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十一 (4)
卷之十一 (4)
1. 腳氣
大全,云:產後熱悶氣上,轉為腳氣者何。答曰:產臥血虛生熱,復因春夏取涼過多,地之蒸濕,因足履之;所以著為腳氣,其狀熱悶掣瘲,驚悸心煩,嘔吐氣上,皆其候也,可服小續命湯(方見後中風條)兩三劑必愈,若醫者誤以逐敗血藥攻之,則血去而疾愈增矣。
陳無擇,評曰:腳氣固是常病,未聞產後能轉為者。往讀《千金》,見產婦多有此疾之語,便出是證,文辭害意,蓋可見矣。設是熱悶氣上,如何便服續命湯,此藥本主少陽經中風,非均治諸經腳氣,要須依腳氣方論,陰陽經絡調之,此涉專門,未易輕論,既非產後要病,更不繁引。
準繩,云:陳無擇雖有此論,然小續命湯加減與之,用無不效。故《百問》云:寒中三陽,所患必冷,小續命湯主之(加生薑汁更快)。暑中三陰,所患必熱。小續命湯(去附子,減桂一半)。大煩躁者,紫雪最良(予取《百問》中加減法,庶使後人均得治療)。如無紫雪,用真薄荷煎冷水嚼下。(樓云:諸方必與四物湯各半服之)
薛氏,曰:前證當補氣血為主,佐以小續命湯寄生湯,如不應,用大防風湯。
一產婦患前證,或用獨活寄生湯而痊。後復作,服前湯,其汗如水,更加口噤吐痰。余用十全大補湯,倍養血氣漸愈,後飲食日少,肌體日瘦,吐痰如湧,此命門火衰,脾土虛寒,用八味丸及加味歸脾湯,諸症漸退,肌肉漸生。
獨活寄生湯,治肝腎虛弱,或久履濕冷之地,或洗足當風,濕毒內攻,兩脛緩縱,攣痛痹弱,或皮肉紫破,足膝攣重,又專治產後腳氣。
川獨活(三兩),桑寄生(如無以續斷代),杜仲(炒),牛膝(去蘆,酒浸),細辛,官桂(不見火),白茯苓,防風,川芎,當歸,人參,熟地黃(酒洗),芍藥,秦艽(各二兩),甘草(炙,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姜五片,水煎,溫服。
大防風湯,治陰虛邪襲,腿膝腫痛等證。(按二方俱小續命湯變法,但去麻黃而佐四物,是不捨產後二字)
防風,附子(炮),牛膝(酒浸),白朮(炒),羌活,人參,肉桂,黃耆(炒,各一錢),川芎,熟地(各一錢),芍藥(炒),杜仲(薑汁炒),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
白話文:
腳氣
**《大全》**中提到,產後婦女如果體內有熱悶氣上衝的情況,轉變成腳氣是什麼原因呢?回答說,產婦生產後身體虛弱,容易產生熱氣,如果又因為春夏時節貪涼,過度接觸潮濕地面,腳又直接接觸地面,就會導致腳氣。這種腳氣的症狀是發熱、胸悶、抽搐、驚悸、心煩、想吐、氣往上衝,這些都是腳氣的表現。可以服用小續命湯(藥方在後面中風條中),服用兩三劑一定會好。如果醫生誤用攻逐敗血的藥物,反而會使身體的血更虛,病症更嚴重。
陳無擇評論說,腳氣固然是常見的疾病,但沒有聽說過產後會轉變成腳氣的。我曾經讀過《千金方》,看到裡面說產婦多有這種疾病的說法,因此推斷出這個病症,文字表達會讓人誤解。如果產婦是熱悶氣上衝,怎麼能直接服用續命湯呢?這藥本來是治療少陽經中風的,並非能治療所有經絡的腳氣。必須根據腳氣的治療方法,針對陰陽經絡進行調理。這屬於專業領域,不可以輕率論斷。既然這不是產後常見的疾病,就不再多加引述。
**《準繩》**中說,陳無擇雖然有這個觀點,但使用小續命湯加減後,效果都很好。所以《百問》中說,寒邪侵入三陽經,表現為身體發冷,用小續命湯治療(加入生薑汁效果更快)。暑邪侵入三陰經,表現為身體發熱,用小續命湯(去掉附子,桂枝減半)治療。如果煩躁嚴重,用紫雪丹效果最好(我採用《百問》中的加減方法,希望後人都能得到治療)。如果沒有紫雪丹,可以用真薄荷煎冷水後服用。(樓氏說,所有藥方都必須與四物湯各服一半)。
薛氏認為,上述情況應該以補氣血為主,輔助使用小續命湯和寄生湯。如果沒有效果,就用大防風湯。
曾經有一位產婦患了上述病症,有人用獨活寄生湯治好了,後來又復發,再服之前的藥方後,汗如水般流出,而且出現口噤、吐痰的情況。我用十全大補湯,加倍養血氣,病情逐漸好轉。後來食慾越來越差,身體日漸消瘦,吐痰像湧出來一樣。這是命門火衰,脾土虛寒,用八味丸和加味歸脾湯治療,各種症狀逐漸消退,肌肉也慢慢長出來了。
獨活寄生湯,可以治療肝腎虛弱,或是長期處於潮濕寒冷的地方,或是洗完腳後吹到風,導致濕毒入侵,引起兩條小腿無力、抽筋疼痛、麻木虛弱,或是皮膚破裂,腳踝腫脹沉重。也專門治療產後腳氣。
藥方組成:川獨活(12克),桑寄生(如果沒有可以用續斷代替),杜仲(炒過),牛膝(去掉蘆頭,用酒浸泡),細辛,官桂(不見火),白茯苓,防風,川芎,當歸,人參,熟地黃(用酒洗過),芍藥,秦艽(各8克),甘草(炙過,4克)
用法:將藥材切碎,每次取12克,加生薑五片,用水煎煮,溫服。
大防風湯,可以治療陰虛邪氣侵襲,腿膝腫痛等症。(按:這兩個藥方都是從小續命湯變化而來,只是去掉了麻黃,加上了四物湯,主要是考慮到產後虛弱的情況)
藥方組成:防風,附子(炮製過),牛膝(用酒浸泡),白朮(炒過),羌活,人參,肉桂,黃耆(炒過,各4克),川芎,熟地(各4克),芍藥(炒過),杜仲(用薑汁炒過),甘草(炙過,各2克)
用法:將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