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九 (2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27)

1. 胎不長

大全,云:妊娠不長者,因而宿疾,或因失調,以致臟腑衰損,氣血虛弱,而胎不長也。當治其疾疚,益其氣血,則胎自長矣。

薛氏,曰:前證更當察其經絡,審其所因而治之。

一妊婦胎六月,體倦懶食,面黃晡熱,而胎不長,因勞欲墜,此脾氣不足也,用八珍湯,倍加參、朮、茯苓三十餘劑,脾胃漸健,胎安而長矣。

一妊婦因怒,寒熱往長,內熱晡熱,脅痛嘔吐,胎至八月而不長,此因肝脾鬱怒所致,用六君加柴胡、山梔、枳殼、紫蘇、桔梗病愈,而胎亦長矣。

安胎白朮散,治妊娠宿有冷,胎痿不長,或失於將理,傷胎多墮,引藥補榮衛,養胎氣。

白朮,川芎(各一兩),吳茱萸(湯泡,半兩),甘草(炙,一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下,忌生冷果實。(天地以大,氣春生夏長,人身以心肝應之,若有宿冷者,春氣不溫也,以吳茱萸溫之;胎痿不長者,夏氣不大也,以川芎大之;白朮、甘草,乃培土以補其母也。以此為法,思過半矣)

黃耆湯,治妊娠胎不長,安胎和氣,思食,利四肢。

黃耆(炒),白朮(炒),白茯苓,前胡,人參(各七分半),川芎,甘草(炒,各五分)

上㕮咀,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食前服。(此方悉以補氣為主,而前胡散結氣,川芎行結血,皆所助其生長也。觀其主治,乃得其妙)

長胎白朮丸,治孕婦宿有風冷,胎痿不長,或將理失宜,傷動胎氣,多致損墮,常服益血保胎,調補衝任。

白朮,川芎,阿膠,生地(各六分),當歸(一兩),牡蠣(二分),川椒(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此方以風冷而用川椒、川芎,以傷動而用白朮、牡蠣、阿膠、生地。涼血固胎,不多用者,畏其涼也。當歸一兩,其血中之主藥歟,故以為君。分兩奇)

人參丸,治妊娠胎不長,宜服養胎。(此方助生氣,寬中育胎,又是一法)

人參,白茯苓,當歸,柴胡,刺薊,厚朴,桑寄生(各一兩),枳殼(七錢半),甘草(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溫水下。

白話文:

胎不長

《大全》說:懷孕後胎兒沒有正常成長,可能是因為原本就有舊疾,或是因為身體失調,導致臟腑功能衰退、氣血虛弱,所以胎兒無法成長。應該要先治療疾病,補充氣血,胎兒自然就會成長。

薛氏說:以上的情況,更應該仔細檢查經絡,了解導致的原因,然後對症治療。

有個孕婦懷孕六個月,感到身體疲倦、不想吃東西、臉色蠟黃、傍晚發熱,而且胎兒沒有成長,因為勞累而有流產的跡象,這是脾氣虛弱的緣故。用八珍湯,加倍人參、白朮、茯苓,服用三十多劑後,脾胃逐漸強健,胎兒也安穩成長了。

另一個孕婦因為生氣,出現忽冷忽熱、內熱、傍晚發熱、胸脅疼痛、嘔吐等症狀,胎兒到了八個月還沒有成長,這是因為肝脾鬱悶生氣所導致的。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山梔、枳殼、紫蘇、桔梗後,病就痊癒了,胎兒也開始成長了。

安胎白朮散,可以治療孕婦原本體質虛寒,胎兒發育遲緩,或是因為沒有好好調養,傷害到胎兒容易流產,用藥可以補充營養、保護胎氣。

藥方組成:白朮、川芎各一兩,吳茱萸(用熱水泡過)半兩,炙甘草一兩半。

把藥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在飯前用溫酒調服,忌食生冷食物。(天地間的氣,春天生長,夏天長大,人體的生理機能與心肝相應。如果有舊的寒氣,春天就無法溫暖身體;胎兒發育遲緩,表示夏天的陽氣不足,因此用吳茱萸來溫暖身體,用川芎來使陽氣旺盛。白朮和甘草是培補脾胃,以補養母親的身體。掌握這個原則,就成功一半了。)

黃耆湯,可以治療孕婦胎兒不成長,有安胎和順氣的作用,可以增進食慾,改善四肢無力。

藥方組成:炒黃耆、炒白朮、白茯苓、前胡、人參各七分半,川芎、炒甘草各五分。

把藥稍微搗碎,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用水煎煮,在飯前服用。(這個藥方主要以補氣為主,前胡可以疏散鬱結的氣,川芎可以活血化瘀,都是幫助胎兒成長的。觀察它的主要功效,就可以了解它的奧妙。)

長胎白朮丸,可以治療孕婦原本有風寒、胎兒發育遲緩,或是因為調養不當,傷到胎氣容易流產,經常服用可以補血保胎,調理衝脈和任脈。

藥方組成:白朮、川芎、阿膠、生地各六分,當歸一兩,牡蠣二分,川椒三分。

把藥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這個藥方因為風寒而用川椒、川芎,因為傷到胎氣而用白朮、牡蠣、阿膠、生地。用涼性的藥來涼血固胎,用量不多是因為害怕藥性太涼。當歸用量一兩,是藥方中補血的主要藥物,所以作為君藥,藥物的份量很特別。)

人參丸,可以治療孕婦胎兒不成長,適合服用來養胎。(這個藥方可以幫助生長氣,寬胸理氣、促進胎兒發育,是另一種治療方法。)

藥方組成:人參、白茯苓、當歸、柴胡、刺薊、厚朴、桑寄生各一兩,枳殼七錢半,甘草半兩。

把藥磨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在飯前用溫水送服。

2. 先期欲產過期不產

大全,云:婦人懷胎,有七月八月而產者,有至九月十月而產者,有經一年二年,乃至四年而後產者,各依後治法。

樓氏,曰:先期欲產者,涼血安胎;過期不產者,補血行滯。

薛氏,曰:一妊婦八個月,胎欲墜,似產,臥久少安,日晡益甚,此氣血虛弱也,朝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隨愈,更以八珍湯,數劑而安。

知母丸,治妊娠日月未足而痛,如欲產者,兼治產難及子煩。(治子煩、胎熱妙劑)

知母不拘多少,為細末,煉蜜丸,如雞頭實大,溫酒嚼下,日三服。一方丸如桐子大,粥飲下二十丸。

槐子丸,治妊娠月數不足,而似欲產腹痛者。

槐子,蒲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蜜丸,如桐子大,溫酒下二十丸,以痛止為度。(此方與治胞衣不下蒲黃酒同,而一以酒煎作湯,一以蜜丸酒下。煎丸分兩雖殊,而其藥則一也。宜致思之)

又方,取蒲黃篩過,如棗核大,以井華水調服。

又方,搗菖蒲根汁一二升,灌喉中。

又方,梁上塵、灶突墨,同為末,空心溫酒服方寸匕。

加味四物湯,治過月不產者,用此補血行滯。

四物湯,香附,桃仁,枳殼,縮砂,紫蘇

上用水煎服,即生。

白話文:

《醫學大全》說:婦人懷孕,有的七、八個月就生產,有的到九、十個月才生產,也有經過一年、二年,甚至四年才生產的,都依照後面的方法治療。

《樓氏醫書》說:懷孕早期就想生產的,要用涼血安胎的方法;懷孕過期還不生的,要用補血、疏通氣血的方法。

《薛氏醫書》說:有一個孕婦懷孕八個月,胎兒好像要掉出來一樣,感覺快要生產了,躺久一點會稍微好一些,但到了下午就更加嚴重,這是氣血虛弱的緣故,早上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茯苓、半夏,很快就好轉,再用八珍湯,服用幾劑就平安無事了。

《知母丸》:治療懷孕還沒到足月,就疼痛、好像要生產的狀況,也治療難產和胎兒躁動不安。(治療胎兒躁動不安、胎熱的良方)

知母不論多少,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雞頭實一樣大,用溫酒嚼服,一天三次。另一個做法是做成像桐子一樣大的丸子,用稀粥送服二十丸。

《槐子丸》:治療懷孕月數還沒到,就感覺快要生產、肚子疼痛的狀況。

槐子、蒲黃(各等分)

以上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丸子,像桐子一樣大,用溫酒送服二十丸,以疼痛停止為標準。(這個方子跟治療胎盤不下時用的蒲黃酒相同,一個是用酒煎成湯,一個是用蜜做成丸子用酒送服。煎的和做成丸子的藥材比例雖然不同,但藥材本身是相同的,應該仔細思考它們的道理。)

另一個方子:取蒲黃篩過,像棗核一樣大,用井水調服。

另一個方子:搗爛菖蒲根,取汁一、二升,灌入喉嚨。

另一個方子:取房梁上的灰塵、灶台煙囪的黑色煙灰,一起磨成粉,空腹用溫酒送服一小匙。

《加味四物湯》:治療懷孕過期不生產的,用這個方子來補血、疏通氣血。

四物湯,加上香附、桃仁、枳殼、縮砂、紫蘇

用水煎服,就會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