)
薛氏,曰:前證因氣血耗損,腠理不密,汗出過多而患者、虛象也,宜固氣血為主,佐以本方。
丹溪,曰:產後當大補氣血為先,雖有他證,以末治之。如惡寒發熱等症,乃氣血虛甚之極也。宜大劑參耆歸術肉桂以培養之,如不應,急用炮附子,再不應,用人參一兩,炮附子二三錢,名參附湯,倘有未應,乃藥力未能及也,宜多用之。
白話文:
中風
《大全》說:產後中風,是因為生產時損傷了氣血,勞損了內臟,還沒恢復就過早勞動,導致氣虛,風邪趁虛而入。(邪氣趁虛而入是外在因素,如果風邪侵入臟腑就難以治療,即使治療也必須以恢復元氣為主。)因此風邪寒氣侵入皮膚經絡,會出現疼痛麻木、身體虛弱無力、呼吸短促。一般來說,筋脈受到寒邪會痙攣彎曲、口眼歪斜,受到濕邪會鬆弛虛弱。如果風邪侵入臟腑,就會出現神志恍惚、驚恐心悸等症狀,隨著損傷的臟腑經絡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疾病。
《郭稽中》說:產後中風是怎麼回事?回答說:產後五到七天內就過於用力下床,或在一個月內就過早進行性生活,或憂愁憤怒,擾亂了身體的平和,或因飲食生冷堅硬的食物而損傷內臟。發病初期,會出現眼睛乾澀、嘴巴緊閉、肌肉顫動,逐漸發展到腰背筋脈緊張。如果病情發展到身體僵硬不能動彈,就無法治癒,這是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不是偶然中風所致。
《薛氏》說:如果前面說的症狀確實是外邪引起的,又加上身體氣血不足,邪氣有餘,應該以補充元氣為主,稍微輔助一些治療疾病的藥物。如果產後仍然不注意休息,月子裡就同房,屬於氣血嚴重不足的情況,應該純粹補充元氣,這樣有很多可以恢復的。如果錯誤地使用祛風的藥物,會加速病情惡化。(產後中風,不可以擅自使用祛風藥)
《丹溪》說:產後中風出現口眼歪斜,必須用大補氣血的藥物,然後治療痰,應該根據左右手的脈象判斷氣血的多少來治療,切不可當作一般的中風來治療,而使用小續命湯和發散風邪的藥物。
《大全》說:產後失血過多,虛弱到極點而產生風邪是什麼原因?回答說:婦女以血為主,因為生產時失血太多,氣失去了依附,會出現嘴唇發青、身體冰冷、出汗、頭暈眼花、神志不清等危急情況,這是虛弱到極點而生風,應該趕緊服用濟危上丹,如果用祛風藥治療就錯了。
《薛氏》說:前面說的症狀如果屬於心脾氣血俱虛,用大補湯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加上附子、鉤藤。如果屬於肝經血虛,可以用逍遙散加上鉤藤。《內經》說:脾的精華表現在嘴唇上,心的精華表現在汗液上。如果心脾兩臟虛弱到極點,要趕緊用參附湯來救治。(鉤藤是治療肝經風熱的藥,附子是治療脾腎虛寒的藥,難道可以同時使用嗎?)
有一位婦女得了上述病症,用了各種補藥,四肢仍然冰冷、自汗、腹瀉、腸鳴腹痛。我認為是陽氣虛寒,用了六君子湯加乾薑、附子各五錢,沒有效果,用人參、附子各一兩才見效,不久又出現腸鳴腹痛,於是又灸關元穴一百多壯,再服用十全大補湯才見效。
《大全》說:產後中風出現嘴巴緊閉,是因為氣血虛弱,風邪侵入臉頰周圍的筋脈。手三陽經的筋脈連接到下巴,生產時會勞損內臟,損傷筋脈,如果風邪乘虛而入,手三陽經的筋脈就會受到影響,筋脈受到風寒就會緊張,所以嘴巴緊閉。
《大全》說:產後出現身體向後反張,是因為身體虛弱感受風邪,風邪侵入身體的陽經。人體的陰陽經絡環繞全身,風邪趁虛侵入陽經,就會出現腰背反折,像角弓一樣的症狀。(反張出現在背部,屬於太陽經和督脈,如果確實是風邪所致,難道不用續命湯等湯劑嗎?四物湯可以適當配合使用。)
《薛氏》說:前面說的症狀是由於氣血耗損、皮膚腠理不密、出汗過多引起的,屬於虛弱的表現,應該以固氣血為主,輔助使用原來的藥方。
《丹溪》說:產後應該以大補氣血為先,即使有其他症狀,也要先治療氣血。像怕冷發熱等症狀,是氣血虛弱到極點的表現,應該用大劑量的人參、黃芪、當歸、白朮、肉桂等藥物來調養,如果沒有效果,就趕緊用炮附子,再沒有效果,就用人參一兩、炮附子二三錢,稱為參附湯,如果還沒有效果,那是藥力還沒有達到,應該加大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