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治法總要》~ 卷上 (5)
卷上 (5)
1. 卷上
宜獨活寄生湯、海桐皮散、薏苡湯以溫下、除濕毒之氣。大抵秋三月,此謂容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成之道也。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閉,人氣在心。腳氣正是小歇,當飲金牙側子酒、腎瀝湯、牛膝、石南、木瓜、八味等丸小小補之,不可導引按蹺。十一月、十二月,冰凍,地氣合,人氣在腎。
宜前諸補藥以益元真,及諸灸腰腎禦寒邪氣也,亦不宜導引動氣。大抵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圻,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使氣涵養,此冬氣之應,養臟之道也。
治驗:嘉祐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殿直郭中立來求孫殿丞兆診脈。久患腳氣,疼痛、身發寒熱、脹滿氣上,服熱藥即甚。兆與九味延年茯苓飲子以下其氣,每用六物麻仁丸以泄其熱。後又上氣嘔逆、煩熱,遂令服局方紫雪,大效(延年茯苓飲、麻仁丸方見本門)。
熙寧年間崔郎中直病腳氣,腫弱枯瘦不能行。汲作《千金方》天門冬大煎服之即瘥,永不發。方見後。董文思中行為汶上駐泊日,忽覺兩腳赤腫疼,足下隱痛,汲與食前丸、食後丸即瘥。即冬月令作金牙酒,並淋煠,遂不復作。
梁承議子諒病膝痛,不能跪,翰林醫官楊文蔚處海桐皮散服之,遂愈,吳宣義琯在汶上病腳氣、中滿,宣義郎席公延賞處順氣丸、麻仁丸、神仙丸,遂愈。馮侍郎宅十五小娘子病腳弱不能步,翰林尚藥奉御孔元處《千金方》獨活寄生湯,遂愈。
汲熙寧年間,因冬月行大雪中,至春雨,腳忽然赤腫、疼痛,痿弱不能行走,遂服犀角飲及韶腦湯、蜀椒湯,淋煠,得瘥。經月再作,自腳及通身腫,氣漸上入腹,心煩,腹滿,氣促面如土色,大小便不通,遂以檳榔一枚為末,訶子炮去核取末一錢,生牽牛取末二錢;以童子小便二盞,生薑一錢切,煎一沸,去姜,調前藥末分二服,小便大利,腫遂消盡。
後兩腳作瘡,久久不愈,以天麻丸、烏蛇丸,摩以陳元膏,瘡遂愈;但覺腳弱無力,冬月進以木瓜丸、食前丸、金牙酒,腳遂有力。
白話文:
卷上
應該使用獨活寄生湯、海桐皮散、薏苡湯等藥方來溫暖身體、排除濕氣和毒素。大體上來說,秋季三個月,是萬物平和的時期,不要讓心志外散,要使肺氣清澈,這是順應秋季氣候的養生之道。九月、十月,陰氣開始凝結成冰,地氣封閉,人體的氣機則在心。腳氣在這個時節會稍微平緩,可以喝金牙側子酒、腎瀝湯,或者服用牛膝、石南、木瓜、八味等藥丸來稍微補養,但不適合進行導引、按摩等活動。十一月、十二月,天寒地凍,地氣完全閉合,人體的氣機則在腎。
這個時候應該服用之前的補藥來增強元氣,也可以用艾灸腰腎的方式來抵禦寒邪,同樣不適合進行導引等活動。大體上來說,冬季三個月,是萬物閉藏的時期,水結冰、地裂開,不要擾動體內的陽氣,要早睡晚起,必須等到太陽出來才起床,讓心志像潛伏、隱藏一樣,好像有自己的想法,又好像已經有所得一樣,要避開寒冷、接近溫暖,讓體內的氣機得到涵養,這是順應冬季氣候的養生之道。
治療驗案:
嘉祐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殿直郭中立來找孫殿丞兆看診。他長期患有腳氣病,疼痛、身體發冷發熱、腹脹氣往上衝,服用熱性藥物反而更加嚴重。孫殿丞兆用九味延年茯苓飲子來疏導他的氣機,每次再用六物麻仁丸來疏泄體內的熱。後來又出現氣喘、嘔吐、煩躁發熱的症狀,於是給他服用局方紫雪,效果很好(延年茯苓飲、麻仁丸的配方在本門中)。
熙寧年間,崔郎中患腳氣病,腫脹虛弱、身體消瘦無法行走。汲某用《千金方》中的天門冬大煎方給他服用後就痊癒了,並且沒有再復發。這個方子在後面可以看到。董文思任汶上駐泊時,突然覺得兩腳紅腫疼痛,腳底隱隱作痛,汲某給他服用食前丸和食後丸就痊癒了。到了冬天,讓他製作金牙酒並用來浸泡、熱敷,病就沒有再復發。
梁承議的兒子梁諒患膝蓋疼痛,無法跪下,翰林醫官楊文蔚用海桐皮散給他服用後就痊癒了。吳宣義琯在汶上患有腳氣病和腹脹,宣義郎席公延賞用順氣丸、麻仁丸、神仙丸給他服用後就痊癒了。馮侍郎家的十五小姐患有腳軟無力,無法行走,翰林尚藥奉御孔元用《千金方》中的獨活寄生湯給她服用後就痊癒了。
汲某在熙寧年間,因為冬天在大雪中行走,到了春天又淋了雨,腳忽然紅腫疼痛,軟弱無力無法行走,於是服用犀角飲、韶腦湯、蜀椒湯等藥方,並用藥湯浸泡、熱敷,才得以痊癒。過了一個月又再次發作,從腳開始到全身都腫起來,氣機逐漸上衝到腹部,心煩、腹脹、呼吸急促、面色像泥土一樣,大小便不通暢,於是將檳榔磨成粉末,炮製後的訶子去掉核取一錢粉末,生牽牛取二錢粉末,用兩碗童子小便,加入一錢切好的生薑煮沸,去掉生薑,調入之前的藥粉分兩次服用,小便大量排出,腫脹就完全消退了。
後來兩腳又長了瘡,很久都無法痊癒,用天麻丸、烏蛇丸,再塗上陳元膏,瘡就痊癒了。但是覺得腳還是虛弱無力,冬天服用木瓜丸、食前丸、金牙酒,腳才恢復了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