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產後類傷寒三陰症

回本書目錄

產後類傷寒三陰症

1. 產後類傷寒三陰症

產後潮熱有汗,大便不通,毋專論為陽明症;口燥咽乾而渴,毋專論為少陰症;腹滿嗌乾,大便實,毋專論為太陰症。又汗出,譫語,便秘,毋專謂為胃中有燥屎。且下數症多由勞倦傷脾,運化稽遲,氣血枯竭,腸腑燥涸,乃虛症類實,當補之症,治者毋執偏門輕產而妄議三承氣湯,以治類三陰之症也。若少旺產患,以類症妄下,僥倖萬一,幸毋仿此。

且虛弱產婦而復誤下,則虛虛之禍大乎。屢見妄下成臌,誤導反結。又有血少數日不通,誤而即下,致瀉不止者,不可慎歟。

養正通幽湯,治產後大便秘,類三陰傷寒症。

川芎(二錢半),川歸(六錢),甘草(五分,炙),桃仁(五粒,去皮尖),蓯蓉(一錢),陳皮(四分),麻仁(二錢,炒)

汗多便實,加黃耆一錢,麻黃根一錢,人參二錢;燥渴,加麥冬一錢,人參一錢;腹滿,嗌乾,便實,加麥冬一錢,枳殼六分,人參二錢,蓯蓉一錢。汗出,譫語,便實,乃氣血並竭,神衰心主失守,宜養榮安神,加茯神、棗仁、遠志、柏子仁、蓯蓉、人參、黃耆各一錢,白朮二錢,水煎。

滋榮益氣扶正湯,治產後寒熱自汗,每午應期發者。

川芎(一錢),川歸(三錢),甘草(五分,炙),人參(二錢),淮生地(二錢,自蒸),黃耆(一錢),陳皮(四分),麥冬(一錢),白朮(一錢半),麻黃根(一錢)

水煎。夜服六味地黃丸,每服七、十丸,清湯送下。

加減養胃湯,治產後寒熱往來,頭痛無汗,類瘧症。

川芎(一錢),川歸(三錢),藿香(四分),甘草(四分),茯苓(一錢)蒼朮(一錢),人參(一錢半),半夏(八分),陳皮(四分),姜(二片)

水煎服。有痰加竹瀝、薑汁少許,半夏曲;弱人兼服大造丸;若產後久虛,無汗不愈,兼煎人參白朮膏以助力。

白話文:

產後類傷寒三陰症

產後雖然出現潮熱盜汗、便秘等症狀,但不能單純判斷為陽明症;即使口乾舌燥、咽喉乾燥想喝水,也不能單純判斷為少陰症;即使腹部脹滿、咽喉乾燥、大便乾燥,也不能單純判斷為太陰症。此外,即使出現汗出、神志不清、便秘等症狀,也不能單純認為是胃中有燥屎。這些症狀多半是由於生產後勞累傷及脾臟,導致運化功能遲緩,氣血耗竭,腸道乾燥,屬於虛症表現得像實症,應該用補益的方法治療。醫生不可執著於偏方,輕視產婦的病情而濫用三承氣湯來治療類似三陰症的疾病。如果產婦生產過程順利,卻以類似症狀妄下峻劑,僥倖成功也只是偶然,不可模仿。

虛弱的產婦如果錯誤地服用峻下之劑,虛弱的狀況將更加嚴重。我多次見到因濫用峻下藥而導致腹脹,甚至病情加重的情況。也曾見過產後幾天大便不通,就立即服用峻下藥,導致腹瀉不止的例子,實在不可不慎。

養正通幽湯,用於治療產後便秘,類似三陰傷寒的症狀。

組成:川芎二錢半、川芎六錢、炙甘草五分、桃仁五粒(去皮尖)、蓯蓉一錢、陳皮四分、炒麻仁二錢。

如果同時伴有汗多便實,加黃耆一錢、麻黃根一錢、人參二錢;如果伴有口乾舌燥,加麥冬一錢、人參一錢;如果伴有腹脹、咽喉乾燥、便實,加麥冬一錢、枳殼六分、人參二錢、蓯蓉一錢。如果出現汗出、神志不清、便實,這是氣血俱竭,神志衰弱,心神失守的表現,應該養血安神,加入茯神、棗仁、遠志、柏子仁、蓯蓉、人參、黃耆各一錢,白朮二錢,水煎服。

滋榮益氣扶正湯,用於治療產後寒熱交替自汗,每天午時發作的症狀。

組成:川芎一錢、川歸三錢、炙甘草五分、人參二錢、自蒸淮生地二錢、黃耆一錢、陳皮四分、麥冬一錢、白朮一錢半、麻黃根一錢。

水煎服。晚上服用六味地黃丸,每次七到十丸,用清湯送服。

加減養胃湯,用於治療產後寒熱往來,頭痛無汗,類似瘧疾的症狀。

組成:川芎一錢、川歸三錢、藿香四分、甘草四分、茯苓一錢、蒼朮一錢、人參一錢半、半夏八分、陳皮四分、生薑二片。

水煎服。如有痰症,加竹瀝、薑汁少許,半夏曲;體質虛弱者,同時服用大造丸;如果產後久虛,無汗而病情未癒,需同時煎服人參白朮膏以增強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