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5)

1. 牙疳第八十二

文蛤散

雄黃(五錢),枯明礬(五分),蠶蛻紙(燒灰一錢),生五倍子(一錢),又五倍子(一錢同明礬炒枯用),為末。先將米泔水、洗患處。然後以末搽上。一日數次。以愈為度。

救苦散,治口瘡牙疳。

人中白(火煅五錢),寒水石(飛過三錢),青黛(五分),殭蠶(炒),黃柏,冰片(各一錢五分),牛黃(二分),為末。先以苦茶洗患處。然後以末搽上。三五次少愈。十次全愈。

無比散,治牙疳腐爛。

黃牛屎(煅),冰片(少許),為細末。吹患處。

燒鹽散,治牙疳潰爛,取椽斗大者。實鹽滿殼。合起。將鐵絲扎定。燒化存性。以椀復地片時。取起。加入麝香少許。研細。塗之。椽(音許、即栩字。詩陳風宛丘之栩柞櫟也。一名杼。三四月間開黃花。八九月內結子。子如皂鬥。子外有房。可染皂。)

加減清胃湯,治麻後口瘡。

元參,連翹,生地黃,黃柏,麥冬,木通,白茯苓,天花粉,陳皮,桔梗,甘草,燈心引。

龍硼散,治麻後口瘡。

牡黃牛屎尖(煅),明礬(五分),冰片(一分五釐),朴硝(一錢),硼砂(二錢),為末。以鵝管盛末。吹患處。

黃龍散

牡黃牛屎尖(煅),冰片(一分),為末。以鵝管吹患處。

雄黃散

雄黃(一錢),黃柏(二錢),麝香(一分)為末。先以艾葉煎湯洗患處。然後以末搽之。以愈為度。

神授丹

枯明礬(七分),麝香(一分),白氈灰(三分)為末。以竹管盛。吹患處。

生犀地黃湯

連翹,葛根,元參,黃連,生地黃,荊芥穗,升麻,甘草,生犀角(另磨),水煎。入犀角汁二三匙對服。

白話文:

文蛤散

將雄黃五錢、枯明礬五分、蠶蛻紙燒成灰一錢、生五倍子一錢,以及另外一份五倍子(和明礬一起炒枯)一錢,全部磨成粉末。先用洗米水清洗患處,然後將藥粉塗抹在患處,每天塗抹數次,直到痊癒。

救苦散,治療口瘡和牙齦潰爛。

將煅燒過的人中白五錢、飛過的寒水石三錢、青黛五分、炒過的殭蠶、黃柏、冰片各一錢五分,以及牛黃二分,全部磨成粉末。先用苦茶清洗患處,然後將藥粉塗抹在患處,擦三到五次會稍微好轉,擦十次就會完全痊癒。

無比散,治療牙齦潰爛。

將黃牛屎(煅燒過)和少量冰片磨成細末,吹到患處。

燒鹽散,治療牙齦潰爛。取一個像椽子一樣大的容器,將鹽裝滿,蓋上蓋子,用鐵絲綁緊,燒到鹽融化並保留其藥性。用碗倒扣在地上片刻,然後取起來,加入少許麝香,磨成細末,塗抹在患處。(這裡的「椽」指的是一種樹木,也叫栩樹,三四月開黃花,八九月結果,果實像皂角,外有果房,可以染色。)

加減清胃湯,治療麻疹後引起的口瘡。

用元參、連翹、生地黃、黃柏、麥冬、木通、白茯苓、天花粉、陳皮、桔梗、甘草和燈心草煎水服用。

龍硼散,治療麻疹後引起的口瘡。

將煅燒過的牡黃牛屎尖、明礬五分、冰片一分五釐、朴硝一錢和硼砂二錢,全部磨成粉末。用鵝毛管裝著藥粉,吹到患處。

黃龍散

將煅燒過的牡黃牛屎尖和冰片一分磨成粉末,用鵝毛管吹到患處。

雄黃散

將雄黃一錢、黃柏二錢和麝香一分磨成粉末。先用艾葉煎湯清洗患處,然後將藥粉塗抹在患處,直到痊癒。

神授丹

將枯明礬七分、麝香一分和白氈灰三分磨成粉末。用竹管裝著藥粉,吹到患處。

生犀地黃湯

用連翹、葛根、元參、黃連、生地黃、荊芥穗、升麻和甘草煎水服用,另外將犀牛角磨成粉,加入兩三匙犀牛角汁一起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