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八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5)

1. 腹痛

玄胡索,桂心(各半兩),當歸(一兩)

上為細末,熱酒調下二錢。

香桂散,治產後臍下疼痛不止。

當歸,川芎(各二錢半),桂心(半兩)

上為細末,分為三服,每服酒一盞煎三五沸,更入童便少許,煎至七分,溫服,甚者不過再服,即瘥。

當歸血竭丸,治產後惡露不下,結聚成塊,心胸痞悶及臍下堅痛。(破血為主)

當歸,血竭,芍藥,蓬朮(炮,各二兩),五靈脂(四兩)

上為細末,醋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酒送下。

當歸養血丸,治產後惡血不散,發渴,心腹疼痛及惡露不快,臍下急痛,連及腰足疼痛。(凡產後腳腰疼痛,屬瘀血流注者多,今人不知,往往誤治,而以大補為主,遂至日久不治,又或有風寒襲之者,亦不可驟補也。此方行瘀最良,去風未善,別宜簡擇)

當歸,赤芍,牡丹皮,玄胡(各二兩),桂心(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三四十丸,痛甚者細嚼下。

紫金丸,治產後惡露不快,腰腹小腹如刺,時作寒熱頭痛,不思飲食,亦治久有瘀血,月水不調,亦可療心痛。(產後瘀血要藥。即失笑散之變)

五靈脂(水淘去土石,焙乾,炒為末),真蒲黃(各等分)

上以好米醋調五靈脂,慢火熬成膏,次以蒲黃末搜和,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水與童便各半盞煎至七分,令藥化溫服之,少頃再一服,惡露即下,久有瘀血成塊,月信不利者,並用酒磨下。

玉燭散,治產後惡露不盡,臍腹疼痛,大便燥結,時發寒熱。

當歸,川芎,赤芍,熟地,大黃,朴硝,甘草(各一錢半)

上作一服,水煎,食前溫服(此河間法也,四物合大承氣主之。蓋咸走血之意)。諸方治敗血作痛,皆是溫劑,熱則流通之理。惟此一方,卻是涼劑,蓋為敗血凝滯發熱,大便燥結者設也,非大便燥結者,慎不可用。

枳實芍藥散,《金匱》云: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此方主之。(一貴內產後脈沉小如絲,腹痛不能食,聞藥則嘔,以此方三服而愈)

枳實(炒令黑。勿太過),芍藥(各等分)

上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下瘀血湯,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宜此方。(此仲景方也,又為經水不利要藥)

大黃(二兩),桃仁(二十枚),䗪蟲(二十枚,炒,去足)

上三味末,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豚肝者,即乾血之下也,新血二字非)

保命方,治血暈血結,或聚於胸中,或偏於小腹,或連於脅肋,四物湯四兩,倍當歸、川芎,加鬼箭羽、紅花、玄胡各一兩,同為粗末,加下四味,煎調沒藥散服。

白話文:

腹痛

  • 玄胡索桂心當歸散:玄胡索、桂心各半兩,當歸一兩,磨成細粉,用熱酒調服二錢。
  • 香桂散:治療產後肚臍下方疼痛不止。當歸、川芎各二錢半,桂心半兩,磨成細粉,分成三份,每次用酒一杯煎煮三五滾,再加入少許童子小便,煎到剩七分時溫服。病情嚴重者可再服一次,即可痊癒。
  • 當歸血竭丸:治療產後惡露不下,結成硬塊,導致胸悶、肚臍下方堅硬疼痛(主要作用是破血)。當歸、血竭、芍藥、炮製過的蓬朮各二兩,五靈脂四兩,磨成細粉,用醋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溫酒送服。
  • 當歸養血丸:治療產後惡露不散,口渴,心腹疼痛,以及惡露排出不暢,肚臍下方急痛,牽連腰腿疼痛。(產後腰腿疼痛多因瘀血流動所致,現在的人不了解,常常誤以為要大補,導致病情拖延不癒。有風寒侵襲時也不可貿然進補。此方活血化瘀效果最好,但祛風效果不佳,需要慎重選擇使用。)當歸、赤芍、牡丹皮、玄胡各二兩,桂心一兩,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用酒送服三四十丸,疼痛劇烈者可細嚼慢嚥服用。
  • 紫金丸:治療產後惡露排出不暢,腰腹、小腹像針刺般疼痛,時而發冷發熱、頭痛、不想吃東西,也治療長期瘀血、月經不調,還可以治療心痛。(是產後化瘀的主要藥方,是失笑散的改良版)。五靈脂(用水淘洗去除泥沙,焙乾,炒過後磨成粉)、真蒲黃(等量)。先用好米醋調和五靈脂,用小火熬成膏狀,再加入蒲黃末調和均勻,做成櫻桃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水和童子小便各半杯煎至七分,等藥化開後溫服,過一會兒再服一次,惡露便會排出。長期瘀血成塊、月經不順者,可用酒磨服。
  • 玉燭散:治療產後惡露不盡,肚臍腹部疼痛,大便乾燥,時常發冷發熱。當歸、川芎、赤芍、熟地、大黃、朴硝、甘草各一錢半。將以上藥材煎煮,飯前溫服。(這是河間學派的方法,用四物湯合大承氣湯來治療,因為鹹味能入血。其他治療敗血疼痛的方子多為溫熱藥劑,利用熱能使血脈暢通。只有此方用寒涼藥,是為了治療因敗血凝滯而發熱、大便乾燥的情況,如果沒有大便乾燥症狀,不可輕易使用。)
  • 枳實芍藥散:出自《金匱要略》,說產後腹痛、煩躁不安無法入睡,可以用此方治療。(曾有產婦產後脈象微弱如絲,腹痛難忍,不能進食,聞到藥味就想吐,用了此方三劑就痊癒了。)枳實(炒至發黑,不要過度),芍藥(等量),將以上藥材搗成散劑,每次服用一小勺,每日三次,還可以治療癰腫膿瘡,用麥粥送服。
  • 下瘀血湯:產婦腹痛,通常用枳實芍藥散治療,如果沒有效果,說明腹中有乾血積聚在肚臍下方,應該用此方治療。(此方出自張仲景,也是治療月經不調的重要藥方。)大黃二兩,桃仁二十枚,䗪蟲(炒過,去除足部)二十枚。將以上三味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四顆藥丸,用酒一杯煎煮一顆藥丸,取八合,一次性服下,會排出像豬肝一樣的新鮮血塊。(所謂“豚肝”指的就是乾血排出,並非指真正的新鮮血。)
  • 保命方:治療因血暈或血結造成的各種不適,如聚集在胸中、偏於小腹,或連帶脅肋疼痛。用四物湯四兩,增加當歸和川芎的用量,加鬼箭羽、紅花、玄胡各一兩,一同磨成粗末,再加入以下四味藥材,煎煮後調入沒藥散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