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九 (2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25)

1. 胎墮後為半產

人參湯,治半產後,血下過多,心驚體顫,頭目運轉,或寒或熱,臍腹虛脹疼痛。

人參(《別錄》謂人參能治心腹鼓痛,此用之,蓋虛痛也,若實痛則不宜矣),麥門冬(去心),生乾地黃,當歸(洗),芍藥(炒),黃耆,白茯苓,甘草(炙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前溫服。

人參黃耆湯,治小產氣虛,血下不止。(脾統血,氣載血,此方最妙)

人參,黃耆(炒),白朮(炒),當歸,白芍藥,艾葉(各一錢),阿膠(炒二錢)

上作一劑,水煎服。

龍骨散,治因損娠下,惡血不止。(此重在惡血不止,故姜艾之用也)

龍骨,當歸,地黃(各二兩),芍藥,地榆,乾薑,阿膠(各一兩半),艾葉(一兩,炒),蒲黃(一兩二錢半),牛角鰓(炙焦,二兩半)

上為細末,食前用米飲調下二錢。

全生活血湯,治婦人分娩,及半產漏下,昏冒不省,瞑目無所知覺,此因血暴亡,心神無所養也,用此補血升陽。(陰從陽升,故用藥如此)

升麻(三陰三陽之氣俱升),白芍藥(各三錢),當歸(酒洗),葛根,柴胡(去苗),羌活,獨活,防風,甘草(炙,各二錢),川芎,藁本(各一錢五分),生地黃(夏月加),熟地黃(各一錢),蔓荊子細辛(各五分),紅花(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前稍熱服。

以上治血下過多之劑。

生地黃湯,治妊娠胎氣損動,氣血不調,或跌撲閃墜,以致胎墮,墮後惡滯不盡,腹中絞痛。

生乾地黃(一兩),大黃(暴煨),芍藥,白茯苓,當歸,細辛,黃芩,甘草(炙),桂(去粗皮,各半兩)(妙在桂與大黃同用,然須認病真切方可)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薑、大棗拍碎同煎,至一盞,去滓,不拘時溫服。

當歸酒,治妊娠墮胎後,血不出。

當歸(炙令香),芍藥(炒,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無灰酒一盞,入生地黃汁一合,銀器內慢火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以惡血下為度。(產後忌芍藥,而此以血不出者用之,要知與當歸同用,以無灰酒、生地汁同煮,則不收斂,而入肝行血矣)

烏金散,治妊娠墮胎後,血不下,兼治諸疾血病。

好墨(二兩,折二寸挺子,燒通赤,用好醋一升,蘸七遍,又再燒通赤放冷,另研為末),沒藥(研),麒麟竭(各二錢半),麝香(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溫酒調下一錢匕。如血迷心,用童便加酒調下二錢匕。

紅藍花散,治墮胎後血不出,奔心悶絕,不識人。(二方俱宜合之,以備緩急)

紅藍花(微炒),男子發(燒存性),京墨(燒紅),血竭(研),蒲黃(隔紙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童便小半盞調二錢,服之立效。

白話文:

人參湯,治療半產(小產)後,出血過多,引起心悸、身體顫抖、頭暈眼花、時冷時熱、肚臍周圍腹部虛脹疼痛。

藥方組成:人參(《別錄》中提到人參能治心腹脹痛,這裡用它,是因為屬於虛弱引起的疼痛,如果是實質性的疼痛就不適合使用),麥門冬(去心),生地黃,當歸(洗過),芍藥(炒過),黃耆,茯苓,甘草(炙過,以上各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三錢,加水一杯煎煮至七分,飯前溫服。

人參黃耆湯,治療小產後氣虛,導致出血不止。(中醫認為脾主管血液,氣能承載血液,此方效果很好)

藥方組成:人參、黃耆(炒過)、白朮(炒過)、當歸、白芍藥、艾葉(各一錢),阿膠(炒過,二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作為一劑,用水煎服。

龍骨散,治療因傷損胎兒導致出血,惡露不止。(此方重點在於止惡露不止,所以用到乾薑和艾葉)

藥方組成:龍骨、當歸、生地黃(各二兩),芍藥、地榆、乾薑、阿膠(各一兩半),艾葉(炒過,一兩),蒲黃(一兩二錢半),牛角腮(炙焦,二兩半)。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飯前用米湯調服二錢。

全生活血湯,治療婦女分娩或半產後,惡露不斷,出現昏迷、不省人事、閉眼沒有知覺,這是因為大量失血,心神得不到滋養,所以用此方補血、升陽。(陰氣隨著陽氣上升,因此用藥如此)

藥方組成:升麻(可以使三陰三陽之氣都上升)、白芍藥(各三錢),當歸(用酒洗過)、葛根、柴胡(去苗)、羌活、獨活、防風、甘草(炙過,各二錢),川芎、藁本(各一錢五分),生地黃(夏天加)、熟地黃(各一錢),蔓荊子、細辛(各五分),紅花(三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水兩杯煎至一杯,去除藥渣,飯前稍微加熱後服用。

以上是治療出血過多的藥方。

生地黃湯,治療懷孕期間胎氣不穩,氣血失調,或者因跌倒、摔倒等導致流產,流產後惡露排不乾淨,腹部絞痛。

藥方組成:生地黃(一兩),大黃(用火快速烤過)、芍藥、茯苓、當歸、細辛、黃芩、甘草(炙過),桂枝(去掉粗皮,各半兩)(此方妙在於桂枝與大黃同用,但必須準確判斷病情才能使用)。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水一杯半,放入生薑、大棗拍碎一起煎煮至一杯,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當歸酒,治療懷孕流產後,惡露排不出來。

藥方組成:當歸(炙烤至香)、芍藥(炒過,各二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三錢,用沒有灰的酒一杯,加入生地黃汁一合,在銀器中用小火慢煮至七分,去除藥渣溫服,以惡露排出為止。(產後忌用芍藥,這裡是因為惡露排不出才使用,要知道和當歸一起用,再以無灰酒、生地汁一起煮,就不會收斂,而是進入肝經行血)

烏金散,治療懷孕流產後,惡露排不出,兼治各種血病。

藥方組成:好墨(二兩,折斷二寸長,燒至通紅,用好醋蘸七遍,再燒至通紅放冷,另外研磨成粉)、沒藥(研磨成粉)、麒麟竭(各二錢半)、麝香(一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用溫酒調服一錢匙。如果因失血導致昏迷,用童子尿加酒調服二錢匙。

紅藍花散,治療流產後惡露排不出,導致心慌胸悶,昏迷不省人事。(這兩個藥方可以合用,以備不時之需)

藥方組成:紅藍花(稍微炒過)、男子頭髮(燒成灰)、墨(燒紅)、血竭(研磨成粉)、蒲黃(隔紙炒過,各等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少許童子尿調服二錢,立即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