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五十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 (4)

1. 二百四十、口瘡候

小兒口瘡,由血氣盛,兼將養過溫,心有客熱,熏上焦,令口生瘡也。

白話文:

小孩的口瘡,是因為體內血氣旺盛,加上照顧時太過溫暖,導致心臟有積熱,向上熏蒸到上焦,使得口內生瘡。

2. 二百四十一、鵝口候

小兒初生,口裡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瘡,如鵝口裡,世謂之鵝口。此由在胎時,受穀氣盛,心脾熱氣熏發於口故也。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時,嘴巴裡面出現白色薄片,甚至舌頭上長出瘡,像鵝的口腔一樣,世人稱之為鵝口瘡。這是因為胎兒在母體時,受到過多的穀物之氣,心脾的熱氣向上散發到嘴巴所造成的。

3. 二百四十二、燕口生瘡候

此由脾胃有客熱,熱氣熏發於口,兩吻生瘡。其瘡白色,如燕子之吻,故名為燕口瘡也。

白話文:

這個病是因為脾胃裡有外來的熱邪,熱氣往上熏蒸到嘴巴,導致上下嘴唇長瘡。這些瘡是白色的,看起來像燕子的嘴巴,所以叫做燕口瘡。

4. 二百四十三、口下黃肥瘡候

小兒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漬於頤,生瘡,黃汁出,浸淫肥爛。挾熱者,瘡汁則多也。

白話文:

小孩如果口水很多,口水流出來,浸泡在下巴部位,就會長瘡,流出黃色的膿汁,而且會擴散潰爛。如果同時有發熱的狀況,瘡的膿汁會更多。

5. 二百四十四、舌上瘡候

心候於舌。若心臟有熱,則舌上生瘡也。

白話文:

心臟的狀況會反應在舌頭上。如果心臟有熱,舌頭上就會長瘡。

6. 二百四十五、舌腫候

心候舌,脾之絡脈出舌下。心脾俱熱,氣發於口,故舌腫也。

白話文:

心臟的狀況會反映在舌頭上,脾臟的經絡從舌頭下方出來。心臟和脾臟都有熱,熱氣向上發散到口腔,所以會導致舌頭腫脹。

7. 二百四十六、噤候

小兒初生,口裡忽結聚,生於舌上,如黍粟大,令兒不能取乳,名之曰噤。此由在胎時,熱入兒臟,心氣偏受熱故也。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時,嘴巴裡突然有東西凝結聚集,長在舌頭上,像小米粒那麼大,導致嬰兒無法吸奶,這種情況叫做「噤」。這是因為嬰兒還在母親肚子裡時,熱邪進入體內,影響到心臟,使心氣偏於燥熱所導致的。

8. 二百四十七、凍爛瘡候

小兒冬月,為寒氣傷於肌膚,搏於血氣,血氣壅澀,因即生瘡。其瘡亦焮腫而難瘥,乃至皮肉爛,謂之為凍爛瘡也。

白話文:

小孩子在冬天的時候,因為寒氣侵襲皮膚,與體內的氣血相搏,導致氣血運行不順暢,於是就產生瘡。這種瘡會紅腫而且難以痊癒,甚至會導致皮膚和肌肉潰爛,這就叫做凍爛瘡。