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秘方》~ 調經論 (1)

回本書目錄

調經論 (1)

1. 調經論

凡女子年十七、八歲,經脈不通或阻,或間月或半年,顏色青黃,飲食少進,寒熱往來,四肢困倦,頭痛目眩,腹中有塊,心神煩躁,嘔吐膨脹,此脾胃氣血皆虛,多食生冷,急宜和血氣、健脾胃、調脈為先。

逍遙散

白話文:

凡是女子,在十七、八歲的時候,經脈不通或阻滯,或者是一個月來一次,或者半年才來一次,臉色青黃,飲食減少,有時候發冷,有時候發熱,四肢疲倦,頭痛頭暈,腹部有硬塊,精神煩躁,嘔吐腹脹,這是脾胃氣血都很虛弱的症狀,大多是吃多了生冷食物造成的,這種情況下,需要緊急地調和氣血,健運脾胃,理順經脈。

當歸(一錢),芍藥,柴胡,黃芩(各一錢),川芎,熟地,半夏(各八分),人參,門冬(各五分),甘草(三分),薑(三片)

白話文:

當歸(6克),芍藥、柴胡、黃芩(各6克),川芎、熟地、半夏(各4.8克),人參、門冬(各3克),甘草(1.8克),生薑(3片)

嘔吐加砂仁、香附、白朮各八分,咳嗽加杏仁、五味子、蘇葉各八分,煎服四劑即愈。

白話文:

嘔吐時加入八分的砂仁、香附和白朮,咳嗽時加入八分的杏仁、五味子和蘇葉,煎服四劑即可痊癒。

八物湯,當歸,熟地,芍藥,香附(各二錢五分),白朮(二錢),茯苓,小茴香,柴胡(各一錢五分),

人參,甘草,黃芩(各一錢),薑(一片)

白話文:

八物湯:

當歸:2錢5分

熟地:2錢5分

芍藥:2錢5分

香附:2錢5分

白朮:2錢

茯苓:1錢5分

小茴香:1錢5分

柴胡:1錢5分

肚痛加牛膝、玄胡索、枳殼(各一錢五分),嘔吐加良薑、砂仁,手足頑麻加肉桂八分,煎熱服。

調經丸

白話文:

肚子疼痛時加入牛膝、玄胡索、枳殼(每種各1.5錢),嘔吐時加入良薑、砂仁,手腳麻木時加入肉桂(0.8錢),一起煎服。

當歸,香附(各三兩),青皮,牛膝(各二兩),厚朴,赤芍,熟地,枳殼,白芍,小茴香(各一兩五錢),三稜(醋煮),砂仁(各一兩),粉草(二錢)

為末,占米粉糊如桐子大,每服九十粒,空心米湯下。

白話文:

將當歸、香附各三兩,青皮、牛膝各二兩,厚朴、赤芍、熟地、枳殼、白芍各一兩五錢,三稜(醋煮)和砂仁各一兩,粉草二錢,研磨成粉末。用米粉糊將藥粉捏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九十粒,空腹用米湯送服。

凡婦人年十九、二十歲嫁後,遇經脈動,身痛,手足麻痹,或寒或熱,頭疼目眩,失以調理,感風為患,服烏金散。

烏金散

白話文:

凡是十九、二十歲的年輕女子,在婚後,如果遇到經絡運行不順暢,身體疼痛,手腳麻痹,有時覺得寒冷有時覺得發熱,頭疼眼睛昏花,如果沒有適當調理,受到風寒侵襲,發作為病,可以服用烏金散。

厚朴,蒼朮,白朮,茯苓,麻黃(各一錢),當歸,半夏,芍藥,獨活,牛膝(各二錢),枳殼,桂枝(各一錢),陳皮,桔梗(各五分),甘草(九分)

分作三服,加薑三片、蔥頭三個,煎熱服。咳嗽加杏仁、五味,泄瀉加肉桂。

白話文:

  • 厚樸:1錢

  • 蒼朮:1錢

  • 白朮:1錢

  • 茯苓:1錢

  • 麻黃:1錢

  • 當歸:2錢

  • 半夏:2錢

  • 芍藥:2錢

  • 獨活:2錢

  • 牛膝:2錢

  • 枳殼:1錢

  • 桂枝:1錢

  • 陳皮:5分

  • 桔梗:5分

  • 甘草:9分

凡婦人二十一歲,經水不通,或赤白帶下,淋瀝成戶,或間三、四月。此氣血虛弱,潮熱咳嗽,飲食少進,四肢無力,日久成勞。當調經治熱,可服八物大溫經湯十餘帖。

白話文:

當歸一錢五分,參伍株、鹿茸一錢、人參一錢,川芎八分,白朮八分,山茱萸八分,小茴香八分,砂仁八分,陳皮八分,甘草三分,芍藥一錢,熟地一錢,沉香四分,蔥、姜。

八物大溫經湯

當歸(一錢五分),鹿茸,人參,川芎,白朮,山茱萸,小茴香,砂仁,陳皮(各八分),甘草(三分),芍藥,熟地(各一錢),沉香(四分),蔥,姜

煎熱服,汗不止加酸棗仁、黃耆各五分,咳嗽加半夏、五味子、柴胡、桔梗。

白話文:

趁熱服用,汗水不止,再加入酸棗仁、黃耆各五分,咳嗽再加入半夏、五味子、柴胡、桔梗。

凡婦人年廿四歲,心痛脹悶,氣衝上膈,不思飲食,腹中有塊,如覆杯。此行經後誤食生冷,反多積痰飲,血氣相搏,服加味四物湯。

白話文:

凡是夫人年紀二十歲以下,心臟疼痛、鬱悶、往上頂到橫隔膜,不想吃東西,腹部有硬塊,像個倒蓋的杯子。出現這種症狀,是行經後錯誤地吃了生冷食物,導致痰液積聚,進而影響血氣的運行,因此出現相關的症狀,服用加味四物湯即可改善。

加味四物湯,廣皮(一錢五分),半夏,當歸,香附,厚朴(各一錢),白茯苓,枳實,知母,

白話文:

加味四物湯,裡麪包括了廣皮(1.5錢)、半夏、當歸、香附、厚朴(各1錢)、白茯苓、枳實、知母。

芍藥,檳榔,紫蘇,桔梗,白朮(各四分),紅花,黃芩,前胡,砂仁(各五分),甘草(四分)薑(三片)

白話文:

芍藥、檳榔、紫蘇、桔梗、白朮(各八公克),紅花、黃芩、前胡、砂仁(各十公克),甘草(八公克),生薑(三片)。

凡婦人廿五歲,血海虛冷,經脈不調,或小腹痛,面色黃瘦,赤白帶下,不分日期,少氣少力,頭疼目眩。宜服四物湯、補經湯,並服烏雞丸:

白話文:

凡是25歲的婦女,血海虛寒,經脈不調,經常有小腹疼痛,面色黃瘦,突然陰道流出濃血或膿液,並不限於月經期,體力不濟,容易疲累,頭疼、眼暈。常見的藥物包括四物湯、補經湯,並適當服用烏雞丸。

人參,砂仁(各一兩),當歸,川芎,芍藥,熟地,海金砂,木香(各三兩),殭蠶(二錢),甘草(二錢),防風(五錢),側柏葉(四兩)

白話文:

人參、砂仁(各一兩)、當歸、川芎、芍藥、熟地、海金砂、木香(各三兩)、殭蠶(二錢)、甘草(二錢)、防風(五錢)、側柏葉(四兩)

為末,以烏雞一隻,去毛、足,將前藥三分之一入雞內,酒五碗,銅鍋煮熟,去骨,曬乾為末,並前二分藥,亦末,蜜丸,酒下九十丸。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並將一隻烏雞去除毛和腳,將三分之一的藥粉放入雞腹內,再加入五碗酒一起放入銅鍋中煮熟,取出烏雞並去除骨頭,將烏雞曬乾後再研磨成粉末,將前述三分之二的藥粉也一起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將藥粉做成藥丸,每餐服用九十丸,以酒送服。

凡婦人廿七、八歲,身體敗弱,經水不調,淋瀝不止,或片或汁,面色青黃,頭暈眼花,四肢困倦。急宜調治,緩則成血崩之患,宜服止經湯四、五帖,後服四物、補經二湯數帖。

止經湯

白話文:

凡是婦女在 27、28 歲,身體虛弱,經期不順,月經淋漓不止,有時是片狀,有時是水狀,臉色青黃,頭暈眼花,四肢疲倦。需要立即治療,如果延誤治療,可能會演變成崩漏的疾病,應該服用止經湯四、五帖,然後服用四物湯、補經湯等湯藥數帖。

當歸(一錢二分),芍藥,熟地,川芎,香附(各一錢),阿膠,側柏葉(鹽水炒),黃芩,蒲黃(炒),白朮(各五分),甘草(三分),薑(三片)

白話文:

當歸(6克),芍藥、熟地、川芎、香附(各3克),阿膠、側柏葉(用鹽水炒過)、黃芩、蒲黃(炒過)、白朮(各1.5克),甘草(0.9克),生薑(3片)

凡婦人年三十四、五歲,血敗氣虛,以致經水不調,肚中瘀血不散,不時作痛,可服莪朮散。

莪朮散

白話文:

所有婦女年紀到了三十四、五歲,血氣虛弱,導致經水不調,肚中瘀血不散,常常疼痛,可以服用莪朮散。

當歸,川芎,人參,赤芍,莪朮,玄胡索,熟地,枳殼,陳皮(各一兩),牛膝,紅花(各五錢),小茴香(炒),砂仁,三稜,黃芩(各八分),香附(二兩),白朮(一兩),甘草(一錢)

為末,服三錢,空心酒下。

白話文:

當歸、川芎、人參、赤芍、莪朮、玄胡索、熟地黃、枳殼、陳皮(各一兩),牛膝、紅花(各五錢),小茴香(炒)、砂仁、三稜、黃芩(各八分),香附(二兩),白朮(一兩),甘草(一錢)。

凡婦人四十二、三歲,經水已絕,五十一、二經水復來,期且無恆,淋瀝不止,漏下。此血氣妄行,宜服和經湯,次服四物湯、烏金丸。

和經湯

白話文:

婦女通常在四十二、三歲時月經會停止,但有些人在五十一、二歲時月經又會重新來潮,而且週期不定,滴滴答答地流個不停。這可能是因為血氣妄行引起的,可以服用和經湯、四物湯和烏金丸來治療。

小茴香,川芎,酸棗仁,蒲黃,阿膠(各八分),當歸,熟地,黃芩,茯神,香附,白朮(各三錢),甘草,白芷,陳皮(各一錢五分)

共為末,服一兩、薑湯服。

婦人經水不調,諸病皆生,宜調經催經方:

白話文:

小茴香、川芎、酸棗仁、蒲黃、阿膠(各 4 公克),當歸、熟地黃、黃芩、茯神、香附、白朮(各 15 公克),甘草、白芷、陳皮(各 7.5 公克)。

調經催經湯,陳皮,桔梗,川芎,當歸,芍藥,生地,烏藥,山楂,香附,枳殼,玄胡,青皮,

白話文:

調經催經湯:

陳皮:理氣健脾,化痰止咳。

桔梗:宣肺止咳,利咽排膿。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芍藥: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生地:養陰清熱,涼血止血。

烏藥:溫中散寒,止瀉固脫。

山楂:消食化積,活血化瘀。

香附:理氣活血,調經止痛。

枳殼:行氣寬中,消積導滯。

玄胡:活血通經,清熱涼血。

青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乾薑,肉桂,五靈脂,牛膝,甘草水煎服。如經在前,血有餘而氣不足,加茯苓、白朮,重者加人參;如經在後,氣有餘而血不足,加當歸、川芎、生地、芍藥,減茯苓、白朮。

久熱則血虛經阻,發熱如傷寒之狀:

白話文:

將乾薑、肉桂、五靈脂、牛膝、甘草一起煎服。如果月經提前,血太多而氣不足,就加入茯苓和白朮,症狀嚴重的再加入人參。

如果月經延後,氣太多而血不足,就加入當歸、川芎、生地和芍藥,並減少茯苓和白朮的用量。

陳皮,枳殼,烏藥,甘草,乾薑,肉桂,小柴胡,天花粉,牛膝,五靈脂,生地,白芷,香附,山楂,三稜,莪朮

水煎。

氣多血少,不思飲食,潮熱:

白話文:

陳皮:是一種乾燥的橘子皮,具有理氣、健胃、化痰的作用。

枳殼:是一種乾燥的枳實殼,具有行氣、消積、寬中的作用。

烏藥:是一種乾燥的烏藥樹根,具有理氣、止痛、溫腎的作用。

甘草:是一種乾燥的甘草根,具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的作用。

乾薑:是一種乾燥的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止嘔的功效。

肉桂:是一種乾燥的肉桂樹皮,具有溫中散寒、活血止痛、收斂止瀉的作用。

小柴胡:是一種乾燥的柴胡根,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調和營衛的作用。

天花粉:是一種乾燥的天花粉塊,具有清熱生津、止渴除煩的作用。

牛膝:是一種乾燥的牛膝根,具有活血通絡、利尿消腫的作用。

五靈脂:是一種乾燥的五靈脂塊,具有行氣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

生地:是一種乾燥的人參根,具有補氣養血、生津止渴、清熱涼血的作用。

白芷:是一種乾燥的白芷根,具有散風通絡、祛風止痛、消腫止癢的作用。

香附:是一種乾燥的香附根,具有理氣解鬱、調經止痛的作用。

山楂:是一種乾燥的山楂果,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降脂降壓的作用。

三稜:是一種乾燥的三稜根,具有行氣止痛、通經活絡的作用。

莪朮:是一種乾燥的莪朮根,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

陳皮,桔梗,柴胡,黃芩,枳殼,烏藥,香附,甘草,山楂,地骨皮,芍藥,天花粉,當歸,川芎,熟地

白話文:

陳皮:橘皮曬乾後,具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桔梗:桔梗根,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

柴胡:柴胡根,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功效。

黃芩:黃芩根,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枳殼:枳殼,具有理氣破氣、消積導滯的功效。

烏藥:烏藥根,具有溫中止瀉、補腎壯陽的功效。

香附:香附根,具有理氣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

甘草:甘草根,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

山楂:山楂果,具有消積化滯、活血化瘀的功效。

地骨皮:地骨皮根,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功效。

芍藥:芍藥根,具有養血調經、緩解疼痛的功效。

天花粉:天花粉,具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

當歸:當歸根,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川芎:川芎根,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

熟地:熟地黃根,具有補血養陰、滋腎補精的功效。

水煎。

血少夜臥不安,宜養陰安神:

當歸,白芍,生地,茯神,香附,棗仁,川芎

水煎服。

月水不行,飽悶膨脹黃瘦:

白話文:

用水煎煮。 血量不足夜晚睡眠不安,適合養陰安神: 當歸,白芍,生地,茯神,香附,棗仁,川芎 用水煎煮服用。 月經不來,腹部脹滿不適,面色黃瘦:

當歸身,川芎,地黃,陳皮,茯苓,甘草,桔梗,烏藥,香附,枳殼,青皮,木通,草果,山楂,白芷,牛膝,官桂,砂仁,蘿蔔子(一錢,炒),薑(三片)

水煎服

霍亂吐瀉:

白話文:

當歸身、川芎、地黃、陳皮、茯苓、甘草、桔梗、烏藥、香附、枳殼、青皮、木通、草果、山楂、白芷、牛膝、官桂、砂仁、蘿蔔子(一錢,炒)、薑(三片)。

陳皮,枳殼,藿香,蒼朮,厚朴,柴胡,半夏,枳殼,黃芩,草果,甘草,檳榔,木通,薄荷,加棗子,薑(三片)

水煎。

潮熱咳嗽吐痰,虛勞雜症,胎前產後並治之:

白話文:

陳皮:陳化的橘子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枳殼:枳樹的果皮,具有理氣寬中、化痰止咳的功效。

藿香: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芳香化濕、解暑止瀉的功效。

蒼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的功效。

厚朴:厚朴樹的樹皮,具有理氣化濕、溫中止嘔的功效。

柴胡: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功效。

半夏: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化痰止咳、平喘止嘔的功效。

枳殼:枳樹的果皮,具有理氣寬中、化痰止咳的功效。

黃芩: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熱祛火、除濕止痢的功效。

草果: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芳香化濕、健脾止瀉的功效。

甘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益血的功效。

檳榔:熱帶喬木,具有殺蟲消積、行氣止痛的功效。

木通:多年生藤本植物,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疏風清熱、解暑明目、化痰止嘔的功效。

加棗子,薑(三片):棗子可以補氣益血、生津止渴;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的功效。

橘紅,貝母,黃芩,前胡,門冬,栝蔞,花粉,薄荷,蘇子,甘草,骨皮,茯苓,川芎,白芍,當歸,柴胡

加燈心草根,薑三片,水煎服。

砂淋白帶血崩:

白話文:

  1. 橘紅:一種中藥材,具有化痰、止咳、消炎的功效。

  2. 貝母: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

  3. 黃芩: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燥濕、止瀉的功效。

  4. 前胡:一種中藥材,具有疏風、清熱、化痰的功效。

  5. 門冬:一種中藥材,具有滋陰、潤肺、止咳的功效。

  6. 栝蔞: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

  7. 花粉:一種中藥材,具有平喘、止咳、消炎的功效。

  8. 薄荷: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

  9. 蘇子:一種中藥材,具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10. 甘草:一種中藥材,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11. 骨皮: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腎、壯骨、止咳的功效。

  12. 茯苓:一種中藥材,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的功效。

  13. 川芎: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止痛、調經的功效。

  14. 白芍:一種中藥材,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的功效。

  15. 當歸: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血、活血、調經的功效。

  16. 柴胡:一種中藥材,具有疏肝、清熱、解表的功效。

白朮,枳殼,桔梗,青皮,黃芩,地榆,牡蠣,香附,花粉,熟地

水煎。

砂淋赤者屬血:

白話文:

• 白朮:具有祛濕健脾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腹瀉、痢疾等疾病。

• 枳殼:具有理氣消積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脹氣、消化不良等疾病。

•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咳嗽、氣喘等疾病。

• 青皮:具有疏肝理氣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肝氣鬱結、月經不調等疾病。

• 黃芩: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發燒、口乾舌燥等疾病。

• 地榆:具有清熱止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便血、尿血等疾病。

• 牡蠣: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腰痠背痛、耳鳴目眩等疾病。

• 香附:具有理氣解鬱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胸悶、腹脹、月經不調等疾病。

• 花粉:具有益氣補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氣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疾病。

• 熟地: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血虛萎黃、月經量少等疾病。

陳皮,桔梗,山楂,白芷,玄胡索,香附,芍藥,當歸,川芎,黃芩,牡蠣,艾葉,地榆,甘草,黃連,花粉,側柏葉

白話文:

陳皮、桔梗、山楂、白芷、玄胡索、香附、芍藥、當歸、川芎、黃芩、牡蠣、艾葉、地榆、甘草、黃連、花粉、側柏葉。

砂淋白者屬氣:

陳皮,桔梗,烏藥,山楂,香附,乾薑,肉桂,枳殼,玄胡,青皮,川芎,當歸,芍藥,靈脂,甘草,草果

血崩漏不止:

陳皮,桔梗,枳殼,黃連,黃芩,歸首,川芎,芍藥,香附,地榆,玄胡,艾葉,牡蠣,側柏葉(炒)

又單方:

白話文:

砂淋白者屬於氣滯: 陳皮、桔梗、烏藥、山楂、香附、乾薑、肉桂、枳殼、元胡、青皮、川芎、當歸、白芍、五靈脂、甘草、草果 陳皮、桔梗、枳殼、黃連、黃芩、當歸頭、川芎、白芍、香附、地榆、元胡、艾葉、牡蠣、側柏葉(炒) 另附單方:

家薔薇花根外皮,洗淨,搗碎,將酒淘取汁,略頓熱,一碗一服見效,三服除根。如四十歲外者,加紅花一兩,煎酒一碗,取根皮一兩,研爛,絞淨去渣,服下愈(應驗過)。

白話文:

將家薔薇花根的外皮洗淨搗碎,加上酒糟取汁,稍微加熱,一碗的量服用一次就會見效,服用三次就能根治。如果是四十歲以上的人,再加一兩紅花,與酒一起煎成一碗,取一兩根皮研磨成粉,擠出汁液去除渣滓,服用後就能痊癒(有實際驗證過)。

人參,當歸,芍藥,白朮,柴胡,黃芩,黃耆,香附,阿膠,蒲黃,甘草,黃柏,艾葉,麥冬

水煎。

如崩漏者加酒芩、大黃。

婦人月水不行,飽悶膨脹,黃瘦:

白話文:

人參:一種補氣益血的中藥,具有補氣攝血、生津止渴、寧神益智等功效。

當歸:一種補血活血的中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

芍藥:一種清熱涼血的中藥,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柔肝、止痛緩急等功效。

白朮:一種健脾益氣的中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固腸等功效。

柴胡:一種疏肝解鬱的中藥,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利膽退黃等功效。

黃芩:一種清熱解毒的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明目、止瀉痢等功效。

黃耆:一種補氣益血的中藥,具有補氣益血、固表止汗、利尿消腫等功效。

香附:一種疏肝理氣的中藥,具有疏肝理氣、理氣止痛、調經止帶等功效。

阿膠:一種補血止血的中藥,具有補血止血、潤燥滋陰、安胎止痛等功效。

蒲黃: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利尿消腫等功效。

甘草:一種甘甜解毒的中藥,具有甘甜解毒、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等功效。

黃柏:一種清熱燥濕的中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明目、固澀止瀉等功效。

艾葉:一種溫經止血的中藥,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驅蟲止癢等功效。

麥冬:一種滋陰潤燥的中藥,具有滋陰潤燥、清熱生津、益氣養胃等功效。

陳皮,桔梗,烏藥,枳殼,青皮,香附,歸身,川芎,熟地,木通,茯苓,甘草,草果,山楂,白芷,牛膝,官桂,砂仁,蘿蔔子(各一錢),薑(三片)

白話文:

陳皮、桔梗、烏藥、枳殼、青皮、香附、歸身、川芎、熟地、木通、茯苓、甘草、草果、山楂、白芷、牛膝、官桂、砂仁、蘿蔔子(各一錢),薑(三片)

婦人氣少血少,不思飲食,潮熱:

陳皮,桔梗,枳殼,柴胡,黃芩,歸身,川芎,香附,山楂,地骨皮,熟地,芍藥,甘草,花粉,烏藥

婦人熱入血室,經阻發熱,如傷寒狀,不頭痛者:

陳皮,烏藥,枳殼,乾薑,肉桂,小柴胡,花粉,牛膝,白芷,五靈脂,香附,山楂,生地,三稜,莪朮

婦人霍亂吐瀉:

陳皮,藿香,厚朴,蒼朮,半夏,柴胡,桔梗,黃芩,枳殼,草果,甘草,檳榔,木香,薄荷

婦人潮熱,咳嗽吐痰:

白話文:

婦女氣血不足,沒有胃口,體溫時高時低: 陳皮、桔梗、枳殼、柴胡、黃芩、當歸、川芎、香附、山楂、地骨皮、熟地、白芍、甘草、天花粉、烏藥 婦女熱邪入侵血室,月經受阻發燒,症狀類似感冒但不頭痛: 陳皮、烏藥、枳殼、乾薑、肉桂、小柴胡、天花粉、牛膝、白芷、五靈脂、香附、山楂、生地、三稜、莪術 婦女患霍亂,嘔吐腹瀉: 陳皮、藿香、厚朴、蒼朮、半夏、柴胡、桔梗、黃芩、枳殼、草果、甘草、檳榔、木香、薄荷 婦女體溫時高時低,咳嗽且有痰:

橘紅,貝母,黃芩,前胡,地骨皮,門冬,桑白皮,花粉,薄荷,栝蔞,蘇子,茯苓,歸身,甘草,小柴胡,川芎,白芍,燈芯(廿段),薑(一片)

白話文:

橘紅:具有清肺化痰,燥濕止咳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感冒、咳嗽痰多。

貝母: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適用於久咳不癒、痰多氣喘。

黃芩: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適用於熱咳、咽喉腫痛。

前胡:具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感冒、咳嗽氣喘。

地骨皮: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作用,適用於陰虛火旺、咳嗽痰少。

門冬:具有養陰清肺,潤燥止咳的作用,適用於肺燥咳嗽、咽喉乾燥。

桑白皮:具有清肺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適用於風熱感冒、咳嗽氣喘。

花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適用於皮膚瘙癢、瘡毒腫痛。

薄荷:具有清涼解暑,辛涼疏散的作用,適用於暑熱感冒、頭痛眩暈。

栝蔞: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咳嗽痰多、氣喘胸悶。

蘇子:具有潤腸通便,清熱利尿的作用,適用於便祕、小便不利。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氣的作用,適用於水腫、脾虛乏力。

歸身:具有補血活血,滋陰養顏的作用,適用於血虛萎黃、皮膚粗糙。

甘草:具有補氣健脾,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於脾虛胃弱、咳嗽痰少。

小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作用,適用於感冒發燒、胸脅脹痛。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適用於頭痛眩暈、月經不調。

白芍:具有養血調經,緩中止痛的作用,適用於血虛症瘕、痛經腹痛。

燈芯(廿段):具有清熱明目,散結消腫的作用,適用於目赤腫痛、瘡毒腫痛。

薑(一片):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感冒、胃寒嘔吐。

難產方,黃柏,硫黃(各一錢),蓖麻子(不拘多少)

搗爛,貼左右湧泉穴,胎下即去。

難產方(如五、六日者方用,神應奇效):

雌雄石燕,令婦人左手執雄,右手執雌,緊緊拿定半刻即下。

婦人氣血俱虛,勞力過度,陰中突出一物,不能行動著席。

棕櫚樹根煎湯,熏洗一時即上。

血崩不止:

杏仁皮(燒灰存性,為末)

每服三錢,空心好酒下,一服即止,三服除根矣。

砂淋:

陳皮,桔梗,花粉,地榆,牡蠣,黃芩,白芍,枳殼,青皮,香附,肉桂,三稜,莪朮,白芷

服三帖。

外附方(又云,此出《內府奇方》)

白話文:

難產的處方,使用黃柏和硫磺(各一錢),蓖麻子(用量不限) 搗碎後,敷在兩腳底的湧泉穴上,胎兒下來後馬上去掉。 對於難產的情況(如已經持續五、六天的,這個處方才適用,效果非常神奇): 取石燕,讓產婦左手持雄石燕,右手持雌石燕,緊緊握住約半刻鐘,胎兒就會下來。 產婦如果氣血兩虛,勞累過度,導致陰道內有異物突出,無法正常活動。 可用棕櫚樹根煎水,坐浴一段時間,異物就能回復原位。 對於血崩不止的情況: 使用杏仁皮(燒成灰,保留其性質,磨成粉末) 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好酒送服,一次即可止血,三次可根治。 對於砂淋的情況: 使用陳皮、桔梗、花粉、地榆、牡蠣、黃芩、白芍、枳殼、青皮、香附、肉桂、三稜、莪朮、白芷 服用三次。 附帶的外用處方(另有說法認為,這是出自《內府奇方》)

凡婦人臨產時,下胞即死去,此時雖有良藥,不能速救,惟取溫水一碗(不可冷,亦不可熱),將婦人陰戶下紅血粗取入水中,浸洗,此時病人人事不省,亦不知其何物,令其服之即愈。

白話文:

生地(五克),加工過的半夏(二克),橘皮(一克),黨參(三克),白芍藥(一克五分),白朮(一克五分),茯苓(二克),川芎(三分)。

白帶驗方

生地(五錢),製半夏(二錢),橘紅(一錢),歸身(三錢),白芍(一錢五分),白朮(一錢五分),茯苓(二錢),川芎(三分)

外加香附、枳殼、甘草、砂仁,煎,沖服。

砂淋:

乾薑,肉桂,三稜,莪朮,白芷,陳皮

小便淋漓作痛,閉澀不通:

白話文:

外加香附、枳殼、甘草、砂仁,煎煮後服用。 乾姜,肉桂,三稜,莪術,白芷,陳皮 小便淋灕作痛,閉澀不通:

木香,升麻,烏藥,豬苓,枳殼,芍藥,澤瀉,陳皮,桔梗,車前,草果,甘果,白芷,香附,花粉,茯苓皮,大腹皮

水煎服。

虛勞發熱,咳嗽無痰者。

白話文:

  • 木香:溫中行氣,緩急止痛

  • 升麻:升陽舉陷,透疹解肌

  • 烏藥:溫中行氣,止痛散寒

  • 豬苓: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 枳殼:理氣破滯,消食導滯

  • 芍藥: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 澤瀉:利水滲濕,除濕退黃

  • 陳皮:理氣健胃,燥濕化痰

  • 桔梗:宣肺排膿,利咽止咳

  • 車前:利水清熱,明目退翳

  • 草果:理氣健胃,溫中散寒

  • 甘果:理氣止咳,燥濕化痰

  • 白芷:解表散寒,通竅止痛

  •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

  • 花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

  • 茯苓皮:利水滲濕,健脾補腎

  • 大腹皮:理氣健胃,溫中散寒

犀角地黃湯,犀角,陳皮,甘草,銀柴胡,胡黃連,知母,地骨皮,黃芩,茯苓,花粉,

白話文:

犀角地黃湯:

  • 犀角:犀牛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

  • 陳皮:陳年橘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甘草:甘草根,具有補益脾胃、清熱解毒的功效。

  • 銀柴胡:柴胡的根部,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火的功效。

  • 胡黃連:黃連的根部,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

  • 知母:知母根,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 地骨皮:地骨皮根,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涼血的功效。

  • 黃芩:黃芩根,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

  • 茯苓:茯苓根,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

  • 花粉:花粉,具有補益氣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天冬,麥冬,川芎

水煎服。

虛勞黃瘦,胎前產後皆可:

歸身,川芎,白芍,熟地,陳皮,茯苓,烏藥,香附,白芷,山楂,蒼朮,厚朴,小柴胡,甘草,花粉

水煎服。

白話文:

  • 天冬、麥冬、川芎:這三味藥材需用水煎煮後服用。
  • 虛勞黃瘦,胎前產後皆可:對於疲弱、體色黃暗瘦弱的症狀,無論是在懷孕前期或生產後都適用。
  • 歸身、川芎、白芍、熟地、陳皮、茯苓、烏藥、香附、白芷、山楂、蒼朮、厚朴、小柴胡、甘草、花粉:這一系列的藥材也需要用水煎煮後服用。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使用時應遵從專業醫師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