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九 (17)
卷之九 (17)
1. 小便不通
薛氏,曰:前證亦有脾肺氣虛,不能下輸膀胱者;亦有氣熱鬱結膀胱,津液不利者;亦有金為火爍,脾土濕熱甚而不利者。更當詳審施治。
司徒李杏岡仲子室孕五月,小便不利,諸藥不應。余曰:非八味丸不能救。不信,別用分利之藥,肚腹腫脹,以致不起。
儒者王文遠室患此,小腹腫脹,幾至於殆,用八味丸一服,小便滴瀝,再以前丸料加車前子一劑即利,肚腹頓空而安。
仲景,云: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臥而反得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即八味丸,方見虛勞,每以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日再服。)
冬葵子散,治孕婦轉胞,小便不通,及男子小便不通,皆效。
冬葵子,山梔子(炒),滑石(各半兩),木通(三錢)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溫服。外以冬葵子、滑石、梔子為末,田螺肉搗膏,或蔥汁調膏貼臍中立通。
全生茯苓散,治妊娠小便不通。
赤茯苓,冬葵子(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空心服。濟生方加發灰少許,極效。
葵榆湯,治妊娠小便不通,臍下妨悶,心神煩亂。
葵子(研),榆白皮(切,各一兩)
上水煎,分三服。
獨聖散,治妊娠小便不通。
蔓荊子為末,每服二錢,食前,濃煎蔥白湯調下。(蔓荊子涼諸經之血,其性輕揚,有升一之義)
歸母苦參丸,治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
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兩。
雜方,治妊娠卒不得小便。
杏仁去皮尖,炒黃,搗丸如綠豆大,燈心湯吞七粒。一方搗杏仁入滑石末,飯丸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白湯下。一方滑石為末,水和塗臍下。一方車前子搗汁,調滑石末塗臍周圍四寸,熱易之。一方紫菀為丸,井華水調下二錢。一方桑螵蛸搗末,米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薛氏說:之前提到的小便不通,有的是因為脾肺氣虛,無法將水分順利向下輸送到膀胱;有的是因為氣熱鬱結在膀胱,導致津液運行不暢;也有的是因為金(肺)被火(心)所耗,脾土濕熱嚴重而造成不利。這些都需要仔細辨別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司徒李杏岡的媳婦懷孕五個月,小便不通,吃了很多藥都沒效。我說:「只有用八味丸才能救。」他們不相信,另外用了利尿的藥,結果肚子脹得更厲害,最後導致無法起身。
有個叫王文遠的讀書人,他的妻子也得了這個病,小腹腫脹,幾乎要沒命了。我給她吃了一服八味丸,小便開始滴滴答答地出來,再用之前的藥方加車前子,吃一劑就好多了,肚子立刻消脹而痊癒。
張仲景說:有人問,婦女的病,飲食正常,卻感到煩躁發熱,不能平躺,反而要靠著東西才能稍微休息,這是什麼原因?張仲景回答:「這叫做轉胞,是膀胱被束縛而不能排尿,因為胞系(子宮韌帶)歪斜了,所以導致這種病。只要能利小便就能痊癒,應該服用腎氣丸(也就是八味丸)。(這個藥方在虛勞篇有記載,每次用酒送服十五到二十丸,一天服用兩次。)」
冬葵子散,可以治療孕婦轉胞造成的小便不通,以及男子小便不通,效果都很好。
藥方:冬葵子、炒過的梔子、滑石(各半兩)、木通(三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空腹時溫服。另外將冬葵子、滑石、梔子磨成粉,用田螺肉搗成泥,或是用蔥汁調成膏,貼在肚臍上,可以立刻通暢小便。
全生茯苓散,可以治療妊娠小便不通。
藥方:赤茯苓、冬葵子(等量)。
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空腹服用。濟生方中,加入少許頭髮燒成的灰,效果非常好。
葵榆湯,可以治療妊娠小便不通,臍下悶痛,心神煩亂。
藥方:葵子(磨碎)、榆白皮(切片,各一兩)。
用水煎煮,分三次服用。
獨聖散,可以治療妊娠小便不通。
藥方:蔓荊子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飯前用濃煎的蔥白湯送服。(蔓荊子性涼,可以清熱涼血,並且其性輕揚,有上升的作用)
歸母苦參丸,可以治療妊娠小便困難,但飲食正常的情況。
藥方: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用蜂蜜煉製成丸,如小豆大小,每次服用三丸,可以增加到十丸。男子服用時,可以加入半兩滑石。
其他雜方,治療妊娠突然不能小便的情況。
方法一:將杏仁去皮尖,炒黃,搗成丸,如綠豆大小,用燈心草湯送服七粒。 方法二:將杏仁搗碎加入滑石粉,用飯做成丸,如小豆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方法三:將滑石磨成粉,用水調成糊,塗抹在肚臍下方。 方法四:將車前子搗汁,調入滑石粉,塗抹在肚臍周圍四寸的地方,變熱就換新的。 方法五:將紫菀做成丸,用井水調服二錢。 方法六:將桑螵蛸搗碎磨成粉,用米湯送服一匙羹,一天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