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卷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三 (9)

1. 於術

,吾杭西北山近留下小和山一帶地方,及南高峰翁家山等處,皆產野術,氣味香甜,生啖一二枚,終日不飢。生津溢齒,解渴醒脾,功力最捷。切開無硃砂點,膚里膩細,而白如雪色,名曰玉術。又呼雪術。亦不易得,入藥功效,與於朮等。較他產野術尤力倍也。甘補脾,溫和中,補氣生血,無汗能發,有汗能止,開胃補脾,則能進飲食。

去勞倦,止肌熱,化症癖,和中能已嘔吐。定痛安胎,燥濕,利小便,生津液,止泄瀉,化胃經痰水,理心下急滿,利腰臍血結,去周身濕痹。凡下焦陰氣不脫,上焦陽氣驟脫者,無力用參,重用野術,大能起死回生。用糯米泔浸,陳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用,炒黃不宜焦,焦則無力矣。

熬膏更良,禁忌同白朮。

代參膏:楊春涯驗方:於朮十斤,白米泔水浸三晝夜,洗淨浮皮,蒸曬十次,有脂沾手為度。切片熬膏,一火收成,滴紙不化。用白茯苓十斤,舂末水飛,去浮,只取沉者,蒸曬十次,沾手如膠,與術膏攪勻,每服兩許,米湯送下。

治虛弱枯瘦,食而不化,用於術酒浸,九蒸九曬一斤,菟絲子酒煮吐絲曬乾一斤,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錢。

四制仙術散:治盜汗不止,此藥入神,於朮四兩,分四制,一兩黃耆煎汁炒,一兩牡蠣粉炒,一兩麩皮湯炒,一兩石斛湯炒,只取術為末,服三錢,粟米湯下。

各色痢疾:傳信方:於朮一兩,老薑一兩,當歸五錢,水二碗,煎好,露一宿服,自愈。

保胎丸:良方集要:茯苓二兩,條芩一兩,於朮土炒一兩,紅花一兩,沒藥三錢,制香附一兩,元胡索醋炒一兩,益母草去根一兩,共研末,蜜丸桐子大,早晚白滾水服七粒,不宜增減,戒惱怒勞傷,生冷發氣等物。

凡遇腹痛腰痠作脹,即宜服之,成孕三月,即服起,直至足月,不但保胎,即臨產亦可保易生無恙(方內紅花元胡索二味,皆是行血滑胎之品,分兩太重,每味只可二錢,方合本方君臣,用者詳之)。

三日瘧:古今良方:九制於術一斤,廣皮八兩,熬膏,用飴糖四兩收。

又方:專治四日兩頭或一二年至三四年不愈者,或愈而復發,連綿不已者,用於術一兩,老薑一兩,水煎,發日,五更溫服即愈。重者二服,永不發矣。

白話文:

於術

浙江西北山區留下小和山一帶,以及南高峰翁家山等地,都出產野術。這種野術香甜可口,生吃一兩枚,就能一整天不感到飢餓,還能生津止渴、醒脾開胃,功效非常迅速。其中,切開後沒有硃砂點,表皮細膩,潔白如雪的,叫做玉術,也叫雪術,比較稀少珍貴,藥效和於術相當,甚至更好。它能甘溫補脾,補氣生血,無汗則能發汗,有汗則能止汗,開胃健脾,促進食慾,消除疲勞,去除肌體熱邪,化解癥癖,和胃止嘔,止痛安胎,燥濕利尿,生津液,止瀉,化解胃經痰飲,治療心下痞滿,治療腰腹血結,去除周身濕痹。凡是下焦陰氣未虛,而上焦陽氣驟然衰竭者,人参無效時,大量使用野術,可以起死回生。

使用野術時,可用糯米淘米水浸泡,用陳舊的牆土炒,或用蜂蜜水炒,或用人乳拌勻,炒至黃色即可,不宜炒焦,焦了就失效了。熬成膏藥效果更好,禁忌與白術同用。

代參膏:(楊春涯驗方)取於術十斤,用白米淘米水浸泡三天三夜,洗淨浮皮,反覆蒸曬十次,直到用手沾到油脂為止。切片熬成膏,用小火熬至收膏,滴在紙上不流動為好。另取白茯苓十斤,舂成粉末,用水飛,取沉澱物,反覆蒸曬十次,直到像膠一樣粘手為止,與術膏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兩,米湯送服。

治虛弱消瘦,食慾不振者,可用於術用酒浸泡,九蒸九曬,製成一斤,再取菟絲子用酒煮,吐絲曬乾,製成一斤,研磨成粉末,加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錢。

四制仙術散:(治盜汗不止,此方效力神奇)於術四兩,分四份,每份一兩,分別用黃耆煎汁炒,牡蠣粉炒,麩皮湯炒,石斛湯炒,然後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米湯送服。

各色痢疾:(傳信方)於術一兩,老薑一兩,當歸五錢,加水二碗煎好,放置一夜服用,即可自愈。

保胎丸:(良方集要)茯苓二兩,黃芩一兩,於術土炒一兩,紅花一兩,沒藥三錢,制香附一兩,元胡索醋炒一兩,益母草(去根)一兩,共研磨成粉,加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早晚用滾水送服七粒,不宜增減劑量,忌諱惱怒、勞累,以及生冷寒涼等食物。凡是腹痛腰痠脹痛,都可服用,懷孕三月後開始服用,一直服用到足月,不僅能保胎,還能使生產順利。(方中紅花、元胡索二味都是活血化瘀的藥物,劑量過大,每味應減至二錢,用藥者需注意)

三日瘧:(古今良方)九蒸九曬的於術一斤,廣皮八兩,熬成膏,用飴糖四兩收膏。

又一方:(專治四年內反覆發作的瘧疾)於術一兩,老薑一兩,水煎,在瘧疾發作當天五更時溫服,即可痊癒。病情嚴重者,服用兩次即可根治,永不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