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八 (2)
卷之八 (2)
1. 惡阻
上㕮咀,加生薑三片,水煎,空心服,兼服後茯苓丸。《千金方》無旋覆花,有紫蘇葉、細辛。有熱加黃芩。有客熱煩渴口瘡,去橘皮、細辛,加前胡、知母各七分半。若腹冷下利,去地黃,加炒桂心五分(有熱是內熱,有客熱是邪熱,桂心炒用,即不墮胎,然非真腹冷不利者,不宜)。若胃中虛熱,大便秘,小便赤澀,去地黃,加大黃七分半,黃芩一錢。
(加大黃又是一案)
陳皮半夏湯,治懷妊氣血不足,胎氣始盛,逆動胃氣,惡阻嘔吐,不進飲食。
陳皮(去白,鹽水炒),茯苓(各一錢),半夏(制,一錢半),子芩(淡薑汁炒),枳殼(麩炒),紫蘇(各八分),甘草(炙,五分)
上切一劑,生薑三片,水一盅,煎七分,食遠溫服。
旋覆花湯,療妊娠六七月間,胎不安常處,亦治阻病。(補脾利氣,行痰水)
旋覆花(五分),白朮,厚朴,枳殼,黃芩,茯苓(各一錢五分),半夏,芍藥,生薑(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水煎,食前溫服。
縮砂二陳湯,治妊娠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嘔吐不止,(此方有辛散酸收之妙)
半夏,陳皮(去白),砂仁(炒,各一錢),白茯苓(二錢),甘草(炙,五分)
上加生薑三片,棗一枚,烏梅肉少許,水煎服一二劑,後服茯苓丸。
參橘散,治妊娠惡阻,吐逆痰水,不食,心虛煩悶。(重在心虛煩悶,故用麥門、竹茹)
人參,橘皮(去白),茯苓,麥門冬(去心),白朮,厚朴(薑汁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加生薑七片,竹茹如彈子大,水煎服。
青竹茹湯,妊娠惡阻,嘔吐不食。(此方清而不寒,自是一法)
竹茹(彈子大一團),橘皮,白茯苓(各一錢半),半夏(湯泡七次),生薑(各二錢)
上銼,水煎溫服,忌羊肉餳鮓等物。
蘆根湯,治妊娠嘔吐不食,兼吐痰水。(清肺胃,降逆氣,散滯氣,而不用半夏,又是一法)
生蘆根(七分),橘紅(四分),生薑(六分),檳榔(二分),枇杷葉(三分)
上切,以水二盞煎七分,空心熱服。
一方,治妊娠惡食,心中煩憒,熱悶嘔吐。
青竹茹,麥門冬(各三兩),前胡(二兩),橘皮(一兩),蘆根(一兩)
如體熱,四肢煩熱,加地骨皮一兩。
上切細,以水一大升煮半升,去渣,分兩服,食前服。
人參半夏丸,治妊娠惡阻酸心,胸腹冷痛,吐逆不食。
人參,半夏(湯泡七次),乾生薑(各半兩)
上為末,以生地黃汁浸蒸餅為丸(生地汁浸蒸餅法,不特製半夏之燥,而又不傷血分,妙妙),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飲下。
樓氏曰:《大全》方論半夏動胎而不用,今仲景豈獨不知此,而用於此方乎?予治妊娠阻病,累用半夏,未嘗動胎也。經云有故無殞是也。
白話文:
惡阻
將藥材稍微搗碎,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在空腹時服用,同時搭配服用後茯苓丸。《千金方》這個方子沒有旋覆花,但有紫蘇葉和細辛。如果出現發熱症狀,就加入黃芩。如果出現因外來邪熱引起的煩躁口渴、口腔潰瘍,就去掉橘皮和細辛,加入前胡和知母各七分半。如果腹部發冷、腹瀉,就去掉地黃,加入炒過的桂心五分(發熱是指體內發熱,外來邪熱是指因外感引起的發熱,用炒過的桂心可以避免墮胎,但如果不是真正的腹冷腹瀉,就不適合使用)。如果胃裡有虛熱,大便乾燥,小便赤黃澀痛,就去掉地黃,加入大黃七分半,黃芩一錢。
(加入大黃是另一種治療方案)
陳皮半夏湯,治療懷孕期間氣血不足,胎氣開始旺盛,向上衝逆影響胃氣,導致孕吐、食慾不振。
陳皮(去白,用鹽水炒過),茯苓(各一錢),半夏(製過,一錢半),子芩(用淡薑汁炒過),枳殼(用麩皮炒過),紫蘇(各八分),甘草(炙過,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成一劑,加入三片生薑,用一盅水煎煮至七分,在飯前溫服。
旋覆花湯,治療懷孕六七個月時,胎兒不安穩,也治療孕吐。(此方能補脾、利氣、化痰濕)
旋覆花(五分),白朮、厚朴、枳殼、黃芩、茯苓(各一錢五分),半夏、芍藥、生薑(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作成一服,用水煎煮,在飯前溫服。
縮砂二陳湯,治療懷孕期間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嘔吐不止。(此方有辛散和酸收的功效)
半夏、陳皮(去白)、砂仁(炒過,各一錢),白茯苓(二錢),甘草(炙過,五分)
加入三片生薑、一顆棗,少許烏梅肉,用水煎煮,服用一到兩劑後,再服用茯苓丸。
參橘散,治療孕吐,吐出痰水,食慾不振,心虛煩悶。(此方重點在於治療心虛煩悶,所以加入麥門冬和竹茹)
人參、橘皮(去白)、茯苓、麥門冬(去心)、白朮、厚朴(用薑汁炒過,各一錢),甘草(炙過,五分)
將以上藥材作成一服,加入七片生薑,以及如彈珠大小的竹茹,用水煎煮服用。
青竹茹湯,治療孕期嘔吐,食慾不振。(此方清熱而不寒涼,自有其獨特之處)
竹茹(如彈珠大小一團),橘皮、白茯苓(各一錢半),半夏(用湯泡過七次),生薑(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溫服,忌食羊肉、醃製食品等。
蘆根湯,治療孕期嘔吐,食慾不振,同時吐出痰水。(此方能清肺胃,降逆氣,散滯氣,而且不用半夏,自有其獨特之處)
生蘆根(七分),橘紅(四分),生薑(六分),檳榔(二分),枇杷葉(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兩盞水煎煮至七分,在空腹時熱服。
另一方,治療孕期厭食,心中煩躁,發熱胸悶,嘔吐。
青竹茹、麥門冬(各三兩),前胡(二兩),橘皮(一兩),蘆根(一兩)
如果身體發熱,四肢煩躁發熱,加入地骨皮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細,用一大升水煮至半升,去渣,分兩次服用,在飯前服用。
人參半夏丸,治療孕期噁心、反酸,胸腹冷痛,嘔吐,食慾不振。
人參、半夏(用湯泡過七次),乾生薑(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地黃汁浸泡蒸過的餅做成藥丸(用生地黃汁浸泡蒸餅的方法,不僅可以減輕半夏的燥性,而且不損傷血分,十分巧妙),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四十丸,用米湯送服。
樓氏說:《大全》這本書中提到,半夏會動胎氣所以不用,但張仲景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嗎?他為什麼還要在這個方子中使用半夏呢?我治療孕期疾病,多次使用半夏,從未出現動胎的情況。《黃帝內經》說,有不得不用此藥的理由,就不會造成危害,這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