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麻科》~ 自汗(五十)

回本書目錄

自汗(五十)

1. 自汗(五十)

自汗者腠理流通,蘊毒發越,《經》云:液汗通。皮潤。又云:毒從汗泄,不必止之。若汗出如淋者,火熾極也。火擾於內,而汗湧於外,是汗為火逼可知。宜用桂枝合清火主之。

回後有此汗者,是餘毒無所容,以汗而解也。驗其人因汗而適快者是也,不宜再服收斂等藥。

論汗者,血之液也。腎液從毛竅出者為汗,是汗亦血也。原其本,在肺之通調四布而得潤乎一身,以滋養四體,猶曰白露下降,草木敷榮可知。藏則存而為液,疏則泄而為汗,涸則皮毛枯澀,鬱則肢體浮腫,寒則凝,熱則沸,血一枯則汗亦因而枯也,必矣。

白話文:

自汗這種情況,是因為皮膚的毛孔暢通,體內積存的毒素可以發散出來。《黃帝內經》說:「液體會轉化成汗液而流通,這樣皮膚就會滋潤。」又說:「毒素可以從汗液排出,所以不必刻意去止汗。」如果汗像下雨一樣不停地流,那是因為體內的火氣太旺盛了。體內的火氣擾動,汗就會大量湧出,這明顯是汗被火氣逼出來的。這種情況應該用桂枝湯搭配清火的藥來治療。

病癒後還有這種自汗現象,表示體內殘留的毒素無處可去,只能藉由出汗來排出。如果病人出汗後感覺身體舒暢,就表示這種情況是對的,不應該再服用收斂止汗的藥。

談到汗,它其實是血液中的液體。腎臟的液體從毛孔排出就變成汗,所以汗也是血液的一部分。追溯它的根本,在於肺的通暢調和,使體液能夠潤澤全身,滋養四肢,就像白露下降,草木因而茂盛一樣。液體藏在體內就儲存為津液,疏通時就變成汗液排出。如果津液枯竭,皮膚毛髮就會乾燥粗糙;如果津液鬱滯,肢體就會浮腫;遇寒就會凝結,遇熱就會沸騰。當血液枯竭,汗液自然也會跟著枯竭,這是必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