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專治麻痧初編》~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附案

光緒己丑年正月初風木主客同氣,余門人陳生錫周,時年十三歲,曾出正痧,瘥後戒口百日始食油葷,又於五月芒種節前,忽覺咽物梗痛、頭眩乾嘔、身體發熱如火、咳嗽、煩悶、脈浮滑濡數、舌胎縫中厚白苔,此乃痧後遺邪。用甘草桔梗葛根荊芥牛蒡子蟬蛻連翹象貝母枳殼木通竹葉朱燈心西河柳煎湯沖服玉雪救苦丹兩丸,復出痧疹遍身透布,將次回齊。

無端陰囊之筋吊而垂脹,溺管澀痛,小溲滴淋,即以柴胡四物湯清肝滲濕,用柴胡撫芎條芩竹葉朱燈心各五分鮮生地歸身赤芍藥連翹象貝母夏枯草天花粉蒲公英各一錢甘草桔梗木通各四分一劑,三服而病痛告痊。(嘉六謹記)又治譚姓六歲癘邪云溫邪時癘,觸自口鼻,穢逆遊行三焦,而為麻疹,目赤鼻煤、吐蛔瀉蛔、津津汗出而喘渴欲飲。

當與辛苦寒,劉河間法世俗不知,金曰發痧,但以荊防蟬殼升提,火得風揚,焰烈莫遏,津劫至變矣。

涼膈去硝黃加石膏牛蒡赤芍。

白話文:

[附案]

光緒己丑年正月,我學生陳錫周,十三歲,曾患過痧症痊癒。痊癒後忌口一百天才開始吃油膩食物。五月芒種節前,突然感覺咽喉梗塞疼痛、頭暈想吐、全身發熱、咳嗽、煩悶,脈象浮滑濡數,舌苔厚白。這是痧症後遺留的邪氣。我用甘草、桔梗、葛根、荊芥、牛蒡子、蟬蛻、連翹、貝母、枳殼、木通、竹葉、燈芯草、西河柳煎湯,並服用玉雪救苦丹兩丸,結果再次出痧,疹子遍布全身,然後病就好了。

後來,他無緣無故陰囊筋脈下垂腫脹,排尿困難疼痛,小便點滴而下。我就用柴胡四物湯來疏肝利濕,處方用柴胡、當歸、川芎、黃芩、竹葉、燈芯草各五分,生地黃、熟地黃、赤芍藥、連翹、貝母、夏枯草、天花粉、蒲公英各一錢,甘草、桔梗、木通各四分,一劑,服用了三劑,疼痛就痊癒了。(嘉慶六年謹記)又治療一位姓譚的六歲小孩,患的是溫邪時疫,邪氣從口鼻侵入,逆行三焦,導致麻疹,眼睛紅腫,鼻塞,嘔吐蛔蟲、排出蛔蟲,出汗卻感到口渴想喝水。

應該用辛涼寒性的藥物治療,劉河間的療法世人不知,現在俗稱發痧,只用荊防、蟬蛻來升提,火勢因風而蔓延,火勢猛烈難以控制,津液被劫奪,病情就會危急變化。

我用涼膈散去硝石、黃連,加石膏、牛蒡子、赤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