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九 (9)
卷之九 (9)
1. 瘧疾
柴胡散,治妊娠瘧疾。(此大柴胡湯法也,惟外邪未解,而內熱實甚者,宜之。然須酌用)
柴胡(二錢),生大黃(二錢),生黃芩(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水煎,臨發日,五更溫服,取利為度。
又方(此方傷暑而內有痰熱、多煩渴者宜之)
常山,石膏(各一兩),黃芩,甘草(炙,各半兩),烏梅(七個)
上細切,以水酒各一碗浸一宿,平旦,煎至一碗,去滓,分二服,臨發時服。
上二方,犯常山、大黃吐下之劑,若六脈浮緊有力,中有頑痰積熱者用之,所謂有故無殞也。其他療治方法,已備雜證瘧門。若熱甚恐致動胎者(若果內熱之極,必須用藥以清之),亦如傷寒熱病治方,以白藥子、伏龍肝等,塗臍上下可也。
白話文:
瘧疾
柴胡散,用來治療懷孕期間罹患的瘧疾。(這個藥方基本上是大柴胡湯的變通用法,但只適用於外感病邪還沒解除,體內熱象卻非常嚴重的狀況。然而,用藥時必須謹慎斟酌。)
藥材組成:柴胡(八克),生大黃(八克),生黃芩(六克),甘草(四克)
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成一劑,在瘧疾發作的前一天清晨溫服,以排便順暢為目標。
另外一個藥方(這個藥方適用於因中暑而導致體內有痰熱、經常感到煩躁口渴的人)
藥材組成:常山、石膏(各四兩,約為15克),黃芩、炙甘草(各二兩,約為7.5克),烏梅(七個)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一碗水和一碗酒浸泡一個晚上,在早晨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分成兩次服用,在瘧疾發作前服用。
以上兩個藥方都使用了常山、大黃這類具有催吐和瀉下作用的藥材,如果患者的六脈浮緊有力,體內又有頑固的痰和積熱,就可以使用這些藥方,這就是所謂「有病用藥,不會有損害」。至於其他治療瘧疾的方法,都已經在瘧疾相關的章節中詳細說明了。如果熱象非常嚴重,可能導致胎動不安,(如果體內熱到極點,必須用藥來清除熱邪),可以參考治療傷寒熱病的方法,用白藥子、伏龍肝等藥物塗抹在肚臍上下,這樣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